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主创新能力装备工业成就辉煌
http://www.cction.com 2008-12-22 10:35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打造自主创新能力装备工业成就辉煌,提供能源矿产、石油化工、IT通讯、房产建材、机械设备、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农林牧渔、旅游商贸、医药保舰交通物流、轻工纺织等行业专业研究报告
机械工业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方式,解脱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束缚,使机械产品走入市场;同时开放价格,实行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机制,按照市场规则,企业自主参与竞争。 回望机械工业30年,其显著特征是国企改革成效显著,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外资企业异常活跃。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机械工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具体表现为:
一是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机械工业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方式,解脱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束缚,使机械产品走入市场;同时开放价格,实行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机制,按照市场规则,企业自主参与竞争。
回望机械工业30年,其显著特征是国企改革成效显著,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外资企业异常活跃。
目前,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所需,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装备主要由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承担。民营企业率先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领域取得优势后,又适时参与国企改革并购重组。外资企业在抢滩中国市场后,近几年又加快了本土化进程,目前在高技术领域或产业链高端优势明显。
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总量的39.13%,国有企业为33.07%,外资品牌企业为27.8%。
二是机械工业实现了超高速的发展,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2007年,全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约1.8万亿元,是1978年的180多倍,年均增长19.6%;工业总产值7.3万亿元,是1978年的170多倍,年均增长19.4%。
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2007年发电设备产量达到12991万千瓦,是1978年的27倍;数控机床产量12.33万台,是1978年的210多倍。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发电设备年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对全球发电设备净增量的贡献率在50%以上。中国机床工业在世界上的排名从1978年第12位提高到2007年的第3位。
三是机械工业利用开放的机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合资,对促进机械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与合资的意义在于:首先是引进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人才管理、资金管理等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其次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机械工业建设改造资金的不足。最后是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扩大了机械产品的出口。
四是机械工业依托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始终抓住自主创新这一核心,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线,加强组织协调,实现了在一些重要领域中技术的跨越发展。机械工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装备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市场机械产品自给率已从改革开放之初不到60%,发展到2007年的80%以上,基本改变了先进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现在,国家建设所需的多数电力工业装备已基本可立足国内制造,1.2万米特深井石油钻机、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全流程技术装备、特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井下矿和洗选厂设备、日产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盾构机等先进技术装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是机械工业的出口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善,市场趋于多元化,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中国机械产品出口总额2007年达到1929.15亿美元,是1978年的739倍,年均增长25.9%。中国机械产品出口额由1984年的世界第30位上升为世界第4位。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机械工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具体表现为:
一是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机械工业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方式,解脱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束缚,使机械产品走入市场;同时开放价格,实行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机制,按照市场规则,企业自主参与竞争。
回望机械工业30年,其显著特征是国企改革成效显著,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外资企业异常活跃。
目前,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所需,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装备主要由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承担。民营企业率先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领域取得优势后,又适时参与国企改革并购重组。外资企业在抢滩中国市场后,近几年又加快了本土化进程,目前在高技术领域或产业链高端优势明显。
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总量的39.13%,国有企业为33.07%,外资品牌企业为27.8%。
二是机械工业实现了超高速的发展,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2007年,全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约1.8万亿元,是1978年的180多倍,年均增长19.6%;工业总产值7.3万亿元,是1978年的170多倍,年均增长19.4%。
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2007年发电设备产量达到12991万千瓦,是1978年的27倍;数控机床产量12.33万台,是1978年的210多倍。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发电设备年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对全球发电设备净增量的贡献率在50%以上。中国机床工业在世界上的排名从1978年第12位提高到2007年的第3位。
三是机械工业利用开放的机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合资,对促进机械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与合资的意义在于:首先是引进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人才管理、资金管理等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其次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机械工业建设改造资金的不足。最后是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扩大了机械产品的出口。
四是机械工业依托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始终抓住自主创新这一核心,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线,加强组织协调,实现了在一些重要领域中技术的跨越发展。机械工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装备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市场机械产品自给率已从改革开放之初不到60%,发展到2007年的80%以上,基本改变了先进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现在,国家建设所需的多数电力工业装备已基本可立足国内制造,1.2万米特深井石油钻机、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全流程技术装备、特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井下矿和洗选厂设备、日产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盾构机等先进技术装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是机械工业的出口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善,市场趋于多元化,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中国机械产品出口总额2007年达到1929.15亿美元,是1978年的739倍,年均增长25.9%。中国机械产品出口额由1984年的世界第30位上升为世界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