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下石油工业需求投资分析
http://www.cction.com 2009-04-07 15:30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金融海啸,不仅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国,还影响到了实体经济,波及到了美国的各行各业以及各州的地方政府,从汽车销售商到房地产纪商,无一辛免。由于担心全球经济衰退直接导致能源需求萎缩,国际油价自从去年7月份以来已“引人注目地”大幅下跌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金融海啸,不仅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国,还影响到了实体经济,波及到了美国的各行各业以及各州的地方政府,从汽车销售商到房地产纪商,无一辛免。由于担心全球经济衰退直接导致能源需求萎缩,国际油价自从去年7月份以来已“引人注目地”大幅下跌。面对狂泻不止的油价,欧佩克连续四次召开会议,削减本组织的石油产量,累计减产420万桶。其中,去年12月17日的奥兰会议宣布削减原油日产量220万桶,这可是欧佩克史上减产力度最大的一次。
那么,此轮金融危机,究竟会对石油产业带来哪些冲击呢?
需求降温
就在欧佩克宣布减产的同一天,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全线大跌,但是投资者并没有按通常情况下转投原油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前景悲观的情绪短期内很难改变,经济衰退阴影笼罩下能源需求持续萎缩是导致油价不断下挫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从去年的7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相继确认陷入衰退,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集体放缓。在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失业率创26年来的新高,贸易赤字大幅增加,工业生产持续萎缩,消费者物价指数创1947年来最大跌幅。美国的汽车工业也在垂死挣扎,等待救援。美联储的利率已经降到了接近于零,现在只好利用现代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美元霸权地位,靠印刷钞票混日子了。
经济衰退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的普通消费者,甚至有可能开始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即使汽油价格已经降到了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钱紧”的美国人还是不愿开车。据美联社报道,10月份美国人驾车出行里程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0亿英里,而地铁、公交、火车、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乘客人数却不断增加。美国能源部去年12月17日发布的报告也许能印证这一变化——上周美国原油和汽油商业库存分别增加了50万和140万桶,而在过去的四周内美国国内日均石油需求量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9%。
越来越多的巨型油轮现在变成了漂浮的储油库,无论欧佩克怎样减产,石油需求下降的速度总是在轻易地超过其供应减少的速度。有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世界各大洋上游弋着约21艘油轮,所载原油总量达4000万桶,而10月底这一数字才不过4艘至5艘。
世界贸易组织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放缓。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在2008年4%的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降到0.5%-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判定世界经济是否在衰退,现在主要看世界经济增长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低于3.5,就表示世界经济接近衰退,而这个百分比的最底线是2.5。”而从已有的资料分析,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使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放缓的速度有困难超过2%。很明显,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的0.5%-1%,要比2007年5%的增长率要低很多。
在20国伦敦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甚至有经济学家发出警告,世界经济已经出现的衰退可能回持续5年,全球产值有可能下降10%。当然,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出现持续5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有40%。能否尽早走出经济衰退,取决于银行信贷业务的恢复进度。
美国和全球经济受此轮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未结束,在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普通消费者和企业都将预期减少能源消费。
因为银行借贷更加艰难,这也使得很多美国人相信:时日已经不同以往,必须改变过去大手大脚花钱的消费习惯。往年热闹红火的圣诞节,今年却过得冷冷清清,也似乎印章证了这一点。
过去,美国汽车公司90%的顾客都能贷到买车款,而现在,能获得贷款的人恐怕寥寥无几。银行拒绝那些想贷款买车的顾客,即使是信用良好的顾客。
在汽油价格飙升与信贷更难获取的夹击下,美国对石油的需求还会降低。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的石油需求是否也会如此呢?
