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因素
本文导读:制约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因素
市场诚信度不高
二手车市场缺乏诚信,是行业公认的首要问题。由于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行业法规、行业标准很不完善,行业结构还不完整,经营主体多为规模小的经纪公司,规模经营、品牌经营的大型企业尚未出现,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故意隐瞒车辆的质量缺陷,在行驶里程表上做文章等欺瞒现象和不规范经营行为还很严重,直接导致了整个二手车流通行业诚信度低,致使消费者对二手车心存疑虑。虽然政府和行业协会一直在努力解决,但限于该问题是二手车市场发展阶段的固有矛盾,很难在短时期内根本解决。
市场准入条件缺失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是中国市场管理中难以克服的问题。发达国家行业发展趋于成熟,不需要对行业设定门槛,完全依靠市场的杠杆作用。中国是一个经济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引入不过十余年,在二手车流通行业发展不太完整的特定条件下,需要政府和行业通过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对其进行宏观掌控。
由于在《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中没有对二手车流通企业的设立条件划出硬框框,使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办过多,甚至出现只有一两个人组成的所谓交易市场。这些市场的出现,严重干扰了当地二手车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他们由于成本低,与规模大、运作规范的二手车市场大打价格战,形成不正当竞争,而且对这些情况管理还有一定难度。
市场管理不到位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二手车流通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二手车流通有关监督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由于权力矛盾和利益,都各自为政,互不买账,缺乏相互协调配合,使市场很难形成统一管理。
对于二手车市场管理,地方商务部门只有管理的责任,没有实施管理的手段,行业监管难以落实。特别是一些企业不备案、拒报数据、不规范经营,行业主管部门束手无策。政府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对汽车市场的管理合力,是导致市场秩序出现混乱的主要根源。事实证明,凡是地方政府部门之间配合好的地方,市场秩序井然,二手车交易活跃。反之,部门之间缺少配合的地区,二手车流通秩序必然是一团糟,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满天飞,企业怨声载道,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税收政策不配套
由于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企业和拍卖企业的增值税税赋各不相同,因此二手车交易税收问题也成为制约二手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二手车流通企业的增值税,目前对于不同形式的企业有三种增值税率:最高的是拍卖企业,须缴纳拍卖标的成交价4%;其次是经销企业,须缴纳销售价的2%;对于经纪公司,虽然他们也是从事买进卖出的经营活动,但不须缴纳增值税;二手车交易市场由于不直接参与经营,不须缴纳增值税。所以,虽然在《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实施以后,二手车拍卖企业、经销企业以及二手车交易市场都可以开据二手车交易发票,但从目前情况看,拍卖和经销企业为了避税,基本上没有自己开发票,仍然到交易市场开发票。另外一种现象就是个别不法商人,为了逃避增值税,将销售发票的价格压得很低,有的甚至将一辆二手车销售价格开成几十元。
由于对不同形式的二手车流通企业征税税率不统一,在经纪公司和经销公司等各相关经营主体之间存在较大的税收差异,导致不公平现象,与国家倡导的平等竞争、良性竞争的原则相违背,制约二手车发展。
鉴定评估应改进
在二手车交易中,无论是收购、销售还是拍卖,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离不开对车辆技术性能的全面综合评估,从而结合市场行情给出贴近市场的交易价格,因此二手车鉴定评估是二手车交易中的核心环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二手车市场还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事故记录等信息不公开,公民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消费者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权威机构按照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逐项对车辆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测与鉴定,获取车辆真实的技术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严谨、科学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二手车鉴定评估主要是根据评估师专业知识以及评估经验,通过对目标车辆的观、听过程得出评估结论。这种方法存在轻鉴定重估值,评估随意性大,手段不科学,主观因素多,评估结果偏离车辆的实际价值等问题,消费者对此存有很大的意见。
经营管理人才少
人才也是二手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也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一名优秀的二手车业务人员不但应具备汽车营销知识,还应掌握车辆的技术性能,熟知二手车市场行情,了解汽车配件、汽车维修的价格信息等,知识面要求较宽。我国二手车行业发展较晚,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直接造成有技术、懂行情、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