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新理论研讨会描绘我国油气勘探蓝图
本文导读:11月6日,中国油气勘探新理论研讨会在石大青岛校区召开。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海洋局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探讨中国油气勘探领域的最新进展,描绘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的未来走向。大家认为,通过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中国油气勘探领域前景光明。
大庆市副市长、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副主任李丕龙提出,“陆相生油”理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带”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两次大发展,中国油气勘探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又实现了第三次技术创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石油工业继续发展。我国东部独特的地质景观与理论创新支撑中国油气勘探领域快速发展了半个世纪且方兴未艾,复杂的地质条件与油气勘探理论的再次创新将使西部地区成为本世纪上半叶增储上产的亮点;到2050年,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将进入高峰期,但本世纪末,油气资源仍将是主导资源。
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副主任赵殿栋表示,我国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前陆盆地、碳酸盐岩和火山岩、成熟探区、陆上新盆地、海域六大勘探领域,这六大领域剩余油气资源丰富,未来勘探潜力较大。目前,我国原油产量稳步增长,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石油勘探处于稳定发展期,天然气勘探处于快速成长期。中国石化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由构造向岩性地层发展,山前冲断带油气藏勘探由简单圈闭向复杂圈闭发展,深层碳酸盐岩、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由浅层陆相向深层海相发展,海洋深水油气藏勘探由近海浅水向深海深水勘探发展。
中国海油物探重点实验室主任赵伟提出,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正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即从简单构造油气藏向复杂构造油气藏转移,从构造油气藏向地层—岩性等隐蔽油气藏转移,从浅、中层目标向深层目标转移,从浅海领域向深水领域转移;而提高油田采收率、提高油田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海上油田开发的重大课题;海外油气藏勘探大有作为。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寿利介绍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工程技术与咨询处处长李国欣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石油勘探的主要进展和发展方向。
副校长查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张善文,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首席专家宋国奇出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