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http://www.cction.com 2008-06-12 23:13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当前我国已步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要根据经济形势的需求致力于各自目标的实现,又要注重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货币政策的作用则不够理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实践
当前我国已步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要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致力于各自目标的实现,又要注重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分析以往两大政策的配合情况,对进一步完善这两大经济政策的配合是必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松政策组合达14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的只有一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央银行体制1984年才刚刚建立,自然没有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时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仍十分明显,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配套服务的工具,对医治十年动乱创伤、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职工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信贷资金成为社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货币政策开始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特别是在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1998-2004年)。这个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国民经济中出现了经济的局部过热现象,个别地区、个别产业的发展严重失调,一些能源消耗性的产业非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不均衡,因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逐步提上了日程。
详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轨迹,我国两大政策的调节趋向于周期性使用(见表),对宏观调控的效果趋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减小。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轨迹
时间 所属阶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搭配方式 实施年限
1979—1980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2年
1981年 第一阶段 紧 松 紧松 1年
1982—1984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5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1年
1986—1988年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9—1991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3年
1992—1993年中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1年
1993年中一1997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5年
1998—2002年 第三阶段 松(积极) 松(稳健) 双松 5年
2003—2004年 第四阶段? 积极淡出 稳健趋紧 偏松和趋紧 2年
2006—2010年 ? 中性偏紧 中性偏紧 ? ?
二、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至1996年底我国的紧缩政策成功地将当时的高通货膨胀降了下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加上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上陷入了通货紧缩的状态。1998年我国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至这次财政政策的调整,这一整体上积极的宏观政策历时近7年之久,前后能持续如此长时间的宏观政策,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大量的长期建设国债,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财政的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非常大。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2。“积极”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够理想。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如,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连续8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5次。这期间,尽管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彻底扭转信贷紧缩的局面。从供给方面看:银行的“惜贷”现象仍然严重,自1995年金融体系开始出现的“存差”进一步扩大,至2003年已高达49059亿元;从需求方面看,质量好的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比较充裕,信贷需求不大,而大量中小民营企业,因银行的贷款条件和自身的因素,取得贷款依然困难。
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这表明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虽然“积极”的货币政策并不如意,事后效果微弱,但“积极”的货币政策无疑为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也是我国目前特定的国有企业体制和银行体制下积极财政政策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三、对我国当前两大政策配合的一些建议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日趋协调、完善,共同在反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协调配合还不是很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调节分工不明确。货币政策长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长于结构调整,但目前我国的两大政策均未发挥出各自优势,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二是配合关系不规范,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三是在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及在投资领域,都一定程度上存在配合不协调的问题。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两大政策的配合经验,为了进一步发挥两大政策的配合效应,可以从如下方面人手:
1。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财政赤字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期跟踪测算、财政金融稳定性的预安排、财政金融政策和操作工具进行互动效率评估和化解金融不良债务安排等。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完善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致使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产业政策要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目前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偏离,要求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发改委要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为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3。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财政政策要从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依然要在公共投资领域发挥作用,创造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框架。重点要对省以下体制灌注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建立三级分税分级财政。建立规范的公共收入制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要通过改革完善国债发行交易制度,统一国内债券市场,活跃短期债券市场,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能有的放矢,成为货币供应量调控的有效工具。
4。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和国债运作管理的改革是未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两大基点。新形势下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既要抵御低水平重复投资,又要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安排要建立投资信息透明化、投资来源市场化、投资管理法制化的操作平台。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要明确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的界限,既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保障货币政策免受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要规范、强化、整合债券市场,切断隐性的地方财政赤字融资渠道,切断企业和银行用信贷资金盲目投资的渠道,把有效的投资纳入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国债运作上可考虑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全国人大每年给财政部批准一个国债余额指标,这个指标是上一年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之和。只要国债发行不突破余额,由财政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为解决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缺少动力、
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缺乏短期国债作为操作工具的矛盾,短期国债可不列入当年国债发行计划,财政账户出现临时性头寸不足时,财政部可发行短期国债用于周转。
5。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以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蒙得尔•弗莱明提出的财政货币选择新理论指出,现实世界中的资本具有不完全流动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效的,但其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资本流动的完全程度。资本流动性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越小,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大。在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进程中,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大,因此货币政策应发挥主要的作用,而财政政策予以配合。通过货币政策所体现的资源配置,实现以资源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实践
当前我国已步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要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致力于各自目标的实现,又要注重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分析以往两大政策的配合情况,对进一步完善这两大经济政策的配合是必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松政策组合达14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的只有一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央银行体制1984年才刚刚建立,自然没有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时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仍十分明显,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配套服务的工具,对医治十年动乱创伤、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职工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信贷资金成为社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货币政策开始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特别是在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1998-2004年)。这个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国民经济中出现了经济的局部过热现象,个别地区、个别产业的发展严重失调,一些能源消耗性的产业非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不均衡,因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逐步提上了日程。
详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轨迹,我国两大政策的调节趋向于周期性使用(见表),对宏观调控的效果趋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减小。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轨迹
时间 所属阶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搭配方式 实施年限
1979—1980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2年
1981年 第一阶段 紧 松 紧松 1年
1982—1984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5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1年
1986—1988年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9—1991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3年
1992—1993年中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1年
1993年中一1997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5年
1998—2002年 第三阶段 松(积极) 松(稳健) 双松 5年
2003—2004年 第四阶段? 积极淡出 稳健趋紧 偏松和趋紧 2年
2006—2010年 ? 中性偏紧 中性偏紧 ? ?
