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2009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http://www.cction.com  2010-02-23 13:19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2009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200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16118.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1192.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4.96%。

        核心提示:200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16118.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1192.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4.96%。

        2009年,各级卫生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将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如下:

        一、卫生资源

        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一)卫生总费用增加,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继续下降。200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16118.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1192.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4.96%。与上年比较,全国卫生总费用增加1584亿元(未扣除物价影响,下同),增长10.9%;人均卫生费用增加98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增长0.13个百分点。2008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4.7%、34.9%和40.4%。与2007年比较,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分别上升4.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

        (二)卫生人力总量持续增加。卫生人力总量即“卫生人员数”与“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之和。2009年底,全国卫生人力总量预计达731万人,其中:卫生人员数641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90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24万人,增长3.9%;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减少3万人。

        2009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预计达52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6万人、注册护士174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9万人(增长3.8%),执业(助理)医师增加8万人、注册护士增加9万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8年1.58人增加到2009年1.6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25人增加到1.30人。

        (三)医疗机构床位持续增加。2009年底,全国医疗机构床位预计达427.0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396.3万张(占93%)。与上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23.4万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增加21.8万张。全国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由2008年3.05张增加到2009年3.20张,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008年2.83张增加到2009年2.96张。

        (四)卫生机构总数增加。2009年11月底,全国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达28.9万个,其中:医院19822个(内:公立医院14086个)、乡镇卫生院3.9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6万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4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06个。与上年比较,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增加1.1万个,主要是诊所(医务室、卫生所)增加82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895个,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有所增加,乡镇卫生院略有减少(乡镇撤并和乡镇卫生院合并所致)。2008年,全国村卫生室数达61.3万个。

        二、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

        2009年,加大重点疾病防治,全力以赴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积极实施国家规划免疫,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一)加强重点疾病防治。

        一是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截至2009年9月底,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覆盖全国1765个县(区);95%以上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截至2009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2323例;报告死亡49845例。我国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评估结果显示,全国目前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

        二是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为重点内容,确保提高肺结核的发现率和治愈率。该策略在全国覆盖率维持在100%,新涂阳患者发现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70%和85%以上。2009年1-9月,全国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75万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4万例。

        三是综合防治血吸虫病。积极探索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建立了湘鄂赣皖苏、川滇渝、粤沪闽桂浙等三大片区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对农民免费提供抗血吸虫病基本预防药物,对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治给予财政补助。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国 45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区)中, 265个县(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0个县(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09年1-10月,全国共治疗及扩大化疗230万人。

        四是有效落实重点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完善了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防治队伍和能力建设。2009年,全国2882个县级监测单位定量监测了83万户居民食用盐,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6.4%;已有2720个县区达到《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所确定的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0%的目标。在9个省(区、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完成改炉改灶110.5万户,改炉改灶率达72.3%。对大骨节病活跃病区95万人、克山病高危人群75万人实施预防性补硒。

        五是加强对尘肺、急慢性职业中毒和放射性疾病等职业病防治。落实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措施,加强对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监护,对疑似职业病人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截止2009年6月底,我国共报告尘肺病64.3万例。其中2009年上半年新发尘肺病4972例,已死亡361例。

        (二)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继续实施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国家免疫规划,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2008年,全国1岁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苗、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4%、99.1%、99.3%、98.6%、98.9%。

        (三)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全力以赴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349.0万例,报告发病率265.55/10万;死亡15874人,报告死亡率1.201/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3%。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6.1%。

        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国丙类传染病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0种共报告发病225.3万例,死亡396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8.5%。

        2009年,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卫生部牵头的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依据疫情变化不断调整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通过加强疫情监测,完善疫情信息管理,强化疫情研判,积极推进疫苗研发、生产和接种,切实做好医疗救治,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防控工作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大程度地减缓了疫情扩散和对社会经济及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有效减轻了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截至12月23日,全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15877例,已治愈103026例。确诊病例中,重症及危重病例6654例,死亡560例。全国已累计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7542.1万人份,累计完成接种4384万人。

