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生物燃料发展概况
本文导读:2011年我国生物燃料发展概况
中国产业信息网讯:
内容提示:同时,土地资源短缺也制约着我国第一代燃料乙醇的发展。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耕地1.38亩,而美国、巴西人均耕地分别为10.5亩和30亩。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粮食安全始终应是政策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我国不能按照美国、巴西发展玉米、甘蔗乙醇的模式发展生物燃料产业,这是限制我国当前燃料乙醇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们调研发现,生产成本高、土地资源紧缺等因素决定了我国第一代燃料乙醇不能大规模推广;而第二代纤维素乙醇、第三代微藻柴油等技术又不成熟,商业化投产尚待时日,多重因素导致了我国生物燃料生产发展缓慢。
第一代燃料乙醇技术成熟,国内外技术差距不大,但我国生产成本、单位能耗均明显偏高。目前,国内生产水平较高的是吉林燃料乙醇厂,全部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乙醇生产技术、污水处理以及节能环保方面已做到吨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量为3.1吨,耗能0.5-0.6吨标准煤,耗水8吨左右。但与美国相比差距还很大,如美国吨乙醇能耗约为0.4吨标煤。我国燃料乙醇生产成本约841美元/吨,而美国为507-634美元/吨,巴西仅370-420美元/吨。在生物柴油方面,我国植物油资源有限,需开辟新油源小油桐和麻风树等,或由国外进口;而地沟油难以满足产能的要求,而且不宜大规模生产,同时生物柴油生产成本接近石油柴油的2倍。
同时,土地资源短缺也制约着我国第一代燃料乙醇的发展。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耕地1.38亩,而美国、巴西人均耕地分别为10.5亩和30亩。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粮食安全始终应是政策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我国不能按照美国、巴西发展玉米、甘蔗乙醇的模式发展生物燃料产业,这是限制我国当前燃料乙醇发展的根本原因。
2011-2015年中国生物燃料行业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此外,目前纤维素乙醇、微藻柴油等生物燃料转化工艺、技术还需做进一步的产业化示范。用秸秆类农林废弃物生产的纤维素乙醇为第二代生物燃料,已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十二五”期间会有较大的进展;而用微藻生产的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则被视作第三代生物燃料,刚进入中试阶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曾表示,虽然国内不时有厂商声称已突破纤维素乙醇商业化生产瓶颈,但并没有拿出符合标准和规模的产品。此外,目前秸秆类农林废弃物直燃发电和固体成型颗粒技术更加成熟,经济效益也相对较高,因此,第二代生物燃料并不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有丰富的非粮生物质资源有待开发利用,但这些作物普遍存在收集、贮运难题,生产中又有技术、工艺、设备不成熟等诸多问题。另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工业化生产的连续性也与发展燃料乙醇形成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