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业发展趋势变化分析
本文导读:我国电力业发展趋势变化分析,我国近年来加快了跨区跨省联网工程建设,先后建成投运了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以及宝鸡—德阳的直流工程和灵宝直流背靠背扩建工程。
内容提示:我国近年来加快了跨区跨省联网工程建设,先后建成投运了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以及宝鸡—德阳的直流工程和灵宝直流背靠背扩建工程。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智能电网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和关注重点。
1、一特四大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当前,要切实转变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方式,实现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还有很多发展思路、战略需要转变:能源配置要从过度依赖输 煤向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电力布局要由注重就地平衡向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电网功能要由单一性输电载体向综合性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厂网 发展要从重发轻供向电源电网协调发展转变。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开发西移和北移的速度加快,我国大型煤炭基地与能源消费地之间的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能源输送的规模越来越大。以输煤为主的传统输送方 式已不适应能源发展的要求,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部分地区受煤电运紧张导致停电的情况屡有发生。新形势下,加快由输煤向输电的转变, 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促进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集约化发展,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转变电力 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我国近年来加快了跨区跨省联网工程建设,先后建成投运了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以及宝鸡—德阳的直流工程和灵宝直流背靠 背扩建工程,使华东电网从华北电网、西北电网的受电能力增加400万千瓦,缓解了去冬今春华中地区电力供需矛盾。
为进一步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我国云南—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建成投运,皖南—上海、蒙西—南京、蒙 西—长沙等特高压后续工程将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在2012年前后建成特高压“两纵两横”骨干网架,大幅提升特高压电网的输电能力,提高输电在能源资源配置 中的比重,有效缓解我国长期存在的煤电运紧张的矛盾。
在坚持输煤输电并举,加快输电的同时,必须根据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平衡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化电力发展布局。要重点在我国 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宁夏、新疆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加快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加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怒江、澜沧江等重点流域水电开发,积极推 进沿海地区大核电基地建设;加快西北、东北、华北地区的陆地风能资源和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以及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开发。
此外,我国电力工业长期以来存在着电网建设投资不足、电源电网建设不同步、骨干网架与配电网两头薄弱的问题,导致有电送不出、落不下的“电网性缺电”时有 发生。2009年,我国电网投资首次超过电源投资,但是长期的欠账使得电网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扭转。今后,我国电力工业应继续坚持电网电源协调 发展,保持适度的电网建设投资强度,逐步提高电网投资在电力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加快推动特高压和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切实提升电网输送能力、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改变电网发展中存在的骨干网架和配网两头薄弱的状况。
2、 优化煤电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源结构并不合理,加快电源结构调整已成为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要加快由过度依赖煤电向优化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转变,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开发水电、积极推进核电、加快风电发展。发电企业要积极响应国 家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加强厂网协调,通过实施上大压小、差别电价、节能调度、发电权交易等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我国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决定了电源结构具有以火电为主的特点,2009年我国火力发电耗煤14亿吨,加上电厂供热耗煤,全国电力工业生产耗煤约占全国 煤炭总产量一半左右,今后煤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我国电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可见,优化发展煤电是我国当前实现电力工业科学发展、构建两型社会的关 键。
近年来我国煤电运紧张问题反复出现,显示了我国以输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方式和传统电力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要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必须加快 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大型煤炭基地的集约化开发,有效控制东部地区煤电装机规模,优化新建火电的布局。
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能源资源。大力发展水电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证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 重要举措,实施水电的大规模开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我国水电装机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比例并没有上升,仅为22.5%,水电开发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下一步,我国电力工业应该在做好规划、处理好移民和环保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重点流域的水电开发。
核电与火电、水电构成了当今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当前,我国已引进了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工作也正在开展, 核电设计及装备制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推进我国核电健康快速发展,在强化政府核能战略规划和严抓核安全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有发展核电积极性以及核 电运行经验的大型发电集团取得核电控股资质不失为一剂良方。
新能源发电是调整我国电源结构的另一个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国风电规模已连续三年翻番,太阳能发电也开始提速。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快速增长,也使电网发 展滞后、网架结构薄弱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今后,新能源的发展规划要与传统能源发电与电网建设相协调,采取规划引导和电价扶持等综合配套措施推动风电、太阳 能发电产业化进程,尽快培育和扩大国内光伏产品市场,抓紧研究解决大型风电场并网和运行管理,避免出现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3、坚强网架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智能电网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和关注重点。通过认真分 析我国基本国情和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 电网”的战略思路。
专家指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首先要尽快形成坚强的网架结构,这也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的基础。要实现“固网强身”,当前我国应继续重点建设特高压、跨区跨省送 电、城乡配电网等电网工程,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我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已经迈上了世界顶峰,预计在2012年前后,我国将建成特高压“两纵两横” 骨干网架,届时特高压电网输电能力将超过5000万千瓦,每年可输送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煤炭1.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