        (四)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2009年,通过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新增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准备怀孕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全国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2008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78.1%、产后访视率87.0%、住院分娩率94.5%(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92.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5.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77.4%。与2007年相比,我国妇幼保健系统管理覆盖面加大。

        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继续下降。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孕产妇死亡率由2008年34.2/10万下降到2009年31.9/10万,5岁以下死亡率由2008年18.5‰下降到2009年17.2‰,婴儿死亡率由2008年14.9‰下降到2009年13.8‰。2008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为29.2/10万,农村36.3/10万;城市婴儿死亡率为6.6‰,农村18.4‰。

        (五)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通过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活动以及农村改厕、安全饮用水工程等,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截止2008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到8.9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3.6%;6.2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65.5%;1.5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59.7%。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国累计命名114个国家卫生城市、29个国家卫生区和377个国家卫生镇(县城)。

        三、卫生监督执法

        (一)加大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等重点监督检查力度。根据2009年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24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共报告检查存在粉尘、铅、镉、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88514家,建设项目8100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3087家。在检查用人单位中,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657.6万人,占劳动者总数的36.9%。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58.5%、59.2%、35.9%。监督检查中发现疑似职业病17394例,诊断职业病4410例。共依法查处用人单位7748家,占检查总数的8.1%,其中给予警告处罚7243家,罚款674家,罚款总额2421万元。

        据30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报告,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放射防护重点监督检查中,共检查放射诊疗机构47820家,存在违法情况9288家(占19.4%);依法查处8170家(占17.8%),共罚款215万元。50678家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中,35441家持有效《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69.9%。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为82.5%,培训率为78.5%,个人剂量监测率为78.6%,职业健康体检率为81.3%。诊疗设备检测率65.4%。

        据29个省(区、市)报告,2009年全国公共场所卫生重点监督检查中,共对6300户人工游泳池(馆)进行池水水质抽检,合格单位数4208户。其中细菌总数监测合格率92%,大肠菌群监测合格率95%,尿素监测合格率91%,浑浊度监测合格率98%,池水余氯监测合格率78%,浸脚池水余氯监测合格率85%。

        据30个省(区、市)报告,2009年全国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中,共检查268312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对1161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行政处分。警告25020户次,罚款10268户次,罚款总额1068万元。

        (二)开展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根据2009年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全国共抽检79个卫生湿巾样品,合格率为81.0%;共抽检790个抗抑菌制剂样品的标签说明书,合格率为43.7%;共抽检80个次氯酸钠消毒剂样品,合格率为73.7%;共抽检61个戊二醛类消毒剂样品,合格率为88.5%;共抽检23个食具消毒柜样品,合格率为91.3%。共抽检涉及生活饮用水化学水处理剂470个,合格率为83.0%。

        (三)组织开展消毒产品专项整治。据30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报告,2009年全国消毒产品违法宣传疗效和添加药物专项整治中共检查抗抑菌制剂生产企业1991家、药店67777家;监督抽查150270个产品,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32922个,合格率为78.1%。共抽检81个膏霜剂型抗抑菌制剂样品,检出抗生素或激素的31个,检出率为38.3%。

        四、医疗服务

        2009年,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卫生服务利用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提高,病人医疗费用涨幅下降。

        (一)着力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截止2009年11月底,中央医改资金安排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资金200亿元,支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986个县级医院(含中医院)、354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1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另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补助资金17.3亿元。

        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加强。2009年11月底,全国1948个县及县级市共建有医院8960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983所。全国3.41万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38952个(其中政府办37769个),床位数达90.5万张、卫生人员108.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9.8万人)。与上年比较,县及县级市医院增加,乡镇卫生院机构数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乡镇撤并和机构合并),床位数及人员数有所增加。2008年底,全国60.4万个行政村共设村卫生室61.3万个,89.4%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12.0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3.8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6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2009年11月底,全国城市6705个街道中,4434个街道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街道总数的66%)。卫生人员数达16.8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8万人),平均每个中心38人。规模小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一般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年11月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达2.2万个,预计卫生人员7.5万人,平均每站3人。与上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895个,卫生人员增加约2.4万人。

