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本文导读: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内容提示:据临床专家介绍,我国每年约有数千万人会因意外事故和手术造成皮肤创伤,国内每年开展的烧烫伤、创伤治疗及外科手术超过千万台次,每年发生的相关医疗费用达到千亿元人民币规模,其中,烧烫伤、创伤治疗及外科手术所用医用敷料的费用占3%以上,达30多亿人民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医用敷料的功能要求提高了。
近几年,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克服了通胀、原棉材料涨价,以及用工荒、涨薪潮和汇率变化带来的重重风险。今年上半年,我国医用敷料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41.49亿元,同比增幅达35%。得益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新医改深化、医保覆盖率扩大等利好形势,作为刚性需求的医用敷料,其市场容量将继续高速发展,行业将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上年增长11.3%,实际增长7.8%——这是自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331缩小为3.231。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尤其是农村人口基数庞大,这一群体人均收入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中国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消费水平。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农村医疗服务正在改善,这些因素将带动医用敷料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
据统计,我国新农合参合人数由2006年的4.10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8.34亿人,参合人数增加了一倍多,参保率已达96%。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由2006年的1.8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4.29亿人。到2010年底,我国以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新农合以及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刺激了医疗器械的刚性需求。同时,各地方也不断扩大医保诊疗项目范围,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参保人员的诊疗需求。新医改无疑给国内医药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会显着增加国内医用敷料等医疗必需品的市场容量。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要求,在3年内在2009年的基础上再支持830个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900个左右中心乡镇卫生院、1256个左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并明确要求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下同)、1000所以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有1~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的规模是医用敷料发展的潜在动力。在中央“强基层”方针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力不断提升,从机构数量和诊疗人次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用敷料的需求量应该很大。
据临床专家介绍,我国每年约有数千万人会因意外事故和手术造成皮肤创伤,国内每年开展的烧烫伤、创伤治疗及外科手术超过千万台次,每年发生的相关医疗费用达到千亿元人民币规模,其中,烧烫伤、创伤治疗及外科手术所用医用敷料的费用占3%以上,达30多亿人民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医用敷料的功能要求提高了。
目前,我国医用敷料中小企业多,出口市场依赖欧、美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结构以低端为主,出口价格处于低位水平,并且缺乏自主品牌,这些问题困扰着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医疗服务大幅扩容的环境下,部分大型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可能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小幅提高,但是集中度的变化不会太快。近两年,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开始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力度,以顺应市场需求,研发更高效的功能性敷料产品。今后几年,高端医用敷料产品的生产力度将显着增加,含银抗菌敷料、生物活性敷料、人工皮肤等新型产品的普及进程会显着加快,行业将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