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钨加工业发展方向
本文导读:2010年我国钨加工业发展方向,钨加工产品向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发展。当前,高速加工已被普遍认为是提高产量、降低制造成本的加工技术。越来越严苛的加工要求需要不断改善加工条件及改进刀具设计,并促使刀具材料和涂层技术的不断发展。
中国产业信息网讯:
内容提示:钨加工产品向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发展。当前,高速加工已被普遍认为是提高产量、降低制造成本的加工技术。越来越严苛的加工要求需要不断改善加工条件及改进刀具设计,并促使刀具材料和涂层技术的不断发展。
中国钨业协会介绍说,钨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世界钨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美国和日本。世界钨消费量从2003年的53100吨(钨金属,下同)增长到2007年的64600吨,净增11500吨,增长21.66%,年均增长5.02%。
2008年消费有所下降,消费量为63100吨。预计未来增长速度将保持4%左右。2009年中国钨消费量27500吨,比2003年的17000吨增长61.76%,年均增长8.35%。预测未来5年年均增长6%左右。主要有以下方面:
与钨紧密关联的行业将继续拉动钨需求增长。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矿山采掘和能源等产业对高性能硬质合金的需求将稳定增长,硬质合金消费量超过钨消费总量的50%。
高性能的钨基合金材料需求增长。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制造、尖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核能源的快速发展等,迫切需要高性能的钨基合金材料。钨基合金用于制造攻击各类装甲目标的穿、破甲关键部件,人造卫星、飞机等飞行器的陀螺仪惯性元件,火箭、导弹的燃烧室、喷管、喉衬及方向舵等高温抗烧蚀部件,核反应堆隔热和防辐射的屏蔽材料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钨丝、钨材等产品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钨丝用于电光源材料,“点亮”了世界。钨丝广泛用于电真空照明材料,电子振荡管的直热阴极和栅极,高压整流器的阴极和各种电子仪器中旁热阴极、加热器,X光管和气体放电管的对阴极和阴极,无线电设备的触头和惰性气体保护焊、等离子体焊接、切割、热喷涂等电极;钨丝和钨棒还应用于高温炉(达3000℃)的加热器:高性能耐震钨丝用于国防、航空、汽车制造业和电子行业。随着交通运输和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钨丝、钨材等产品的需求将保持增长。
钨加工产品向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发展。当前,高速加工已被普遍认为是提高产量、降低制造成本的加工技术。越来越严苛的加工要求需要不断改善加工条件及改进刀具设计,并促使刀具材料和涂层技术的不断发展。
纳米材料、纳米结构涂层、镀膜涂层技术等在硬质合金刀具和工具中的应用以及超细硬质合金将是硬质合金产品的发展方向。机械制造业将向精密化、数控化、综合能力化方向发展,需要钨制品特别是硬质合金向高档次、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在新材料研究与加工方面,高性能产品、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将是发展趋势。
如高精度硬质合金及配套刀具,功能梯度材料,超细和纳米级硬质合金开发,硬质合金近净成形技术,金属陶瓷、非金属陶瓷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硬质合金制造中的应用,钨基合金的开发、应用与发展,高性能特种钨丝的开发等
钨资源地向下游加工产业迅速发展。湖南硬质合金产量占全国的l/4以上:四川硬质合金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广东的PCB微型钻头产量继续位居全球4强;福建的钨丝产量将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江西硬质合金等下游产业发展迅速,并继续扩张,钨产业经济总量已超过全国钨产业经济总量的50%。
2008年底,江西的APT生产能力达到8.67万吨,占全国APT生产能力的48.17%,经新建、扩建后的硬质合金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300吨,占全国的15.2%,比2004年增长430%;江西、湖南两省的钨铁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河南、云南、内蒙古、广西、甘肃等省(区)也开始向钨下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