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外贸经济运行情况

http://www.cction.com  2010-09-03 16:57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外贸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在震荡和波动中前行,整体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同比增幅达28.8%,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产业信息网讯:

  内容提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在震荡和波动中前行,整体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同比增幅达28.8%,成绩来之不易。

  外贸保持良好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1~6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累计达2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占全国外贸总额的2.1%。其中,出口188.9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进口额94.2亿美元,同比增长24.3%;由于出口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导致贸易顺差同比大幅增长38.8%,达94.7亿美元。

  在出口方面,呈现“全线飘红”态势。西药类产品仍为我国出口增长的主力,出口金额达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3.9%,占我国医药总出口额的62.4%;医疗器械和中药类产品紧随其后,出口额分别为61.9亿美元和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和26.0%,分别占总出口额的32.8%和4.83%。在单项大类产品中,西药原料药仍牢牢占据出口第一的位置,总额达100.5亿美元,同比增长31.4%,占医药出口总额的53.2%;医用敷料和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额位居第二、三的位置,分别为21.4亿美元和2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1%和26.1%,其快速发展势头得以保持;生化药、保健品、部分西成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幅迅猛,同比增幅均超过30%,国家宏观调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初步显现。

          2010-2015年中国西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在进口方面,三大类产品的比重与出口格局大致相同,西药类产品仍为主要进口产品,进口额达58.6亿美元,同比实现22.5%的增长,占总进口额的62.3%;医疗器械和中药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达32.4亿美元和3.1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和16.3%,占进口总额的34.5%和3.3%。在单项大类产品中,西药原料、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和西成药产品进口额较大,均超过20亿美元,合计占进口总额80%以上,其余各子类产品金额占比较小,各自保持在1%左右。就单项大类产品而言,保健康复用品增幅居首,达56.5%;生化药次之,增幅为41.6%;西药原料超过西成药,以27.1%的增幅位列第三。

  外贸呈现五大特点
  (一)各项外贸指标同比增长明显,但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上半年,医药外贸行业持续走强,各类商品进出口同比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态势,85%以上商品实现两位数正增长,且平均涨幅超过25%。究其原因,除受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稳、全球进口商补充库存等因素影响外,也与去年同期我国医药外贸受金融危机影响,发展动力匮乏,整体基数较低有关。

  (二)单月进出口呈现“V”型振颤,波动曲线与危机前相仿
  上半年,各大类商品进出口额大都经历“V”型振颤稳步回升,其拐点出现在2~3月;生化药产品进出口则呈现“W”型振颤,分别于2、4月出现较为明显的双拐点。对比危机前同期数据可以看出,受元旦、春节假日因素影响,“V”型波动属合理范畴。而生化药出现的大幅波动,则很可能与近期我国酝酿出台的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分项扶持领域从生物医药向生物农业转移有关。

  (三)大宗商品出口量涨价跌
  上半年,尽管整体出口形势趋于平稳,但很多优势品种都出现了量涨价跌的局面。受国内行业产能过剩、国际市场供过于求、新兴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占我国出口比重较大的医用敷料除3月份受节假日影响外,单月出口数量同比增幅均稳定在60%以上,但价格却连续6个月出现下跌,跌幅在10%~40%不等,单价已从2008年上半年的3.52美元跌至目前的2.33美元。另一大宗商品维生素类原料药,今年上半年出口额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在实现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上涨37.4%的同时,出口价格也回落了5.8个百分点,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B1价格跌落明显,分别达到17.7%、18.0%和12.2%。究其根源,实为该行业长时间出口价格高位运行,大量企业投产、扩产,打破原有供求平衡所致。

  (四)出口区位格局依旧稳定
  2010年,我国医药外贸行业既有格局未出现明显变化,传统大省优势依然明显。进出口排名前五位分别是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五省市外贸额合计195.9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69.2%。五省市增幅以浙江省为首,达34.9%,其余各省市也呈增长态势,涨幅在21%到31%不等。就出口而言,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山东排名前五位,合计出口130.8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69.3%。其中,山东省出口额增幅最高,达46.0%,但出口数量同比下降8.9%,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产品结构转型和价格提升。纵观全国各省进出口贸易情况,除内蒙古、新疆、贵州三省同比贸易额有所下降外,其余各省市皆实现两位数增长。

  (五)对主要国际市场贸易额稳步回升,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
  上半年,我国对主要贸易国家均呈现顺差,且顺差持续扩大。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继续得以保持,共占据了90.9%的份额。其中,亚洲、欧洲平分秋色,分别以101.1亿美元和100.7亿美元位列前两名,北美洲稍逊,以55.53亿美元位居第三,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1.0%、26.5%和28.4%。此外,我国对东盟进出口额增幅显著,高达39.5%,反映出我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协议后,双边医药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从出口目的国或地区看,美国、印度、日本、德国和韩国依次为我国前五大出口地,占我国对外出口46.0%的市场份额,其中对美国出口35.5亿美元,占我国出口贸易的18.8%。在排名前20位的国家或地区中,除中国香港增幅仅为8.6%以外,其余各国或地区皆呈现两位数增长,且半数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增幅超过30%。

  从进口国家或地区看,我国医药产品进口仍来自于发达国家,其中前五位分别为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法国,五国合计占我国医药类进口份额的54.6%。其中,美国以17.7亿美元的进口额继续稳坐我国对单一国别进口第一位置。在前20名国家或地区中,我国对奥地利进口额激增,同比上涨57.9%,且4、5两月增幅环比扩大显著。

  下半年形势展望
  下半年,在世界经济调整复苏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对外贸易面临的整体环境有所好转,但仍受到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半年,我国医药外贸持续增长的总体势头将会得到保持,出口出现急剧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全年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2009年。

  大宗原料药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产业链向下游产品延伸。传统大宗化学原料药,特别是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氨基酸等占国际市场份额较高的产品出口将随外需的逐步回暖而呈现恢复性增长。随着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低端产品价格优势的日益丧失,下半年原料药企业将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向下游产业链和特色原料药发展的力度,预计青霉素工业盐等中低端原料药出口份额将逐步被其下游产品取代,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和赖氨酸等产品出口均有望突破1亿美元。

  主要出口目的地监管制度趋严,中药产品出口增长乏力。今年,我国中药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市场准入门槛。今年年底,我国香港地区将全面实施《中医药条例》,2011年4月,《欧盟传统药品法》实施过渡期也将结束,加之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原本艰难的注册环境,以及美国、日本等对保健品和植提产品提出的新注册要求,下半年我国中药企业将在诸多主要市场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多重阻力,中成药出口可能陷入困境。

  国际市场需求并不稳定,持续高增长充满变数。目前,国际经济已进入深度调整期,由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政策调整步调不一,政策实施效果亦各不相同,各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已出现较大差异。欧、美、日等我医药主要医药贸易国的内部经济发展进程曲折,主权债务危机暂时难以得到消除,导致许多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发展制造业,部分跨国公司海外转产计划被推迟或搁置,而转向本土化生产,国际医药市场需求很可能出现新的波动。

  贸易摩擦势必加剧,新兴国家涉案数量将显著上升。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企图通过变相贸易保护措施转嫁危机,而中国则成为主要的被攻击对象。下半年,欧美主要经济体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将会对我国继续施压,并发起针对中国制造医药产品的贸易冲突。而新兴经济体因受到来自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将会加大限制中国制造医药产品进入的力度。随着新兴国家在中低端医药产品上与我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很可能显著上升。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