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正在步入黄金时代
本文导读:甘氨酸正在步入黄金时代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草甘膦价格迅速飙升,截至12月份价格已经上涨到58000元/吨左右,比2006年的均价上涨了100%。随着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生物能源的高速发展,及世界上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美国孟山都公司放弃对草甘膦的扩产投入,大大拓宽了草甘膦市场,同时也引爆了中间体甘氨酸市场。
甘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在农药、化工、医疗、制药、饲料等领域。在我国,甘氨酸始产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大部分依托氯碱厂建设,以氯气延伸产品氯乙酸为主要原料,产量有限。随着草甘膦除草剂问世以来,甘氨酸在农药行业应用快速增长。目前国内80%的甘氨酸用于生产草甘膦,不仅使中国一跃成为草甘膦最大出口国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使中国成为世界出口量最大的甘氨酸生产大国。
以甘氨酸为原料合成的草甘膦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效、低残毒、广谱的除草剂。甘氨酸作为最大的农药中间体,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氯乙酸制甘氨酸路线和二乙醇胺路线(IDA法)。在我国氯乙酸氨解工艺生产甘氨酸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用此法生产的草甘膦约占总产量的70%左右。从国外甘氨酸现有生产装置使用的工艺路线及关于甘氨酸制备技术所申请专利的数量和内容来分析,主要采用以氢氰酸、羟基乙腈为原料的Strecker工艺和Hydantion工艺。从供给来看,目前全球甘氨酸产能约23万吨左右,集中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的查特公用公司、法国的斯帕西亚公司、荷兰的阿克苏化学公司、日本的有机合成药品公司及昭和电工公司等。我国的甘氨酸生产企业目前大约有20余家,由于受成本和环保因素的制约,甘氨酸的供给量刚刚超过10万吨/年,并且大多是工业级产品,食品级及医药级甘氨酸主要依靠进口。
由于甘氨酸在农药、饲料、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方面广泛的用途以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拓展与延伸,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市场需求更是增长较快。仅从农药需求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草甘膦总产量约32万吨左右,也就意味着近23万吨草甘膦采用甘氨酸生产路线。12月13日,记者电话采访一位浙江草甘膦生产企业的部门负责人,他表示每生产1吨草甘膦需用中间体甘氨酸700千克左右。据此推算,2007年我国需甘氨酸(仅农药方面)16万吨以上。而国内甘氨酸的供给量每年在10万吨左右,缺口很大。虽然,氯乙酸制甘氨酸路线经过国内企业的多年摸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条件,采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和DCS自控,产品收率、原材料消耗等方面不断提升,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副产物氯甲烷等的综合利用也有明显进步,产量有所释放,但相对于草甘膦货缺价升的状态,仍旧无法满足需求。
随着草甘膦价格的持续高涨,甘氨酸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上市公司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三峡”)于是决定加快对甘氨酸项目的投资步伐。该公司董事会近日通过了为控股子公司重庆三峡英力化工有限公司提供3000万元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的议案。渝三峡拥有80%股权的三峡英力化工有限公司,目前主要投资建设天然气-3万吨氢氰酸-12.6万吨羟基乙氰-5万吨甘氨酸项目。今年4月份,公司位于重庆长寿工业园区的5万吨/年甘氨酸项目终于开工建设,10月设备安装结束并开车试生产,估计2008年新建装置能够达到70%的负荷,2009年达产。该公司甘氨酸项目的生产技术,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第一个用天然气生产甘氨酸的技术,与传统的、落后的、国内普遍使用但国外淘汰的氯乙酸法生产工艺相比,具有流程短、成本低和三废少以及产品收率高、纯度高等诸多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是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产品中无氯的残留,不仅可以提高下游农药草甘膦的质量,更可以满足医药和食品、饲料等行业的需求。
2008年是草甘膦产量释放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国草甘膦在建产能在10万吨以上,总量将超过40万吨,预计对甘氨酸的消费量将超过20万吨。到2010年,甘氨酸消费量大约为49万吨。甘氨酸产业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黄金时代。目前,国内市场工业级甘氨酸的价格在1.9万元/吨左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此价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