首先从OECD国家来看,由于经济衰退,过去两年石油需求出现负增长,今年北美地区的石油需求也在下降,欧洲、日本出现石油需求负增长。资源出口国家经济状况不错,中东地区国家今年预测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去年,非洲国家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经济增长率预测会维持在5%以上。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不错。印度虽然受到此次危机的波及出现震荡,但是经济还是在发展,对石油还是有需求。中国经济今年预计会保持在7%左右,对石油的需求还会很大,但增幅会有所减少。由于实体经济与虚体经济不可脱节,目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显露,从而使得未来的实体经济会出现相对温和的发展。
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在减缓,但大幅下降的不太可能。今年世界经济出现疲软已成定局,因此,对石油的需求会比去年要少。
投资变速
国际能源署官员近日表示,随着货币市场的紧缩,一些石油公司将发现找到项目的投资资金越来越难,将导致工程延迟或是取消。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领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还很难估计这个影响会有多大。
此次金融危机是否会影响石油行业今后的投资资金?有关专家认为,整个石油石化行业的资金并不都来自于风险投资以及银行信贷,还有政府以及企业资金,因此不会引发资金短缺。
当前出现危机的是银行和金融机构,是信贷紧缺造成的,国家财政并没有出现危机。虽然石油产业的投资今后几年不会像前几年那样旺盛,但投资还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当前金融业无法拉动经济增长,但实体经济尤其是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新能源的开发前景广阔,投资石油行业还是有市场、有前景、有利润的。
就全球来说,并不缺乏资本,关键在于资本不知道投资于哪些领域或产业。虽然很多游资主要目的是为了套利,但是主权基金、对冲基金有很大的资金实力,他们未来在投资上都会调头,会延伸投资产品。石油行业是一个稳定的投资行业,上游开发的行业前景更好。因此,未来这些基金的资金可能会转向这个领域,而石油行业也将不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虽然资金没有问题,但是金融危机与能源危机,这是一个循环经济,任何一个处理不好,都会造成负面影响。石油产业的投资是有周期性的,这个周期一般是5—8年。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石油企业是否会存在投资顾虑呢?
有关专家表示,这次危机反映了金融因素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这不是单纯的需求增减。石油市场的基本面反映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将更难,因为很难反映实际需求,造成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而对石油公司投资决策形成顾虑。
有关专家分析,为了满足需求,石油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需要投入大量投资,扩大产能,保证供应。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消费国不确定性地减少消费,造成需求市场不稳定,这将进一步促使产油国、石油生产企业慎重考虑,可能影响未来产能扩大。未来石油市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金融危机是重要因素。
因此,今后石油企业的投资力度要区分国别、区分地区和区分市场。如果生产的石油产品主要供应需求稳定的市场,生产国政府还会加大产业投资力度,比如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拉美国家;而石油产品出口目标市场是处于金融危机“重灾区”的,这些石油产品的生产国在投资和生产上会减缓速度,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应对之策
中国的石油企业应该做好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华尔街传统投行商业模式破产和美元地位下降而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准备。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工业化占GDP的比重很高,城市化占GDP的比重为40%,与全球60%的比重还差得很远。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还要走很长的路,对能源的依存度还很高,一旦发生能源危机,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我们要重视能源产业的投资,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还要继续。只要我们能开发出来更多更清洁的替代能源,解决我们的能源安全问题,我们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就能增强。因此,石油产业在我国,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很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我们一方面要应对外部金融风暴和内部不利因素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要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为了站稳脚跟,中国的石油企业必须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
我们不应过多地受到国际形势波动的影响,应在自我开发基础上扩大对外开发。要根据本国的资源需求,确定明确的方针后扩大投资。我们要提高开发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开发速度还要加快,而不应受到国际形势波动的影响。当国际油价降到某个临界点比如40美元/桶时,可以考虑适当减少一些产量,但开发速度不可减慢,考虑到石油产业具有的周期性,千万不能错过石油产业发展的黄金周期。同时,国家还要充分利用当前国际油价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适当多进口一些石油,一部分作为国家战略储备,一部分作为企业商业储备。千万不可再现1998年的短视与愚蠢。
我国石油自给率不高,国内石油无法支撑我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发展。我们不能过度依赖本国石油。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的油企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长远策略来看,石油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尽管国际关系很复杂,影响因素很多,我国的石油企业也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到国外去找油,弄到份额油,争取获得油田开发权。我们有先进的二次甚至三次采油技术,很适合购买国外石油公司淘汰的油田后再进行二次开发。总而言之,要千方百计扩大我国海外份额油的来源。
那么,此轮金融危机,究竟会对石油产业带来哪些冲击呢?
