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前景展望
本文导读:家用医疗器械主要适于家庭使用,相对于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而言,其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特征。从功能上划分,家用医疗器械可分为治疗仪类、检测类、保健类和康复类等4 大类。比较常用的家用治疗仪包括家用高电位治疗仪、中低频治疗仪、温热理疗床、牵引器、助听器、制氧机、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
内容提示:家用医疗器械主要适于家庭使用,相对于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而言,其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特征。从功能上划分,家用医疗器械可分为治疗仪类、检测类、保健类和康复类等4 大类。比较常用的家用治疗仪包括家用高电位治疗仪、中低频治疗仪、温热理疗床、牵引器、助听器、制氧机、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
一般而言,医疗器械都是具有一定治疗功能或者存在一定潜在危险的产品,使用要求严格,大多数医疗器械只能在医院由专业医生或人员进行操作,不宜自行购买作为家用。当前,随着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疾病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自我治疗、自我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于那些出院的患病群体来说,也迫切需要在出院后使用各种家用医疗器械进行持续性康复治疗;更为现实的是国内目前的医疗体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家用医疗器械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
家用医疗器械主要适于家庭使用,相对于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而言,其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特征。从功能上划分,家用医疗器械可分为治疗仪类、检测类、保健类和康复类等4 大类。比较常用的家用治疗仪包括家用高电位治疗仪、中低频治疗仪、温热理疗床、牵引器、助听器、制氧机、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
2012-2016年中国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1 家用医疗器械增长迅速,潜力巨大,是一个朝阳产业
从全球来看,美国《财富》杂志将家用医疗器械列为未来10 年增长最快的行业。统计显示,美国家用医疗器械产值已达140 多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4.80%。欧美国家的平均消费中,保健产品的消费占了总支出的25%以上,而我国现在仅为0.07%,其中人均保健品消费仅为31 元,是美国的1/7,日本的1/12。第五届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高峰论坛上,有专家认为,中国接近2 亿的高血压患者和6000 万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我国与慢性病相关的家用医疗器械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中国每年在该领域的规模就可达到几十亿元。同时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每年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5%—18%,2005 年销售额已逾730 亿元,2006 年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05%,远高于医药行业的平均发展水平,据预测,到2010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达到1500 亿元。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成长迅速,潜力巨大。
2 当前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 涉及该领域的企业和产品品牌非常多,但是大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较为单一,并且核心技术不明显,仿制现象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不足。目前我国家用医疗器械产业仍处于以仿制为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大多属中低端,品种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低。而国外公司比如强生、欧姆龙以及拜尔等公司的产品则更多地在产品设计、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等方面理念上领先于国内产品。国外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已经从简单的测量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转向对疾病预防和治疗,并且加强了对上游和下游设备的开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
(2) 企业研发投入不够,受资金、风险、技术水平和法律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对产品研发始终热情不高,投入研发比例不到总销售额的1%,与之相对应国外企业一般 将总销售额的10%的资金投入研发;
(3) 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以高电位治疗仪为例,目前全国共有几十家企业生产,而且企业数每年都在不断上升。虽然品牌各异、种类繁多,但功能大都相差无几,价格却相差很大;
(4) 同类产品缺乏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质量控制标准,同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不利于消费者选购产品,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以现在热销的中低频治疗仪为例,各类品牌不下80 种,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功能、材质略有区别,但每家企业质量控制标准却各不相同;
(5) 夸大宣传、违规体验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一些多功能治疗仪、保健按摩床等产品的宣传中,夸大疗效、假借患者名义推广等违法广告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一些家用医疗器械商采取违规的“体验”方式向老年人推介,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到有效遏制,势必引发公众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