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2009年汽车产业全方位发展成趋势

http://www.cction.com  2009-02-20 11:48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近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召开省市两会,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得失,并为今后发展制定目标和规划。

近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召开省市两会,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得失,并为今后发展制定目标和规划。近日翻阅多个汽车生产大省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支柱性地位认识明确,他们希望在新的一年力促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不少省份还把攻克关键技术难关列入规划中。除了推动汽车工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也成为各地政府寄望甚高的拉动内需方式之一。

大力支持汽车重点项目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首都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首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积极主动打好应对危机与挑战这场硬仗,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市将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以完善高端产业链为目标,全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其中,加快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被列为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按照规划,大兴采育、顺义杨镇和怀柔庙城将建成北京汽车零部件三大产业基地。三大基地的建设是形成轿车、商用车、越野车全系列整车产品系列后,北京汽车工业迈向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汽车生产大市,上海两会对于上汽自主品牌项目极为关注。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上海将继续巩固提升支柱工业,加快推动上汽临港自主品牌汽车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此外,为积极对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在钢铁、汽车、信息等重点领域,上海将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规划。这意味着上海汽车业有望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说,汽车产业是安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研发能力、零部件配套体系、海外生产基地和营销体系建设,增创发展新优势。王三运说,安徽将把握国家实施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支持汽车等优势行业加快技术改造,开展多种形式兼并重组,实施低成本扩张。他还特别强调将积极推进奇瑞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建设。

努力攻克核心技术难关

身为中国汽车龙头企业第一汽车集团所在地,吉林省拥有良好的汽车工业发展基础,十分重视汽车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吉林省省长韩长赋说,吉林将全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汽车产业要在扩大整车产能的同时,加强自主品牌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壮大专用车规模,提升汽车零部件、模块研发制造能力。吉林还将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工程,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前装导航信息系统等。

在重庆,汽车、摩托车是工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重庆要积极应对汽车、摩托车产业面临的冲击,着力攻克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自动变速离合器等关键技术难关,加强零部件配套能力,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靠技术进步和国内外两个市场突出重围。长安年产250万台发动机基地重点项目将得到大力推进。

积极支持汽车消费

汽车生产大省在制定2009发展规划时,无不将汽车消费视为拉动内需增长的重要手段,纷纷表示将努力拉动汽车消费。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称,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北京市政府将努力扩大内需,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汽车消费。吉林省也将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相关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韩长赋提出,吉林要落实支持一汽汽车销售的措施,努力增加汽车消费。

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安徽计划发展、完善消费信贷,扩大汽车消费。该省将充分利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建设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积极发展汽车金融机构。为了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安徽还将大力落实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消费税优惠等政策。重庆市、湖北省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态,支持汽车消费。

♦相关链接

来自地方“两会”的声音

北京

政府应多采购小排量汽车

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提交了关于《从政府采购入手,促进节能减排出行》的建议,建议政府公车多选小排量车。郭耕说,目前整个社会在出行上的消耗日益增长,特别是公务车多为大排量。他认为,小排量汽车有诸多好处,不仅节能,还经济实惠。他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政府采购小排量车、向小排量车倾斜等政策,使小排量车切实成为公务车的首选。

宜发展纯电动汽车

北京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建议北京发展纯电动汽车。江亿说,电动车目前时速可达 120km,单次充电行驶150km,安全性、操控性都能达到使用要求。北京只要建设100个充电站就可支撑全市电动车运行。使用电动车对改善大气环境有好处。北京城区车速最快80km/h,堵车的时候电动车污染比汽油车小得多。充电站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充电,白天放电,十分方便。如果北京有100万辆电动车,每年可节约1000万吨燃料,节约800万度电。另外,使用电动车也可以把电池技术的发展带动起来,对北京来说一举多得。

建议征收交通拥堵费

北京市人大代表、经济学家郝如玉建议,北京市应以停车拥堵费附加的方式,取代目前实行的由停车场直接收取停车费的做法。他建议停车费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以避免停车场经营者利用公共资源“肥”了自己。另外,郝如玉还提出解决交通拥堵的建议。他认为,仅靠投资建设的方法还不够,需要引入经济手段。他建议向车主收取一定的排污费或排碳费,收费标准可根据交通运行状况调整,拥堵严重则提高标准,交通状况好则可以降低标准。

吉林

应出台政策支持车企自主创新

吉林省政协委员赵?D提交了一份关于如何在危机形势下稳定汽车工业发展的建议。赵?D认为,汽车产业复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此,政府需要制定鼓励汽车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政策。对在汽车新能源、环保等方面实现重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项目,政府应给予重奖;对汽车产业的相关中高端科技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同级财政列收列支的方式予以返还,作为科研成果奖励。

加大汽车电子产业研发投入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很多委员表示要对汽车电子产业给予高度关注。来自富奥法雷奥压缩机(长春)有限公司的政协委员李振磐表示,在利润明显减少、销售和生产增速下降、竞争更加激烈的汽车市场,汽车电子产品将为汽车增加价值。李振磐建议应加强汽车电子产业的研发和投入,并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寻找对汽车电子感兴趣的企业,成立汽车电子平台产业联盟,形成完整的汽车电子产业链。

还有一些委员认为,当前,可以利用欧美汽车产业衰退之际进行人才“淘金”和技术合作,通过“引智引技”,提升国内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水平。

上海

减免汽车购置税

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光伟认为,促进国内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在向市政协提交的议案中,吴光伟指出,车市作为消费的“大头”,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应当暂停对汽车的征税,或减免一定的税收,分期征收;购买汽车可以分期付款,并部分抵扣个人所得税;汽车在郊区使用,应当取消牌照费,鼓励消费。刘婧整理

部分省市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摘要

吉林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到2010年底建设完成100个重点项目,预计投入620亿元,把吉林省建成国内最强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届时省内年产整车超过170万辆,汽车销售收入3200亿元,年均增长20%。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到900亿元。汽车物流和服务业形成与汽车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和效益优势。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交货值50亿元。

安徽省汽车工业2008~2015年发展规划

2010年,全省达到200万辆汽车整车生产能力、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200亿元。 2015年,全省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将达到280万辆,其中乘用车200万辆、商用车80万辆,实现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达700亿元。正酝酿成立以江汽、奇瑞、星马为骨干组建“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联合体”,力争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进入前10。

北京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汽车产业将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汽车总产值达1600亿元,并形成以北京现代、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北汽福田等主导整车企业为主的产业群。2010年,北京市将产销汽车130万辆。

重庆汽车工业发展规划

到2010年,汽车整车产销达150万辆。其中,乘用车达120万辆,整车销售收入达到 1350亿元。其中,轿车比重将提升到70%,汽车产销在全国所占份额达到15%。远景目标是到2020年,重庆汽车整车产销量达到26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同时将建立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汽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达到销售总量的80%以上。

上海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10年实现汽车生产200万辆。大力发展自主品牌,2010年自主品牌汽车产量占总量的 30%,并具备整车和发动机开发集成能力。力争率先在全国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率先实现汽车能源的转型。加快以重型卡车和专用车为主的商用车发展,实现从以乘用车为主,向乘用车和商用车并重的产品结构转变。巩固微型客货车优势,到“十一五”末,实现微型车国内市场第一的目标。推动关键零部件和汽车服务贸易发展,2010年汽车服务贸易收入贡献度达到7%.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