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中国汽车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http://www.cction.com  2008-06-02 11:09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一、中国石油需求增长迅速,对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 2006 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大幅度增长,全年达到35384.2万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32251.9万吨,增长7.6%,增速比 2005年提高4.7个百分点;汽煤柴油表观消费量18044.8万吨,增长7.2%,增速比2

一、中国石油需求增长迅速,对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
  2006 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大幅度增长,全年达到35384.2万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32251.9万吨,增长7.6%,增速比 2005年提高4.7个百分点;汽煤柴油表观消费量18044.8万吨,增长7.2%,增速比2005年提高2.3个百分点。
  2006年中国国内原油产量增速放慢,全年共生产原油18367.6万吨,同比增长1.7%。全年国内原油加工量30650.6万吨,同比增长 6.3%,增速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1997年以来的年均增速7%,多数主要油品产量增速下降,低于前些年的平均增速。

  2006 年中国石油总进口量19237.8万吨,同比增长14.5%,总出口量为2221.2万吨,同比下降12.3%。总的净进口量为17016.6万吨,同比增长19.3%,高于2000年以来15.3%的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达48.1%,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

  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4亿至6.1亿吨,而中国可供量只有1.8亿至2亿吨,供应缺口达2.5亿至4.3亿吨。由于中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今后新增石油需求量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到2020年前后,石油进口量可能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

  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498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99万辆),比2005年末增长15.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925万辆,增长23.7%;民用轿车保有量1545万辆,增长27.2%,其中私人轿车1149万辆,增长33.5%。

  2006年私人购买轿车比例超过77%。2006年我国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6辆,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到30辆,与世界平均每千人120辆相差甚远。

  预测,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一亿辆,2015年将有1亿辆汽车,燃料消耗2.28亿吨。2020年将达到1.5亿辆,燃料消耗将超过3亿吨,相当于当时的全部石油进口量。

  二、中国已经确定代用燃料走非粮道路

  大规模发展生物液体燃料(其中包括生物柴油、乙醇),需要大面积种植专用能源作物,这就必须解决三大难题:能源作物和粮食争地;物种与生态平衡;偏远地区生物燃料的储存与运输问题。

  1.车用乙醇生产造成粮食价格暴涨

  我国最初启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为了处理国内库存的近1亿吨陈化粮、缓解贮粮的巨额财政负担,但是随着燃料乙醇产量的不断增长,国家粮库的陈化粮用完,乙醇生产开始转向采用新粮作为原料。

  我国已批准建设了4个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形成了每年102万吨的生产能力,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燃料乙醇的原料都是玉米。用玉米生产乙醇成本较高,玉米原料占成本的70%。为了推广燃料乙醇,国家按每吨1000多元的标准给定点厂以补贴。

  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生物燃料,生物燃料项目的大力扩张与口粮供应构成竞争关系,导致自2006年开始,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不断上扬,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逐级提高,生产企业利润下降。国内玉米等供给空间十分有限,不但无法继续支撑粮食乙醇的扩张,还将威胁粮食供应和社会安全。

  国内食用油价格比去年4季度上涨1成左右。4月份以后,这种涨势更加明显,花生油的零售价上涨近20%,5升桶装花生油售价已经超过了百元大关。主要原因是需求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

  大规模生产生物柴油只能依靠棉仔油、菜仔油等农作物油脂以及林木原料油。按现在的农业生产水平,如果每年产出420万吨菜仔油,就得用1.2亿亩的耕地。

  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12月下发两个通知——《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及《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还要对玉米加工项目进行清理。

  此外,国家主管部门还制定了《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支持用木薯、甜高粱、秸秆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项目。从政策上明确了我国在生物燃料的发展方向坚持以非粮为主。

  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司负责人强调了替代能源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环境生态保护,坚持和谐利用,坚持可 持续发展;同时做到不占耕地,不消耗粮食,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总方针;中国发展替代能源既要实行全方位节能替代,又要坚持多元化石油替代,坚持非粮原料路线,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观点。同时表示中国希望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生物燃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发展生物能源要尊重各国国情,努力探索和实践符合本国 实际情况的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路线。

  2.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国务院要求18亿亩的耕地总量底线至少要守到2020年(现有耕地面积18.27亿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 ),2006年实际占用耕地建设460万亩,预计6年以后底线“击穿”。还有大量违法占地行为。

  根据国内有关部门的人口调查:2005年11月1日零时,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长0.63%。2034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57亿 ,可能实现零增长,那时人均耕地可能只有1亩

  “联合国—能源”组织公布了一份题为《可持续能源:决策者框架》的报告,对生物燃料的推广表示了担忧。环境学家在报告中警告说,与使用化学燃料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相比较,发展生物燃料的热潮可能会造成相同程度甚至更严重的破坏。

