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造船业提振信心 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http://www.cction.com  2009-02-27 16:13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两个关键时期:一个是“船舶市场迅速下滑”的关键时期,一个是“由大做强”的关键时期。我国船舶工业既面临着应对船舶市场下滑冲击的艰巨任务,又肩负着壮大振兴的历史使命。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两个关键时期:一个是“船舶市场迅速下滑”的关键时期,一个是“由大做强”的关键时期。我国船舶工业既面临着应对船舶市场下滑冲击的艰巨任务,又肩负着壮大振兴的历史使命。
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稳定生产、扩大需求、发展海工、发展修船、兼并重组、加强技改和创新六大方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出台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盛宴不再 行业困顿
船舶市场的盛宴已经远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并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发展也不断放缓。随之,国际贸易下滑,航运市场一落千丈并陷入萧条,全球造船市场也迅速下滑,经历了从尽享盛宴到忍受饥荒的骤变。目前,全球造船市场几乎限于停顿,不仅成交量骤降,而且船价不断下滑。世界和我国船舶工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正面临着“无单可接,撤单加剧,融资困难”的严重威胁。从对世界船舶市场走势的判断看,它将会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调整。
我国船舶工业具备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在应对冲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船舶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首先,我国不仅在常规船型设计制造方面取得全面收获,而且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船舶产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已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当前运行质量良好。其次,目前我国主要船厂船舶手持订单饱满,能够满足3年左右生产的需要,给抵御风险提供了很大的保证。再次,我国经济所受的冲击较韩、日两个造船强国要小,从国家层面讲我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强于韩、日,在支持船舶工业发展方面具有更大的余地。
规划提振行业信心
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紧密围绕“保增长、扩需求、调结构、提素质”的目标,既着手于应对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又着眼于我国船舶工业的长期发展乃至振兴,这恰如雪中送炭,给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船舶工业注入了信心。
保订单确保生产稳定。在当前国际融资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船东融资困难所导致的撤单问题已成为我国船舶企业手持订单安全的严重威胁。通过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从资金上对国外船东给予支持,能够减少或避免国外船东因资金困难而导致的撤单问题,从而保证订单按期履行,确保船厂生产稳定。
广开源努力扩大需求。在当前需求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新接订单急剧减少甚至缺失是我国船舶工业的另一个严重威胁。通过实行“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和单壳油轮淘汰”政策能有效减少运力存量,为刺激新的需求带来了可能,一旦市场好转,政策的效果就会显现。积极发展修船业务,实现产能就近转移,能够减少因订单大幅下滑而可能导致的开工不足问题。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不仅是应对当前的危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是建设世界强国、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选择。另外,延长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继续鼓励国内船东购买“国轮”,也有助于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
促升级提高竞争实力。在当前环境下,我国造船工业面临的问题“既有生存问题,又有振兴问题”。如果船舶市场持续恶化,将来的竞争将会异常惨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即要做大,有要做强。我国虽然已成为“造船大国”,但还不是“造船强国”。尽管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船舶产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但还没有完全掌握高技术船舶的核心技术。通过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不断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从而提高我国造船企业和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船舶工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形成集中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实力,通过兼并重组还可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
规划见效尚需时日
规划落实到位很关键。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从政策和方向方面为我国船舶工业做了指引,但有关细则和具体措施还尚未出台,这些细则和措施将直接决定着振兴规划将来所能发挥的最终效果。
规划见效需要时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对振兴我国船舶工业的重要作用值得期待,但我们不能奢望“规划”一出台就会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例如,加大出口买方信贷吸引新的订单作用方面,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和单壳油轮淘汰在刺激船舶市场新的需求方面,都需要待航运市场好转,船东觉得“有利可图”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规划难改船舶市场走势。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改变不了全球船舶市场的走势,不能期望规划能完全改变我国船舶工业的“困境”,振兴我国船舶工业,还需要各方作出更多的努力。
调整是振兴必要前提
调整是“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调整,是我国船舶工业振兴的必要前提,也是应对当前全国一哄而上建设造船设施问题、治理产业秩序混乱的局面的必然要求。通过积极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能力调整,实现产业和产品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我国船舶工业的振兴。船舶工业的大调整将不可避免。
随着全球范围内产能的过快扩展,船舶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需求大幅下降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根据预测,2009年全球新接订单可能不足5000万载重吨,按现有手持订单推算我国的造船能力在2010年将达到7000万载重吨以上,也就是说2009年全球新接船舶还不够中国一个国家建造。另外,预计2010年全球造船能力将达到1.9亿载重吨以上,届时全球范围内将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在市场容量十分有限,而产能却过度膨胀的情况下,船舶工业的产业调整将不可避免,而我国船舶工业作为世界船舶工业的一部分,也必然会出现大调整。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成为首批调整对象。
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通过“主动出击,积极调整”,能够在客观上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因此,国家和企业都要主动作为:一方面,在“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后,国家应抓紧制定并出台相关细则,加快我国船舶工业产业调整步伐;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理性分析当前的形势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果断决策,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以“主动出击”应对“被动调整”。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