二、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至1996年底我国的紧缩政策成功地将当时的高通货膨胀降了下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加上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上陷入了通货紧缩的状态。1998年我国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至这次财政政策的调整,这一整体上积极的宏观政策历时近7年之久,前后能持续如此长时间的宏观政策,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大量的长期建设国债,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财政的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非常大。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2。“积极”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够理想。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如,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连续8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5次。这期间,尽管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彻底扭转信贷紧缩的局面。从供给方面看:银行的“惜贷”现象仍然严重,自1995年金融体系开始出现的“存差”进一步扩大,至2003年已高达49059亿元;从需求方面看,质量好的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比较充裕,信贷需求不大,而大量中小民营企业,因银行的贷款条件和自身的因素,取得贷款依然困难。
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这表明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虽然“积极”的货币政策并不如意,事后效果微弱,但“积极”的货币政策无疑为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也是我国目前特定的国有企业体制和银行体制下积极财政政策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三、对我国当前两大政策配合的一些建议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日趋协调、完善,共同在反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协调配合还不是很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调节分工不明确。货币政策长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长于结构调整,但目前我国的两大政策均未发挥出各自优势,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二是配合关系不规范,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三是在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及在投资领域,都一定程度上存在配合不协调的问题。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两大政策的配合经验,为了进一步发挥两大政策的配合效应,可以从如下方面人手:
1。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财政赤字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期跟踪测算、财政金融稳定性的预安排、财政金融政策和操作工具进行互动效率评估和化解金融不良债务安排等。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完善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致使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产业政策要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目前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偏离,要求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发改委要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为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3。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财政政策要从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依然要在公共投资领域发挥作用,创造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框架。重点要对省以下体制灌注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建立三级分税分级财政。建立规范的公共收入制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要通过改革完善国债发行交易制度,统一国内债券市场,活跃短期债券市场,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能有的放矢,成为货币供应量调控的有效工具。
4。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和国债运作管理的改革是未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两大基点。新形势下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既要抵御低水平重复投资,又要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安排要建立投资信息透明化、投资来源市场化、投资管理法制化的操作平台。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要明确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的界限,既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保障货币政策免受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要规范、强化、整合债券市场,切断隐性的地方财政赤字融资渠道,切断企业和银行用信贷资金盲目投资的渠道,把有效的投资纳入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国债运作上可考虑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全国人大每年给财政部批准一个国债余额指标,这个指标是上一年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之和。只要国债发行不突破余额,由财政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为解决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缺少动力、
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缺乏短期国债作为操作工具的矛盾,短期国债可不列入当年国债发行计划,财政账户出现临时性头寸不足时,财政部可发行短期国债用于周转。
5。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以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蒙得尔•弗莱明提出的财政货币选择新理论指出,现实世界中的资本具有不完全流动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效的,但其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资本流动的完全程度。资本流动性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越小,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大。在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进程中,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大,因此货币政策应发挥主要的作用,而财政政策予以配合。通过货币政策所体现的资源配置,实现以资源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