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美国钢铁业的发展阶段解读

http://www.cction.com  2013-04-03 14:33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这40年中,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战后的重建,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并以当时最高水准完成工业化,各种现代化产业高速发展,如钢铁、铁路、机械等,并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1、第一阶段,“起飞”,1860-1900年

       概述:大量新的技术和更高效的炼解法的应用,为钢铁产量的大幅提升莫定了基础,极大地促进了钢铁业的发展,铁路、机械制造等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钢铁业的发展。钢铁产量由1860年的1.3万吨增长到1900年的1141万吨,年均增速18%。1884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超农业。1886年钢产量260万吨,居世界第一。1899年美国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3%。

       下游需求:这一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钢铁的下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以铁打、钢打为主逐渐向多个行业发展延伸,在交通、农业、机械、建筑等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石油设备和容器也是两个新兴的钢铁下游。其中铁路是最重要也是需求增长最迅速的,里程从1860年的4.8万公里增长到1900年的接近70万公里。这一时期的钢铁公司大多布局于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靠近焦煤和铁矿石的产地且运输便利。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支柱产业是工业,具体来说是钢铁、煤炭、机械制造、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造船等。

        重要事件:

       1864年,美国采用了贝塞麦炼钢法旧(essemer)。

       1868年,改用西门子一马丁敞炉炼解法。

       经济环境:

       这40年中,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战后的重建,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并以当时最高水准完成工业化,各种现代化产业高速发展,如钢铁、铁路、机械等,并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2、第二阶段,“成长”1901-1920年

资料来源:IronAge

       概述:

       20世纪的前20年,美国钢铁的产量增长了4倍,从1901年的1141万吨达到1920年的4700万吨,主要是由于新技术和转炉炼钢法的大范围应用。1901年,美国钢铁集团成立,控制了美国当时60%的钢铁产量。钢铁产业依然遵循资源式布局,集中在美国东北部以及北部五大湖地区,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是最主要的铁矿石产地,五大湖的水路运输便利成本低。

       下游需求:

       钢铁的下游需求和上一阶段基本相同,铁路需求接近成熟,但仍然是最重要的,接下来是建筑、农业、机械、石油等。摩天大楼的建筑中心也从芝加哥转移到了纽约,很多出名的建筑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

       重要事件:

       1901年,美国钢铁集团成立,注册资本14亿美金,控制了超过60%的美国钢铁市场。美国钢铁集团对美国的钢铁业影响深远,作用巨大,时至今日,美国钢铁集团依然是美国主要钢铁生产公司之一。

       1906年,美国纽约的海康钢公司安装了美国境内第一台电炉。

       经济环境:

       一战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变,并步入了经济大国的行列,走上了对外经济扩张的道路。1916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工业发展是这段时期的主题,机械制造、钢铁、食品、化学、橡胶、石油、造船、电力和汽车等行业支撑美国的经济。

       行业集中度:

       美国钢铁集团是当时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占据美国60%的市场份额,越大的市场份额会带来越高的利润和越低的成本,并可以控制价格;“小钢铁”,对规模小于美国钢铁的公司的统称,其钢铁价格大都参照美国钢铁集团的价格进行调整。

       政府政策:

       钢铁业是这20年内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推动工业化的基础,政府对其采取扶持的态度:协助钢铁公司处理劳务纠纷,降低关税提高钢铁出口。

       3、第三阶段,“振荡”,1921-1945年

资料来源:IronAge

       概述:

       多灾多难的25年,先后发生了三次经济危机和一次世界大战,美国钢铁产量震荡向上,最低降至1932年1500万吨,最高是1944年接近9000万吨。每次经济危机,受需求减少的影响,钢铁的产量都会大幅下降,随后逐渐恢复。二战推动了对钢铁需求的大幅增长,钢铁公司不得不被动扩大产能,而且促进了钢铁技术和产品档次的提高。

       下游需求:

