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宜昌茶业的展望与期待
http://www.cction.com 2009-03-23 16:07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茶叶是宜昌市重点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茶叶企业和茶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宜昌市茶产业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品牌创建、市场流通等诸环节都走在全省前列。
茶叶是宜昌市重点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茶叶企业和茶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宜昌市茶产业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品牌创建、市场流通等诸环节都走在全省前列。
2009年,在金融风暴大背景下的宜昌茶业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宜昌市农业局经作科副科长曾令相在谈到2009年宜昌茶市动向的时候,提醒业界关注宜昌茶市几大趋势。他认为,从总体上看,宜昌茶业产业处于平稳发展态势。
茶叶产量增长较快
宜昌茶叶近年来发展迅速,板块规模继续扩大,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由于茶叶产业风险相对较小,各地发展茶业的积极性比较高,预计今年茶叶产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51.2万亩,其中经过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农质量认证中心颁证的有机茶园面积10530亩,约占总面积的3%,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无公害茶园面积18万亩,约占总面积35%。2007年茶叶产值4.2亿元,到去年底猛增至7亿8千万元。目前全市各类茶叶从业人员已达30万人以上。
在新茶园开发上,一是注重整村推进,板块连片;二是选用优良品种,如本地的宜红早、宜昌大叶种、鄂茶7号以及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的部分优良品种。连续几年,在全国、全省茶叶市场抽样检测中,宜昌市茶叶全部达标,宜昌市的茶产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
茶叶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茶叶基地一头连着茶农,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茶产业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那么茶叶基地就是它的根。只是,这块茶产业营养的树根,不仅关连到产业本身,还事关三农问题。
宜昌茶园目前建设标准还比较低,品种多而杂,效益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是宜昌茶叶发展的高峰期,但新发展的茶园品种纯度不高。少量无性系茶园因各产茶县市区各自为政,分别从不同的产区引进了不同的品种,其中部分品种不适宜本地生长。如去年雪灾中同一海拔高度,同等树龄的茶园中外地引进的品种受灾就较为严重,由于叶片大小、发芽时间、鲜叶的含水量、持嫩性不一,给茶叶加工带来了不少困难,影响了茶叶品质,同时也影响了茶企和茶农的收益。
茶园管理粗放,鲜叶品质差。宜昌绝大部分茶区都是按传统的、粗放的方式管理茶园,如茶园施肥,主要是尿素等追肥为主,没有实行科学配方施肥,以致高档名优茶生产季节短,名优茶产量不高,且紫芽、空心芽多,茶叶品质不高,严重的影响了宜昌茶产品市场竞争力。
因此加强老茶园的改造,建设高效茶园和加大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力度,提高茶叶加工的装备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老茶园的管理上,应重点抓好高效茶园建设,推广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修剪采茶技术、重点产茶区普及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等病虫害物理防治防控技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
茶叶价格整体趋向平稳
曾令相认为,今年品牌茶价格不会下降,基本维持去年价格水平,散装茶价格将会走低。受金融风暴影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散茶价格就已经开始走低。这主要是因为宜昌低档茶主要作为出口茶原料进行消化,金融风暴的来袭导致出口受阻,价格自然也随之下降。市民消费的主力军中档茶价格也可能走低,这也与受经济形势影响,消费者普遍削减开支有关。
宜昌茶叶外销尚需努力
从宜昌茶叶市场的构成来看,茶叶市场的单一结构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2007年宜昌茶叶产量达到2.2万吨,以绿茶为主,有少量的红茶和黄茶,茶叶主要依靠内销,90%茶叶市场集中在省内。以湖北第一名茶采花毛尖为例,2007年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额5600万,名优茶产值4500万,省内销售4300万,约占名优茶销售额的95%。低档绿茶主要依靠浙江、湖南等省的进出口贸易经销商,红茶也主要作为原料茶销售给外贸公司,由于市场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严重制约了宜昌茶产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的加工水平和宣传力度均要加强。
