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上)
http://www.cction.com 2008-07-15 20:31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是在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旅游环境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经济是焦点,各种理论和方法最终聚集到循环经济这个点上,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本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轴线
在《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中首次在国内提出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是21世纪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战略选择。这就使得近年来学界、业界致力于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应用。
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是在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旅游环境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经济是焦点,各种理论和方法最终聚集到循环经济这个点上,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本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轴线,贯穿整个循环经济的轴线,也是焦点向外的辐射线,将焦点理论不断向外辐射,扩大影响范围;旅游环境是空间,旅游环境是“焦点”和“轴线”作用的反映,同时具有反馈作用。三大理论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构建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大框架,指导旅游循环经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在我国旅游业整体资源环境损耗居高不下的形势下,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无疑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一、旅游循环经济研究文献的类别与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从2004年-2007年4年来中国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查询,采取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等相结合的方法查询了4年来发表的有关旅游循环经济的68篇文献。
从对有关文献的分析来看,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04年至2007年,作者大都来自大学、研究机构和旅游管理部门。可将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分为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研究、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研究、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研究、运行体系及运行模式构建研究、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和其他方面的研究。有关各方面研究的文章数量如表1所示。
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概念性、描述性、建构模式三类,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结果如表2。
对中国目前已发表的68篇论文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分类,结果发现大多数采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旅游循环经济的特征、功能、发展战略、实现途径、策略等等,大约占到了72%;部分论文采用了建构模式的研究方法,采用流程图、结构图、系统图等模式图形简明表达旅游循环经济的体系构建、体系运行模式等等,大约占16%;约有12%的研究者进行了概念性的研究,定义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等等。
二、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的动态分析
(一)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的研究
旅游循环经济是在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在旅游资源的基础、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方式等方面,旅游循环经济与上述二者相似,三种旅游发展模式的宗旨都强调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是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工具,旅游循环经济涵盖了生态旅游而且内容更广泛,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和旅游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旅游发展由生态旅游向旅游循环经济推进,最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只有少数学者提出,而对相关理念描述较多。中国学者应用旅游循环经济的概念主要有“旅游循环经济”和“循环旅游经济”两种。刘艳红等(2005)提出了循环旅游经济的概念,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旅游经济活动,要求将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考虑,以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的增长和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协调一致,实现GDP(GNP)的“绿化”,从而成为一种崭新的发展途径和模式。虽然二者名称上的提法不同,但本质内涵是一致的。颜庭干(2006)将旅游循环经济描述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是循环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执行服务来创造价值的第三产业的特点从旅游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到整个旅游过程,都要考虑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地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邹统钎等(2004)提出了循环经济的五大特征,即:(1)系统观要求人将自己作为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2)经济观要求经济活动应遵循生态学规律,考虑生态承载力,从而实现在资源承载力之内的良性经济循环;(3)价值观要求把自然环境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不是“取料场”和“垃圾场”;N)消费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5)生产观要求遵循“3R”原则,并强调以这五大特征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将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李伟等(2004)认为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应充分运用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即:应该充分协调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循环可持续地利用资源,从而保护同样是有限资源的旅游资源。明庆忠等(2006)认为旅游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应由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环境伦理观、新生产发展观、新消费观构成,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环境损伤最小化、生态环境最优化、利益主体协调化、三大效益统一化、旅游发展可持续化的目标系统,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更大发展。各学者纷纷从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界定旅游循环经济的本质,强调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李庆雷等(2007)提出了旅游循环经济的概念,它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体现,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拓,建立在旅游资源与环境持续利用、物质与能源循环利用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为现实的必由之路。
(二)发展意义和作用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教育旅游者,激励和加强科研水平,倡导健康生态旅游,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李晖等(2005)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具有必要性。严亦雄(2006)认为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总之,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对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作用。
(三)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
中国学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全国性战略层面、区域性战略层面、旅游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等,战略、措施对策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刘艳红等(2005)从全国性战略层面提出,要从循环经济知识和理念的宣传教育、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全力发展环境保护信息服务业和物流产业、加大关键技术研究、强化政策导向、确定区域的指导方针总体定位和具体实施途径、建立良好的企业运营机制八个方面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舒小林等(2006)从理论系统、支撑保障系统、参与层面系统、旅游循环模式和目标系统等方面探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体系和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并在国内外循环经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循环经济政策;以公众参与为主,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旅游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改变传统旅游经营策略,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另外,逯宝峰(2005)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给予细化,主要对政府主导战略进行研究,提出政府应结合中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在宏观环境创造、发展方向引导、产业结构规划、产业链条连接方面适度发挥其主导作用。另外,还有许多学者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应用领域提出相应的战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