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分析
本文导读:一是调结构、转方式仍亟待实质性突破。2010年中国经济调结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了6.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近年来少见;外贸顺差规模连续第二年缩减,2010年下降6.4%;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92%。
内容提示:一是调结构、转方式仍亟待实质性突破。2010年中国经济调结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了6.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近年来少见;外贸顺差规模连续第二年缩减,2010年下降6.4%;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92%。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将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新兴产业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将催生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区域发展极;大力改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实践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经验,也提高了企业应对竞争和风险的能力。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通胀压力仍然较大,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上升,干旱、地震和暴雨等严重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内经济形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是调结构、转方式仍亟待实质性突破。2010年中国经济调结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了6.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近年来少见;外贸顺差规模连续第二年缩减,2010年下降6.4%;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92%。
但调结构、转方式仍亟待实质性突破。温家宝总理在刚刚闭幕的“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但一些地方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目标中,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仍然提出五年经济总量翻番等高增长目标。公开信息显示,仅在省级规划之中,就有许多地方制定的“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达到两位数。例如重庆市提出,到2015 年地区GDP 年均增长保持在12.5%左右;安徽省提出,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广西、黑龙江、福建、甘肃、贵州、云南等省区也有类似“翻一番”目标。即使是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刻意调低了经济增长目标,但仍然高于中央目标。
二是通胀预期增加。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暴涨、热钱流动,此外,中东局势不稳导致的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也加大了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与此同时,国内工资上涨,资源价格上调,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三是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较重。由于2010年为完成“十一五”规划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一些地方采取了某些较为极端的手段,在结束“十一五”规划考核之后的地方经济,能否继续按节能减排要求保持经济结构稳定发展,而不出现反复,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