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橡胶机械市场分析
本文导读:近几年国内橡胶机械市场分析,橡胶机械生产企业数量占世界橡胶机械生产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橡胶机械产值约占世界橡胶机械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近几年,国内橡胶机械行业在经过2003、2004 年“井喷式”的快速发展后,我国已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橡胶机械生产和消费大国。橡胶机械生产企业数量占世界橡胶机械生产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橡胶机械产值约占世界橡胶机械总产值的四分之一。我国橡胶机械的飞速发展除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等积极因素影响外,主要得益于中国子午线轮胎强劲发展的拉动,得益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世界轮胎工业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随着中国橡胶机械厂家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橡胶知名企业开始采用中国橡胶机械企业生产的设备。仅以轮胎工业为例,目前全球轮胎前12 强中的11 强企业已经在使用中国生产的橡胶机械。
(1)国内橡胶机械生产厂家情况
目前,我国橡胶机械行业生产企业超过350 家,约占世界橡胶机械生产企业的1/3,已成为世界最大橡胶机械产销国及全球橡胶机械产销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橡胶机械专业委员会的统计,行业内27 家主要企业2008年的生产产值达到64.0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2.72亿元,资产总额85.56亿元,从业人员13,632 人,产品销售率为91.52%。各橡胶机械生产企业近年来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部分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2008 年新产品产值达到16.95 亿元。技术与产品能力的提升不但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同时也提高了中国橡胶机械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2)国内橡胶机械企业连续数年保持快速稳定发展
中国橡胶机械行业经过2000 年至2002 年的三年低速调整之后,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行业的整体销售收入2003 年以来持续增长,2003年为43.5 亿元、2004 年为60.9 亿元、2005 年为65 亿元、2006 年为72 亿元、2007 年为80 亿元。2008 年,虽然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橡胶机械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但行业收入仍然达到85 亿元,较2007 年增长6.25%。
近年来,中国橡胶机械企业注重产品开发及科技人员的培养,逐步形成了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2006 年和2007 年,行业内29 家主要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5.17 亿元和18.84 亿元,其中赛象科技、桂林橡机、益阳橡机的新品销售收入达到自身销售收入的50%。同时,橡胶机械行业在总体从业人数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同期均呈现增长的态势;而且,橡胶机械行业的专利数持续增加,近年来赛象科技及桂林橡机每年的专利申请数均在10 件以上,被列入国家级专利试点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于2006 年初通过“载重全钢子午胎及工程胎设备”共36 个项目的验收,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全套子午胎设备的生产能力。
随着我国整体橡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我国橡机由少量出口发展到目前批量出口,2005 年、2006 年和2007 年出口交货值分别为7,300 万、9,000 万和12,000 万美元,2008 年出口创汇达到16,000 美元,其中赛象科技、益阳橡机、桂林橡机及大连橡塑出口交货值超过亿元人民币。出口已扩展到世界各地,出口的增长有力地推动我国橡机行业的持续发展。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橡胶机械行业内部统计、《橡塑机械时代》2008 年第十期及《中国橡胶》2009 年第七期。
(3)国内橡胶机械市场需求预测
中国是近几年来世界轮胎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全钢载重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工程轮胎的发展速度均列世界前茅。这些项目的启动和发展为我国橡胶机械企业提供了大量订单,使我国橡胶机械企业近几年基本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也相应积累了人员、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生产技术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我国几家大型橡胶机械企业都已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据专家预测,
今后几年内我国的轮胎工业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保守估计我国橡胶机械的国内年需求量在50 亿元至100 亿元之间。同时,除德国大陆公司正在我国寻求合资或独资建立轮胎厂外,世界十大著名轮胎公司在我国都已拥有轮胎厂,世界轮胎的制造中心在快速向中国转移,为我国橡胶机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订单需求。
2008 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直接导致了轮胎市场需求的降低,我国橡胶机械行业整体增长速度也随之放缓。但是,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市场刚性需求释放等因素作用下,2009 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产销形势良好,带动轮胎市场需求回升。经过本次短期调整后,预计橡胶机械行业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状态。
(4)进入橡胶机械行业的主要障碍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是技术壁垒。橡胶机械科技含量比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光机电一体化以及激光、液压、气动阀岛、伺服、变频、超声波、三维动态应用软件等一系列新技术,并加以集成和应用,进行橡胶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以及控制系统与软件的研发。上述技术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进入该领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实验手段以及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另外橡胶制品(子午线轮胎)的发展也推动着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虽然有350 余家橡胶机械生产企业,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生产低档、普通的橡胶机械产品,大型、成套和高技术含量的橡胶机械产品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生产。
(5)主要橡胶机械企业的基本情况
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橡胶机械生产企业有H-F 公司(德国)、神户制钢(日本)、飞迈(荷兰)、三菱重工(日本)、Conti 机械(德国)和德斯玛(德国)等公司;国内橡胶机械生产企业除本公司外,还包括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橡胶机械厂、大连橡胶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和福建华橡自控股份公司等公司。国内主要橡胶机械生产企业基本情况参见本节“三、发行人的行业竞争地位”之“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6)橡胶机械行业利润水平变动情况
近年来,轮胎行业投资再掀一轮热潮,尤其是工程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对橡胶机械的市场需求急剧放大,橡胶机械又出现少见的供方市场。绝大部分橡胶机械厂家的生产任务都饱满,保“供”已成为橡胶机械厂家的首要任务。大多橡机厂家都加班加点,满负荷工作,一些企业只能靠加大外协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橡胶机械专业委员会的统计,行业内主要企业近来年来的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分析效益提升的原因,一是橡胶机械主要原材料钢材等价格在2006 年、2007 年基本保持平稳;二是工程胎火热,为橡胶机械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行业价格竞争逐渐由无序变为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