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2009年薄膜电池产业发展预测

http://www.cction.com  2009-06-19 15:30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2009年薄膜电池产业发展预测

        目前光伏电池从功能材料的厚度可分为体光伏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种。而体材料电池又可分为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此外还有少量的片状硅光伏电池。薄膜光伏电池则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铜铟硒(CIS)太阳电池,锑化镉太阳电池、砷化镓太阳电池等。而在前沿研究阶段的还包括纳米硅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等,这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薄膜电池产业发展
       在环保呼声渐高,传统能源告急的形势下,太阳能光伏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晶硅电池总产量从2001年的338.1MWp发展到2004年的1136MWp,到2007年时已经达到3650MWp;薄膜电池2004年产量为36MWp,2004年增加到65MWp,而到2007年增加到350MWp,占到总产量的近10%。根据已有数据,2008年晶体硅电池将达到6100WMp左右,薄膜电池增加到1100WMp。从一系列数据中可以看到,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而薄膜电池产业随之发展,在近几年显示出发展潜力。
       众所周知,晶体硅生产过程耗能较大,制造成本高,促使发电成本居高不下。较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电池生产工艺简单,也不受硅料限制,制造成本较低,发电成本也随之下降。薄膜太阳能电池厂家近几年开始迅速增多,原只有哈尔滨克罗拉、深圳宇康1MW单结a-Si电池生产线,后增加福建钧石能源、天津津能、蚌埠普乐等已建和在建的二十多家薄膜电池生产企业,规模从几兆瓦增至数十兆瓦,产品尺寸达平方米至数平方米,并增有a-Si/a-Si叠层电池,稳定效率达5%-6%,而且进入功率型应用阶段,有多家企业计划规模达数百兆瓦。原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厂家也开始增加薄膜的产品线,如业内的代表企业尚德等已经开始涉足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从这点看,太阳能薄膜电池产业生机黯然。以下,从几方面列举近两年国内薄膜电池产业的发展概况。
       2008年2月,山东孚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德国Johanna Solar Technology GmbH(简称JST)公司技术建设的CIGSSe(铜铟镓硫硒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研发及生产项目在高密市孚日城北新区正式开工奠基,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太阳电池生产研发高端技术领域。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建设规模为240MW。其中首期项目投资18.6亿元,建设规模为60MW,预计2009年第三季度投产。 
       2008年11月,南开大学与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成立的硅基薄膜太阳电池联合实验室在天津市凌奥创意园区揭牌。校企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致力于薄膜太阳电池的产业化研发。 “十五”期间,课题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系列薄膜电池制造所必需的关键设备和测试系统,建立了国内唯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研制线。
       2009年1月,广东省政府与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鉴订太阳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将投资30亿元在佛山三水园区打造广东太阳能产业基地。根据协议,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将投资资金建设广东中南光电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广东中南光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广东中南太阳能有限公司三个项目,建立集光电技术(装备)研发、光电技术装备生产制造和薄膜太阳能模组生产的太阳能产业基地。
       2009年2月,来自证券公司的资料显示,1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上有薄膜电池概念的一些股票如金晶科技、孚日股份都有不错表现,不少股票甚至连续涨停。对于这种预期,也有投资人士认为,薄膜电池的技术门槛很高,如果在转换率方面不能有效突破,很多产能将会造成浪费,未来产品的竞争力将不容乐观。
埃孚公司薄膜电池目前转换效率已达到16%,2008年已有3.8Mw产量,2009年预计形成25Mw产能。埃孚公司采用的CIGSSe法薄膜电池技术风险已趋消失,技术提供方Johanna已于2008年11月开始投产,目前产品已经对外销售。未来3年薄膜电池包销给德国合资方将有效降低公司薄膜电池的初期市场风险,为培育自主品牌奠定基础。该公司薄膜电池项目资金目前已经规划到位,2009年和2010年将如期形成30Mw和60Mw产能。
       薄膜电池技术研究及产业现状
       同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薄膜电池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正在逐步缩小。我国在各种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中,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发展潜力。“十五”期间,“973计划”和“863计划”中分别把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以及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和铜铟硒太阳电池作为重大项目进行了立项和研究,并在“十一五”期间继续进行了立项。在863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四川大学和南开大学正在分别进行300千瓦碲化镉太阳电池和铜铟硒太阳电池的中试生产线研发;在973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和南开大学正在分别进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和新型高效硅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化技术研究工作。
       在国际上,薄膜电池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国内除非晶硅电池实现规模化生产外,其他薄膜电池,在我国尚在进行试生产的工作。
       产业化方面,从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中国引进单结非晶硅电池后,中国的非晶硅电池产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进入本世纪后显示出快速发展态势,近年来多晶硅材料紧缺更加促进了薄膜电池产业发展。2004 年以前中国薄膜电池产业以单结非晶硅电池为主,从2004 年天津津能引进了2.5MWp 双结非晶硅电池后,非晶硅双结电池产业发展较快。截至2007 年底,中国从事薄膜电池生产的企业接近20 家,总生产能力达到80MWp。2006、2007 年中国非晶硅电池的产量分别为12MWp 和28.3MWp,其中10个主要生产商及他们两年的分别产量如表3 所示。图1 给出了2000-2007 年中国非晶硅电池历年来的产量变化情况。从图中看出,自2004 年起我国非晶硅电池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世界光伏市场的拉动,二是薄膜电池产业技术不断走向成熟,三是太阳级多晶硅材料短缺成为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加速了薄膜电池产业的发展。
       目前非晶硅电池因其成本较低、外观漂亮以及弱光性能较好而受到重视。但非晶硅电池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效率较低且有衰减,使用寿命较晶硅电池低,市场认知度较低等。此外,薄膜电池产业化技术还在不断完善过程,技术更新快,设备不定型,设备初投资高,因此投资风险较晶硅电池高。欲涉入薄膜电池产业的新企业对此应进行深入了解和审慎分析。
       薄膜电池前景预测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光伏专委会赵玉文研究员提供的数据,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从2004年实现快速发展,往后每年呈现递增态势,薄膜电池在200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2006年产量达到0.191GWp,占到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7.46%。而到2007年,总产量达到0.35 GWp,占总产量的8.75%。
       
薄膜电池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18.03%,随后开始下降,2011年将下降到12.68%。薄膜电池百分比的下降只是表明,随着多晶硅材料的缓和,多晶硅短缺的外部原因对薄膜电池的影响减小了,薄膜电池的增长开始回落到因内部自身技术而发展的速度上。如果除去外部因素,薄膜电池是以渐次增长趋势发展的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