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打击机床出口 四大措施应对窘境
http://www.cction.com 2009-01-13 14:50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2008年12月2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国伟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机床产品出口造成影响,但面临困境,并非没有应对之策。郑国伟在长期研究机械行业进出口的基础上,为机床行业支了四招
2008年12月2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国伟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机床产品出口造成影响,但面临困境,并非没有应对之策。郑国伟在长期研究机械行业进出口的基础上,为机床行业支了四招。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我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有相当一批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一些价廉物美的产品,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基本不生产。2008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有些小型立式铣床和一些金属加工工具等,美国用户的订单仍然不少。我国生产的部分机床和技术含量较高的金属加工用工具、零部件等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应不断提高质量,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必须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这是机械行业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出口的机械产品中,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仍占主要部分。以2007年出口产品为例,机床工具行业中的砂轮机、抛光机、台钻、锯床、刨床和低附加值工具、一般零部件等,约占行业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上述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尽管现在的低成本优势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随着时间的推延,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产品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甚至有可能失去部分市场。为此,需要加快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郑国伟认为,优化产品结构,首先是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重视产品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努力向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技术标准靠拢和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要将部分加工贸易(全行业加工贸易出口占20%)逐步转型为一般贸易出口,将部分贴牌产品逐步转型为自主品牌出口,调整高污染、高耗能、高耗资源型产品结构,提高其附加值。如减少磨料出口,增加磨具出口,以及机床床身铸件出口转为床身加工件出口等。
大力发展自由贸易和合作
2005年7月,中国和东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规定,我国在2010年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个国家,将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并建成自由贸易区。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4个东盟成员,在2015年与中国实现自由贸易。
东盟是我国机械产品第四大贸易伙伴。首先是要加快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出口。我国生产的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折弯机、齿轮加工机床、电加工机床等,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要积极扩大出口。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协定于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智利立即取消原产于中国的5891种产品关税;我国对原产于智利的4753种产品的关税从2007年1月1日起降为零。2007年两国双边贸易额比上年增长(下同)65%。智利对我国出口的大多数机床工具降低了进口关税,这是很好的出口商机。
2008年10月23日,中国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新加坡取消自中国进口全部商品的关税,中国从新加坡进口的商品分批实行零关税,2009年1月1日起85%的商品实行零关税,2010年起提高到95%,到2012年提高到97.1%。
新加坡是我国与东盟10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7年我国与新加坡机械产品进出口额6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11%,占我国向东盟进出口总额的26.6%。其中进口27.66亿美元,增长58.18%;出口36.14亿美元,增长42.84%。2008年1~10月,我国产品出口新加坡达40.04亿美元,增长39.74%,发展势头很好,因此企业要抓住机遇扩大出口。
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欧盟、美国、日本是我国机械产品居前3位的贸易伙伴。目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需求下降,必须多元化地开拓其他有潜力的市场,如中东、中亚、拉美、非洲、东欧、印度、俄罗斯等,努力弥补在美国等市场丢失的份额。近几年来我国机械产品与印度、巴西、俄罗斯双边贸易发展很快,2008年1~10月我国机械产品出口3国的情况是:印度70.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08%;巴西36.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48%;俄罗斯62.4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15%。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压力机械、零部件以及部分工具等,对上述3国都具有很好的出口前景。
机械工业已有许多企业开展了国际化经营,特别是一批优势企业收购了国外的知名企业,得到了先进制造技术,拓宽了国际市场的渠道,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和营销人才;涌现了一批熟悉国际商务、国际惯例、懂得国际贸易的人才。有些企业已在美国、欧盟、东盟、印度等投资建厂或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这方面机床行业已走在了前面。