  报告认为,生物燃料的快速增长会使对食品和林木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这将给全球的土地和水资源带来极大的压力。

  三、替代能源将多元化发展,近期以煤制甲醇为主

  近期,中国的替代能源战略开始启动。发改委等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国替代能源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在各种替代能源中,车用燃料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在各种可用于车用燃料的替代能源中,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在经济上可行,只要遵守操作规程,外界所担心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会很大;二甲醚前途很好,原料应以煤为主,重点考虑年产200万吨以上的大规模生产项目;包括乙醇汽油在内的生物质油应“不与民争粮,不与民争地”,“扩大原料来源,并合理考虑运输半径;对于煤制油,将在201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应防止盲目投资。”“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醇醚燃料可能将成为最近几年替代能源发展的主要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煤基醇醚燃料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水,要加强对水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四、对氢能源汽车还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很多人认为,氢能源可以使人类从依赖矿物质燃料的窘境中彻底解放出来,并将有效抑制空气污染。由于大量洁净能源的使用,世界能源市场不久将演变为氢唱主角的氢能源经济。但由于种种困难,氢燃料汽车不会很快步入我们的生活。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氢燃料也存在一些环保问题。

  目前制造氢的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天然气中提取氢,这个过程本身仍然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种是通过电解工艺从水中提取氢,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如果这些能源来自于那些靠矿物质燃料发电的电厂,依然存在污染问题。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应用核能生产氢燃料代价非常高,因此这个方法也并不可取。

  氢还要被压缩和运输才能被最终使用,如果这些过程使用了传统的矿物质燃料,与直接利用矿物质燃料相比,我们使用氢燃料电池会向大气中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用太阳能和风能这些可再生的能源去生产氢能源,理论上可以消除矿物质燃料和核能所带来的污染,但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可再生能源只能解决极小部分氢能源问题,

  水是氢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制约因子,太阳充足的地区往往水量很少,尽管非常适合太阳能发电,但并不适合生产氢能源。美国水资源研究所的数据表明,美国每年需要4.2万亿加仑的水才能满足氢能源经济的需求,这大约相当尼亚加拉瀑布每3个月的水量,为满足氢能源经济,美国的水消耗总量将增加10%。

  所以,对于发展氢能源汽车,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好可能碰到的问题。

  五、近期应发展节能、混合动力汽车

  尽管世界上对混合动力汽车存在不同看法,但是作为一种过渡性(或并存性)措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新能源汽车无法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解决能源应该摆在第一位。

  混合动力汽车存在价格高的问题,至少要比同档车型价格高出50%,这是影响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的重大障碍,如果考虑这一点,对于行驶里程相对较少的私人用车来说,节能所带来的效果最终还是被高价所抵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混合动力应该首先在公共汽车、出租车、小型货运汽车、市政专用汽车上使用,这些车辆每年行驶里程超过5万公里,甚至十万公里,所产生的节油效果将远远大于价格高出的部分,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在纯电动汽车方面也还要进一步探索,一段时间内,纯电动不太可能成为汽车的主流方向,但它非常适合在指定区域运营或做特殊用途。比亚迪近来推出铁元素电池,借个相对较低,并可以快速充电,但是充电站建设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帮助。

  六、应该制定鼓励节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现在看,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进展很快,但是在产业化方面却存在严重的瓶颈。光靠企业的努力,新能源汽车还是难以开进市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是国家战略选择。现在存在电动车、氢动力汽车、混合动力、甲醇、乙醇、生物柴油、乙二醚等多种技术方案,如果选用多元化能源方案,其供应、维护系统将非常复杂,而如果短期定不下方案,企业就会在开发和投资方面观望,影响产业化进展。如果不能尽快决策,无休止地争论下去,那么就会耽误很多时间。

  其次,产业化的投入如何解决?新上任的科技部长万钢谈到,十五期间的清洁汽车行动计划和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投入8.8亿,十一五期间合并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预计会投11亿,而带动进来的地方、企业和民间的资金投入会超过50亿元。但是,这只是科研经费,企业用于拓展市场还要投入多少?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比如充电站、加氢站、储运系统等等)需要投入多少,现在还没有人计算,肯定是天文数字,那么谁来投资?

  第三,国家要制定全面的扶持政策。发达国家支持新能源政策上一般有三个环节,一是在研发环节建立科技专项基金;二是在商品销售中政府对消费者进行补贴(包括税收优惠、用电优惠、路桥费优惠、停车费优惠);三是在使用环节征收燃油税。

  第四,是教育工作。全社会要做好全方位的消费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来买环保、节能的汽车。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