需求降温
就在欧佩克宣布减产的同一天,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全线大跌,但是投资者并没有按通常情况下转投原油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前景悲观的情绪短期内很难改变,经济衰退阴影笼罩下能源需求持续萎缩是导致油价不断下挫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从去年的7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相继确认陷入衰退,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集体放缓。在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失业率创26年来的新高,贸易赤字大幅增加,工业生产持续萎缩,消费者物价指数创1947年来最大跌幅。美国的汽车工业也在垂死挣扎,等待救援。美联储的利率已经降到了接近于零,现在只好利用现代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美元霸权地位,靠印刷钞票混日子了。
经济衰退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的普通消费者,甚至有可能开始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即使汽油价格已经降到了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钱紧”的美国人还是不愿开车。据美联社报道,10月份美国人驾车出行里程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0亿英里,而地铁、公交、火车、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乘客人数却不断增加。美国能源部去年12月17日发布的报告也许能印证这一变化——上周美国原油和汽油商业库存分别增加了50万和140万桶,而在过去的四周内美国国内日均石油需求量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9%。
越来越多的巨型油轮现在变成了漂浮的储油库,无论欧佩克怎样减产,石油需求下降的速度总是在轻易地超过其供应减少的速度。有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世界各大洋上游弋着约21艘油轮,所载原油总量达4000万桶,而10月底这一数字才不过4艘至5艘。
世界贸易组织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放缓。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在2008年4%的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降到0.5%-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判定世界经济是否在衰退,现在主要看世界经济增长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低于3.5,就表示世界经济接近衰退,而这个百分比的最底线是2.5。”而从已有的资料分析,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使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放缓的速度有困难超过2%。很明显,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的0.5%-1%,要比2007年5%的增长率要低很多。
在20国伦敦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甚至有经济学家发出警告,世界经济已经出现的衰退可能回持续5年,全球产值有可能下降10%。当然,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出现持续5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有40%。能否尽早走出经济衰退,取决于银行信贷业务的恢复进度。
美国和全球经济受此轮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未结束,在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普通消费者和企业都将预期减少能源消费。
因为银行借贷更加艰难,这也使得很多美国人相信:时日已经不同以往,必须改变过去大手大脚花钱的消费习惯。往年热闹红火的圣诞节,今年却过得冷冷清清,也似乎印章证了这一点。
过去,美国汽车公司90%的顾客都能贷到买车款,而现在,能获得贷款的人恐怕寥寥无几。银行拒绝那些想贷款买车的顾客,即使是信用良好的顾客。
在汽油价格飙升与信贷更难获取的夹击下,美国对石油的需求还会降低。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的石油需求是否也会如此呢?