        (二)医疗服务工作量继续增加。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诊疗人次预计达36.0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7亿人次,增长2.0%。如果包括村卫生室工作量,全国总诊疗人次预计达52亿人次。2009年入院人数预计达12600万人,比上年增加1117万人,增长9.7%。

        2009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预计达18.5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17.1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2.4%),入院人数预计达8120万人(其中公立医院7520万人,占92.7%)。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0.7亿人次(增长3.9%),入院人数增加728万人(增长9.8%)。医院中,县及县级市医院门诊量由2008年5.9亿人次增加到2009年6.1亿人次,入院人数由3353万人增加到3700万人。

        2009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预计达8.1亿人次,比上年略有下降;入院人数3650万人,比上年增加337万人(增长10.2%)。2009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预计达2.0亿人次,入院人数121.3万人。与上年比较,诊疗人次增加0.2亿人次(增长14.5%),入院人数增加18.0万人(增长17.4%)。

        (三)医疗服务效率提高。2009年前3季度统计(以下同),医院病床使用率达85.0%(其中:公立医院87.7%),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9.4%。与上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提高3.6个百分点。2009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6日,比上年平均缩短0.1日。

        2009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3人次、担负住院2.1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基本持平,住院增加0.1床日。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4人次、担负住院2.1床日,工作负荷略高于医院平均值。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8人次、担负住院1.3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减少0.4人次,住院增加0.2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2.9人次,与上年持平。

        (四)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2009年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由2008年的98.3%提高到98.6%;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9.2%,与上年持平;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由2008年的92.2%提高到94.0%;医院感染率1.2%,与上年持平;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由2008年的91.2%提高到92.9%;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94.8%,比上年略有下降。

        (五)病人医药费用涨幅下降。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2009年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154.0元,比上年增加7.5元(当年价格,下同),上涨5.1%,涨幅下降2.5个百分点;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5775.5元,比上年增加311.7元,上涨5.7%,涨幅下降4.2个百分点。病人医药费用涨幅低于城镇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速度(2009年前3季度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9.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5%)。

        从五级综合医院看,2009年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14.0元、14.1元、9.1元、9.0元和3.4元,分别上涨5.0%、6.4%、6.0%、7.6%、3.4%,涨幅除部、县级市属医院提高5.0、2.9个百分点,省、地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下降3.5、3.7、2.7个百分点。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综合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1182元、860元、618元、314元、185元,分别上涨8.5%、7.8%、9.4%、7.6%和6.8%,涨幅除部属医院提高1.9个百分点,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下降0.9、1.9、1.4、2.0个百分点。

        药费占医药费用比重略有升高。2009年门诊病人药费比重占50.7%,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住院病人药费比重44.0%,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药费比例上升主要与甲型H1N1大规模流行的防治有关。

        五、医疗保障体系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一)参加新农合人口达8.33亿人。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2716个,参加新农合人口8.33亿人(比上年增加1800万人),参合率达94%。2009年,新参合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0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80元,农民个人缴费20元。截止2009年9月底,全国新农合本年度筹资已达到82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97.6亿元,占24.1%;地方财政补助资金429.4亿元,占52.3%;农民个人缴费190.9亿元,占23.3%。前3季度全国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645.8亿元,累计受益4.9亿人次。参合农民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提高,尤其是住院率的提高。

        (二)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国所有城市推开,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正在加快解决。截止2009年9月底,全国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人数达到3.63亿人,比2008年底新增4478万人。

        (三)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据民政部2009年前3季度统计,全国城市医疗救助支出34.7亿元,救助946万人次;农村医疗救助支出56.9亿元,医疗救助6559万人次。2008年农村医疗救助中,资助参加新农合资金占19%,大病救助资金占72%;人均资助参合水平21元,人均资助大病水平360元。

        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政府投入力度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得到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利用持续增加,病人医药费用涨幅下降。这是各级卫生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所取得的成效。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