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部分楼盘“少量多批”已触红线
http://www.cction.com 2009-03-24 16:07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据新华社上海3月23日电与急遽回升的气温一样,上海楼市近来连日飘红。在久违的“井喷”行情面前,部分开发商心痒难耐趁势涨价。而部分楼盘私自采劝少量多批”手法,已经触及上海市每次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的规定红线。
据新华社上海3月23日电与急遽回升的气温一样,上海楼市近来连日飘红。在久违的“井喷”行情面前,部分开发商心痒难耐趁势涨价。而部分楼盘私自采取“少量多批”手法,已经触及上海市每次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的规定红线。
提价制造抢购气氛
佑威·楼市通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至3月18日,上海持续有成交的公寓项目共251个,其中2月售价比1月上涨的项目有123个,占到近五成,而3月前18天成交价相比2月上涨的项目有131个。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某机构统计,3月9日至15日上海推出的18个楼盘中,只有2家开发商的推盘量在3万平方米以上,有12批房源总建筑面积仅在0.64万平方米至1.9万平方米之间,远低于“每批次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的规定。
2007年,上海市曾出台规定,要求开发商“商品住房项目已达到预售标准的部分,原则上应当全部申请预售和网上认证;超过3万平方米,确需分批预售的,每次申请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并应制订分批上市计划”。
业内人士指出,开发商“多次开盘、小幅提价”,正是为了制造抢购气氛,令一些刚性需求“恐慌”入市。房地产专家陈真诚认为,如果提价后市场反应平淡,开发商还可以在上调价格的基础上再次降价,这样显得打折幅度更大,给市场的冲击更大,促销效果可能更好。
涨价可能提前结束行情
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涨价是企业下意识的反应,趁着成交回暖提价以增加利润。各自谋利的结果,可能会扰乱市场,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平稳发展。
杨红旭认为,一两个月的成交迅速放量并不能说明楼市已经回暖,整个2009年上海楼市成交量还将保持“箱底振荡”格局。开放商借机涨价,会使部分对价格非常敏感的购房者退而观望,导致成交量增长乏力,甚至重新回调。
杨红旭称,近几年的历史表明,上海一手商品住宅的年均成交量保持在1500万平方米左右。据此衡量,2月份78万平方米成交量仍处于低迷区间,近期连日成交近千套证明2月以来的楼市回暖还在继续。按目前情况,上海3月商品住宅成交量可能突破100万平方米,这已达到历史平均的合理水平,如果在这一成交水平上保持一个季度,基本可以认为是一波中期反弹。如果月度成交量能达到150万平方米,则基本可以认为楼市走出冬天,真正步入春天。
他说:“开发商过于注重短期利益,有可能损失中长期利益:涨价可以提高利润率,却会阻碍成交,最终影响营业收入。如果众多地产商都是见好就涨价,则楼市"阳春行情"可能提前结束。”
提价制造抢购气氛
佑威·楼市通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至3月18日,上海持续有成交的公寓项目共251个,其中2月售价比1月上涨的项目有123个,占到近五成,而3月前18天成交价相比2月上涨的项目有131个。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某机构统计,3月9日至15日上海推出的18个楼盘中,只有2家开发商的推盘量在3万平方米以上,有12批房源总建筑面积仅在0.64万平方米至1.9万平方米之间,远低于“每批次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的规定。
2007年,上海市曾出台规定,要求开发商“商品住房项目已达到预售标准的部分,原则上应当全部申请预售和网上认证;超过3万平方米,确需分批预售的,每次申请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并应制订分批上市计划”。
业内人士指出,开发商“多次开盘、小幅提价”,正是为了制造抢购气氛,令一些刚性需求“恐慌”入市。房地产专家陈真诚认为,如果提价后市场反应平淡,开发商还可以在上调价格的基础上再次降价,这样显得打折幅度更大,给市场的冲击更大,促销效果可能更好。
涨价可能提前结束行情
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涨价是企业下意识的反应,趁着成交回暖提价以增加利润。各自谋利的结果,可能会扰乱市场,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平稳发展。
杨红旭认为,一两个月的成交迅速放量并不能说明楼市已经回暖,整个2009年上海楼市成交量还将保持“箱底振荡”格局。开放商借机涨价,会使部分对价格非常敏感的购房者退而观望,导致成交量增长乏力,甚至重新回调。
杨红旭称,近几年的历史表明,上海一手商品住宅的年均成交量保持在1500万平方米左右。据此衡量,2月份78万平方米成交量仍处于低迷区间,近期连日成交近千套证明2月以来的楼市回暖还在继续。按目前情况,上海3月商品住宅成交量可能突破100万平方米,这已达到历史平均的合理水平,如果在这一成交水平上保持一个季度,基本可以认为是一波中期反弹。如果月度成交量能达到150万平方米,则基本可以认为楼市走出冬天,真正步入春天。
他说:“开发商过于注重短期利益,有可能损失中长期利益:涨价可以提高利润率,却会阻碍成交,最终影响营业收入。如果众多地产商都是见好就涨价,则楼市"阳春行情"可能提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