首先从OECD国家来看,由于经济衰退,过去两年石油需求出现负增长,今年北美地区的石油需求也在下降,欧洲、日本出现石油需求负增长。资源出口国家经济状况不错,中东地区国家今年预测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去年,非洲国家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经济增长率预测会维持在5%以上。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不错。印度虽然受到此次危机的波及出现震荡,但是经济还是在发展,对石油还是有需求。中国经济今年预计会保持在7%左右,对石油的需求还会很大,但增幅会有所减少。由于实体经济与虚体经济不可脱节,目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显露,从而使得未来的实体经济会出现相对温和的发展。
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在减缓,但大幅下降的不太可能。今年世界经济出现疲软已成定局,因此,对石油的需求会比去年要少。
投资变速
国际能源署官员近日表示,随着货币市场的紧缩,一些石油公司将发现找到项目的投资资金越来越难,将导致工程延迟或是取消。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领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还很难估计这个影响会有多大。
此次金融危机是否会影响石油行业今后的投资资金?有关专家认为,整个石油石化行业的资金并不都来自于风险投资以及银行信贷,还有政府以及企业资金,因此不会引发资金短缺。
当前出现危机的是银行和金融机构,是信贷紧缺造成的,国家财政并没有出现危机。虽然石油产业的投资今后几年不会像前几年那样旺盛,但投资还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当前金融业无法拉动经济增长,但实体经济尤其是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新能源的开发前景广阔,投资石油行业还是有市场、有前景、有利润的。
就全球来说,并不缺乏资本,关键在于资本不知道投资于哪些领域或产业。虽然很多游资主要目的是为了套利,但是主权基金、对冲基金有很大的资金实力,他们未来在投资上都会调头,会延伸投资产品。石油行业是一个稳定的投资行业,上游开发的行业前景更好。因此,未来这些基金的资金可能会转向这个领域,而石油行业也将不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虽然资金没有问题,但是金融危机与能源危机,这是一个循环经济,任何一个处理不好,都会造成负面影响。石油产业的投资是有周期性的,这个周期一般是5—8年。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石油企业是否会存在投资顾虑呢?
有关专家表示,这次危机反映了金融因素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这不是单纯的需求增减。石油市场的基本面反映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将更难,因为很难反映实际需求,造成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而对石油公司投资决策形成顾虑。
有关专家分析,为了满足需求,石油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需要投入大量投资,扩大产能,保证供应。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消费国不确定性地减少消费,造成需求市场不稳定,这将进一步促使产油国、石油生产企业慎重考虑,可能影响未来产能扩大。未来石油市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金融危机是重要因素。
因此,今后石油企业的投资力度要区分国别、区分地区和区分市场。如果生产的石油产品主要供应需求稳定的市场,生产国政府还会加大产业投资力度,比如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拉美国家;而石油产品出口目标市场是处于金融危机“重灾区”的,这些石油产品的生产国在投资和生产上会减缓速度,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应对之策
中国的石油企业应该做好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华尔街传统投行商业模式破产和美元地位下降而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准备。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工业化占GDP的比重很高,城市化占GDP的比重为40%,与全球60%的比重还差得很远。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还要走很长的路,对能源的依存度还很高,一旦发生能源危机,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我们要重视能源产业的投资,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还要继续。只要我们能开发出来更多更清洁的替代能源,解决我们的能源安全问题,我们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就能增强。因此,石油产业在我国,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很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我们一方面要应对外部金融风暴和内部不利因素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要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为了站稳脚跟,中国的石油企业必须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
我们不应过多地受到国际形势波动的影响,应在自我开发基础上扩大对外开发。要根据本国的资源需求,确定明确的方针后扩大投资。我们要提高开发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开发速度还要加快,而不应受到国际形势波动的影响。当国际油价降到某个临界点比如40美元/桶时,可以考虑适当减少一些产量,但开发速度不可减慢,考虑到石油产业具有的周期性,千万不能错过石油产业发展的黄金周期。同时,国家还要充分利用当前国际油价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适当多进口一些石油,一部分作为国家战略储备,一部分作为企业商业储备。千万不可再现1998年的短视与愚蠢。
我国石油自给率不高,国内石油无法支撑我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发展。我们不能过度依赖本国石油。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的油企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长远策略来看,石油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尽管国际关系很复杂,影响因素很多,我国的石油企业也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到国外去找油,弄到份额油,争取获得油田开发权。我们有先进的二次甚至三次采油技术,很适合购买国外石油公司淘汰的油田后再进行二次开发。总而言之,要千方百计扩大我国海外份额油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