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导读:纵观全球,无论是Facebook还是Google,都提供了一套自己的AppEngine平台,让开发者无需投入硬件及运营平台,就可以轻松构建和托管网络应用程序,共享庞大的用户资源及运营模式,大大便利了网络应用的开发,特别是对于没有能力搭建规模性运营平台的应用开发者来说,更是提供了一种开放、透明的盈利方式,因此日益受到互联网应用开发者的推崇。
内容提示:纵观全球,无论是Facebook还是Google,都提供了一套自己的AppEngine平台,让开发者无需投入硬件及运营平台,就可以轻松构建和托管网络应用程序,共享庞大的用户资源及运营模式,大大便利了网络应用的开发,特别是对于没有能力搭建规模性运营平台的应用开发者来说,更是提供了一种开放、透明的盈利方式,因此日益受到互联网应用开发者的推崇。
2010年,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已经由“播种”进入“开花”阶段。云计算在国内已不仅局限于概念炒作,一些云计算项目正在切实地实施,并且被更多的用户使用。2011年的云计算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趋势一:私有云“套餐”持续升温
从2 0 0 9 年6 月份I B M 推出CloudBurst以来,虚拟计算环境联盟(VCE),HP,Oracle也先后推出了私有云的整体解决方案,各大厂商推出的这些解决方案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集硬件、软件和服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
这样的私有云“套餐”可以帮助企业用户实现“一站式”快速搭建云计算架构,甚至连私有云的使用培训都打包在解决方案之内,这些都可以降低企业用户部署云计算的难度,从而加快云计算走进企业内部的进程。
可以窥见,“套餐”的形式是私有云的一个发展趋势。
2012-2016年中国IT运维服务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趋势二:App Engine继续发展
随着云计算等技术概念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发将围绕着App Engine展开。
纵观全球,无论是Facebook还是Google,都提供了一套自己的AppEngine平台,让开发者无需投入硬件及运营平台,就可以轻松构建和托管网络应用程序,共享庞大的用户资源及运营模式,大大便利了网络应用的开发,特别是对于没有能力搭建规模性运营平台的应用开发者来说,更是提供了一种开放、透明的盈利方式,因此日益受到互联网应用开发者的推崇。
2010年,新浪和百度相继推出了各自的App Engine平台,为中国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属于国人自己的云计算开发平台,尽管这些平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就如App Engine的鼻祖Google AppEngine也存在不少问题。
2011年,国内的App Engine将会继续发展,或许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厂商进入这一领域,在性能方面也会有所提高。
趋势三:云服务商整合更多服务
随着云计算平台的发展,许多人对AWS(亚马逊网络服务)平台上推出新功能和新服务产品的速度感到惊讶。AWS推出了使用GPU支持的超级计算机,协同部分运行中的集群计算(Cluster Compute)实例一起工作。云DNS服务Route53和针对手机开发者的新软件开发包(SDK)等都是他们持续进行创新的一个缩影。
2011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公司推出大量低价、可扩展基础设施的新服务。当然,这些服务是否会拥有其期待的用户数,就要看其性价比及其是否匹配用户的需求。
趋势四: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谈到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的问题,就必然会涉及标准化的问题。云计算的标准一直是云计算领域最纠结的一件事情。不同的标准机构都在做云计算的标准,谁才是真正的标准?结果是,用户只能面对这一大堆标准,继续被某一家厂商绑定,任由命运被他人掌控。
云计算时代,用户有必要将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重新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不禁让人回想起Java当年走红的原因:几年前,当 Java技术第一次作为一种因特网的革命力量出现的时候,它的许可证拥有者—— Sun公司,提出了这样一句口号:“一次编写,随处运行”,这口号简洁地描绘了这种新开发的语言和运行时的环境。Java 编程语言有效地定义了可移植性的概念,它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允许开发者从各自的操作系统或者硬件平台强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当然,Java并没有实现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
同样,在云计算时代,如果能够实现云计算平台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就像当年Java将开发者从操作系统或硬件平台中解救出来一样,就能够把云计算用户从各大厂商的牢笼中解救出来,这将会是与Java一样伟大甚至更伟大的创举。
在可预知的未来,在许多云之间保持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的方法在战略上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