当前欧美发达经济体面临金融、经济困境,我们要利用全球经济调整,抓住时机“走出去”,有选择地收购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出口贸易向服务业延伸 机械制造企业出口贸易向服务业延伸,已在一些机械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取得成功,主要形式是开展工程成套承包贸易服务,如伊朗地铁项目、中东和越南的电站成套项目等。现在要进一步从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上扩大范围。例如从零件出口扩大到部件、整机出口;从单一产品出口扩大到机组成套、系统成套、生产线成套、车间成套、工程项目成套出口。在服务内容上要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例如负责对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的培训,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改造,备品配件的供应;帮助用户对重要设备建立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设施,提供设备应用软件和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含诊断仪器)等。总之,不仅要出口产品,还要出口服务,要不断提高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并据此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我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有相当一批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一些价廉物美的产品,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基本不生产。2008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有些小型立式铣床和一些金属加工工具等,美国用户的订单仍然不少。我国生产的部分机床和技术含量较高的金属加工用工具、零部件等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应不断提高质量,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必须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这是机械行业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出口的机械产品中,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仍占主要部分。以2007年出口产品为例,机床工具行业中的砂轮机、抛光机、台钻、锯床、刨床和低附加值工具、一般零部件等,约占行业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上述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尽管现在的低成本优势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随着时间的推延,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产品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甚至有可能失去部分市场。为此,需要加快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郑国伟认为,优化产品结构,首先是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重视产品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努力向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技术标准靠拢和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要将部分加工贸易(全行业加工贸易出口占20%)逐步转型为一般贸易出口,将部分贴牌产品逐步转型为自主品牌出口,调整高污染、高耗能、高耗资源型产品结构,提高其附加值。如减少磨料出口,增加磨具出口,以及机床床身铸件出口转为床身加工件出口等。
大力发展自由贸易和合作
2005年7月,中国和东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规定,我国在2010年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个国家,将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并建成自由贸易区。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4个东盟成员,在2015年与中国实现自由贸易。
东盟是我国机械产品第四大贸易伙伴。首先是要加快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出口。我国生产的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折弯机、齿轮加工机床、电加工机床等,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要积极扩大出口。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协定于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智利立即取消原产于中国的5891种产品关税;我国对原产于智利的4753种产品的关税从2007年1月1日起降为零。2007年两国双边贸易额比上年增长(下同)65%。智利对我国出口的大多数机床工具降低了进口关税,这是很好的出口商机。
2008年10月23日,中国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新加坡取消自中国进口全部商品的关税,中国从新加坡进口的商品分批实行零关税,2009年1月1日起85%的商品实行零关税,2010年起提高到95%,到2012年提高到97.1%。
新加坡是我国与东盟10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7年我国与新加坡机械产品进出口额6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11%,占我国向东盟进出口总额的26.6%。其中进口27.66亿美元,增长58.18%;出口36.14亿美元,增长42.84%。2008年1~10月,我国产品出口新加坡达40.04亿美元,增长39.74%,发展势头很好,因此企业要抓住机遇扩大出口。
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欧盟、美国、日本是我国机械产品居前3位的贸易伙伴。目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需求下降,必须多元化地开拓其他有潜力的市场,如中东、中亚、拉美、非洲、东欧、印度、俄罗斯等,努力弥补在美国等市场丢失的份额。近几年来我国机械产品与印度、巴西、俄罗斯双边贸易发展很快,2008年1~10月我国机械产品出口3国的情况是:印度70.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08%;巴西36.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48%;俄罗斯62.4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15%。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压力机械、零部件以及部分工具等,对上述3国都具有很好的出口前景。
机械工业已有许多企业开展了国际化经营,特别是一批优势企业收购了国外的知名企业,得到了先进制造技术,拓宽了国际市场的渠道,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和营销人才;涌现了一批熟悉国际商务、国际惯例、懂得国际贸易的人才。有些企业已在美国、欧盟、东盟、印度等投资建厂或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这方面机床行业已走在了前面。
当前欧美发达经济体面临金融、经济困境,我们要利用全球经济调整,抓住时机“走出去”,有选择地收购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出口贸易向服务业延伸 机械制造企业出口贸易向服务业延伸,已在一些机械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取得成功,主要形式是开展工程成套承包贸易服务,如伊朗地铁项目、中东和越南的电站成套项目等。现在要进一步从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上扩大范围。例如从零件出口扩大到部件、整机出口;从单一产品出口扩大到机组成套、系统成套、生产线成套、车间成套、工程项目成套出口。在服务内容上要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例如负责对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的培训,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改造,备品配件的供应;帮助用户对重要设备建立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设施,提供设备应用软件和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含诊断仪器)等。总之,不仅要出口产品,还要出口服务,要不断提高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并据此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与 金融 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