       钢铁的下游需求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20年代,铁路仍然是最大的需求,接下来是建筑,汽车制造业快速成长为第三;30年代,汽车取代铁路成为钢铁需求最多的产业,建筑和容器,紧随其后;二战期间,造船成为第一大钢铁需求,建筑和汽车分列二三,钢铁价格受政府控制,钢铁公司利润下降。

       重要事件:

       1942年-1946年,由于二战,美国政府对钢价实施控制。

       1945年,占世界钢产量63.92%的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环境:

       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三次经济萧条,尤其是1929年的大萧条,对美国的冲击很大,包括钢铁行业,而罗斯福为重振经济推出新政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二战使美国成为最大受益国,莫定了美国战后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基础。美国这一时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合成材料、核能等科学技术方面,受二战的刺激,军工相关产业也有大幅提高。

       行业集中度:

       1920年代,美国第一大钢铁公司依然是美国钢铁集团,中等规模的钢铁公司得到了很大的成长,第二到第六的钢铁公司的市场份额由1920年的17.2%增长到1930年的31.5%;美国钢铁集团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达到38.5%,其产能和产量仍然保持增长,只是增速比竞争对手低。30年代,经过两次经济危机,钢铁业整体随经济波动,不过依然属于高度集中型行业,前6的公司占据市场份额约70%。二战时期,受军工和造船带动,钢铁业迅速发展,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政府政策:

       20年代,政府对钢铁产业提高税收,但对钢铁产业没有很明显的影响。30年代,针对钢铁的定价方式政府展开调查,短期内对钢铁公司影响不大。二战期间,在钢铁方面的国防开支大幅增加,为控制财政,政府控制钢铁价格,钢铁公司利润下降。

       4、第四阶段,“战后”,1946-1970年

资料来源:IronAge

       概述:

       二战后美国钢铁业平稳发展,产量波动式上涨,投资不断增加,虽有新技术的诞生,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工会崛起,导致了钢铁业成本的逐渐高企。受朝鲜战争、越战等刺激,钢铁产能不断增长,利用率受经济影响大多数在80%上下波动,最高达到100%01948年国会通过法案,取消基点定价,采用市场定价,不过钢铁公司仍可以通过涨价,提高利润。

       下游需求:

       二战后,建筑业对钢铁的需求逐步增长,最高时占钢铁年产量的32%,各大城市,如纽约和芝加哥,开始大量建造摩天大楼;汽车制造业在经历了二战时期的小低谷后也开始重新发力,产量大幅提高,到1965年,年消耗钢铁超过2500万吨,占年产量的27%。随着越战和朝鲜战争的结束,造船和军工对钢铁的需求持续下降,钢铁需求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需求模式。

       城市化进程(尤其是美国中西部)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钢铁产业向美国中西部的转移,钢铁业从资源式布局向需求型布局过渡,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炉炼钢开始崛起。

       经济环境: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大多数行业在国际上都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其中,半导体和电脑、交通运输设备(汽车、飞机、搬运机械)、日常消费用品、办公事务设备、发电与配电系统、化学和塑胶、电子通信、国防工业、休闲娱乐产品、林业和农业相关产品、医疗保健用品、以及一般商业服务等尤为突出。美国的支柱产业也从工业逐渐过渡到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电子通讯、休闲娱乐等发展尤为迅速。

       行业集中度:

       美国钢铁集团始终是钢铁产业的龙头,其价格对行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1948年,政府通过法案,改变钢铁定价方式,钢铁公司利润下降。钢铁进口大幅增加,从1958年的210万吨增加到1970年的1460万吨。行业依然保持寡头垄断,前八家公司占据75%市场份额。

       政府政策:

       虽然二战后,美国政府放弃了对钢铁定价的直接干预,但仍通过限定定价模式,限制钢铁涨价,以及反对提高对进口钢铁的关税等间接方式,控制钢铁价格。

       5、第五阶段,“衰退”1971-1989年

 

资料来源:IronAge

        概述:

        成本上升、技术落后、日本钢铁业的兴起等原因造成了美国钢铁业在70和80年代的滑坡和衰退,经历了一段困难和痛苦的转型期,大量的钢铁厂被迫关闭,勉强维持的也不得不大规模裁员,产量逐年减少,进口逐年增加,尽管80年代后期钢铁业开始恢复,不过速度缓慢。钢铁业的衰退促进了技术的更新,大量的平炉关停,被转炉和电炉取代,到1989年,平炉基本消失,电炉的比率提升到36%。电炉的优势在于投入低、人工低、效率高、环保。

       下游需求:

       工业各个行业已经基本成熟,很难出现需求暴发性增长。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依然是钢铁下游需求的前两位,需求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经济环境:

       工业化结束及产业结构转型,美国钢铁工业退出国内主导产业地位。1900年机器制造业就业人口居美国首位,到1940年汽车业已至第二位,80年代后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逐步替代制造业成为美国竞争力核心,到1980年信息产业上升至第三位,到1990年信息业取代汽车业成为美国就业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三产业成为美国这段时间的支柱产业,休闲娱乐、金融服务、农林产业、国防和航空、医药与生物科技等有绝对的优势。

       行业集中度:

       随着平炉的淘汰,电炉的崛起,美国钢铁产业整体进行了重组和整合,大钢铁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有较大下降,最大的10家公司,占市场份额不足60%,第一位的美国钢铁集团,在1988年的市场份额仅为15%。

       政府政策:

       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鼓励钢铁公司的跨国合作,但是反对在美国内部的兼并,加大对环保的要求,促使钢铁公司不得不投入大笔资金解决和治理污染问题;随着进口的大幅增长,美国政府不得不在政策上作出倾料,来保护本国的钢铁产业,控制进口钢材的价格和数量。

       6、第六阶段,“衰而不退”1990-2010年

资料来源:IronAge

       概述:

       经历过70年代的衰退,80年代的痛苦转型后,美国钢铁终于在90年代后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受国家政策扶植,出现了钢铁业衰而不退的现象,进入21世纪,美国钢铁业受进口大增冲击很大,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布什政府宣布并实行了201条款,限制钢铁进口并征高额关税,美国钢铁业得以喘息,直至现在美国钢铁进口依然实行出口配额申请制度,保护本国产业。电炉和小型钢厂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极大的减少了钢铁的运输成本,至2008年,美国电炉的产钢量占钢铁总产量的58%。

       下游需求:

       和上一阶段基本相似,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保持前两位。

       经济环境:

       近20年的美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技术和信息产业,自电脑革命的科技创新和实际产出增长,90年代末期整个经济的中心是互联网的繁荣,然而到了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2001年,经济进一步恶化,美国迎来了21世纪第一次经济危机。第三产业牢牢把持着美国支柱产业的地位,政府加大对技术方面的投入。1990年,信息业取代汽车行业成为美国就业最多的产业。

       行业集中度:

      尽管这一时期的钢铁需求相对较稳定,但是对钢铁公司来说,并不是一段“好时光”,很多传统的大型钢铁公司相继破产,一些新兴的小钢铁钢丝也无法继续经营下去。目前美国最大的三个钢铁生产公司是美国钢铁集团、米塔尔钢铁集团和纽科钢铁集团,共占据美国钢铁产量的60%以上。美国钢铁集团80年代经营主业一度转移至石油化工,后于2001年剥离非钢铁相关资产;米塔尔钢铁前身是国际钢铁集团被欧洲企业收购后改名;纽科钢铁集团是唯一一个一直坚持在钢铁市场且能保持持续增长的美国本土钢铁企业。

       政府政策:

       国家政策扶持钢铁业,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将一些企业纳入国防预算中。钢铁产业彻底退出美国支柱产业,成为美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受到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2001年布什政府的201法案就是为了保护美国钢铁业免受国外钢铁业的冲击,同时给美国钢铁业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虽然201法案在2003年已经结束,美国的钢铁进口依然受政府控制,需要进口许可。

资料来源:国际钢铁协会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