茶叶产业链有待完善
作为茶叶产业重要的一环,宜昌茶业的延伸产业比如茶饮料等还处于起步阶段。曾令相介绍说,宜昌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茶业延伸产业,这一方面亟待加强。目前萧氏集团已经在规划茶饮料、茶多酚等延伸项目,这是一个好的起点,对完善宜昌茶叶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在金融风暴大背景下的宜昌茶业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宜昌市农业局经作科副科长曾令相在谈到2009年宜昌茶市动向的时候,提醒业界关注宜昌茶市几大趋势。他认为,从总体上看,宜昌茶业产业处于平稳发展态势。
茶叶产量增长较快
宜昌茶叶近年来发展迅速,板块规模继续扩大,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由于茶叶产业风险相对较小,各地发展茶业的积极性比较高,预计今年茶叶产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51.2万亩,其中经过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农质量认证中心颁证的有机茶园面积10530亩,约占总面积的3%,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无公害茶园面积18万亩,约占总面积35%。2007年茶叶产值4.2亿元,到去年底猛增至7亿8千万元。目前全市各类茶叶从业人员已达30万人以上。
在新茶园开发上,一是注重整村推进,板块连片;二是选用优良品种,如本地的宜红早、宜昌大叶种、鄂茶7号以及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的部分优良品种。连续几年,在全国、全省茶叶市场抽样检测中,宜昌市茶叶全部达标,宜昌市的茶产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
茶叶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茶叶基地一头连着茶农,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茶产业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那么茶叶基地就是它的根。只是,这块茶产业营养的树根,不仅关连到产业本身,还事关三农问题。
宜昌茶园目前建设标准还比较低,品种多而杂,效益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是宜昌茶叶发展的高峰期,但新发展的茶园品种纯度不高。少量无性系茶园因各产茶县市区各自为政,分别从不同的产区引进了不同的品种,其中部分品种不适宜本地生长。如去年雪灾中同一海拔高度,同等树龄的茶园中外地引进的品种受灾就较为严重,由于叶片大小、发芽时间、鲜叶的含水量、持嫩性不一,给茶叶加工带来了不少困难,影响了茶叶品质,同时也影响了茶企和茶农的收益。
茶园管理粗放,鲜叶品质差。宜昌绝大部分茶区都是按传统的、粗放的方式管理茶园,如茶园施肥,主要是尿素等追肥为主,没有实行科学配方施肥,以致高档名优茶生产季节短,名优茶产量不高,且紫芽、空心芽多,茶叶品质不高,严重的影响了宜昌茶产品市场竞争力。
因此加强老茶园的改造,建设高效茶园和加大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力度,提高茶叶加工的装备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老茶园的管理上,应重点抓好高效茶园建设,推广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修剪采茶技术、重点产茶区普及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等病虫害物理防治防控技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
茶叶价格整体趋向平稳
曾令相认为,今年品牌茶价格不会下降,基本维持去年价格水平,散装茶价格将会走低。受金融风暴影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散茶价格就已经开始走低。这主要是因为宜昌低档茶主要作为出口茶原料进行消化,金融风暴的来袭导致出口受阻,价格自然也随之下降。市民消费的主力军中档茶价格也可能走低,这也与受经济形势影响,消费者普遍削减开支有关。
宜昌茶叶外销尚需努力
从宜昌茶叶市场的构成来看,茶叶市场的单一结构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2007年宜昌茶叶产量达到2.2万吨,以绿茶为主,有少量的红茶和黄茶,茶叶主要依靠内销,90%茶叶市场集中在省内。以湖北第一名茶采花毛尖为例,2007年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额5600万,名优茶产值4500万,省内销售4300万,约占名优茶销售额的95%。低档绿茶主要依靠浙江、湖南等省的进出口贸易经销商,红茶也主要作为原料茶销售给外贸公司,由于市场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严重制约了宜昌茶产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的加工水平和宣传力度均要加强。
茶叶产业链有待完善
作为茶叶产业重要的一环,宜昌茶业的延伸产业比如茶饮料等还处于起步阶段。曾令相介绍说,宜昌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茶业延伸产业,这一方面亟待加强。目前萧氏集团已经在规划茶饮料、茶多酚等延伸项目,这是一个好的起点,对完善宜昌茶叶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