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历程
本文导读:按照国家发改委《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期间推广使用专项规划》的要求,中粮集团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3.5亿,在广西北海建设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采用以木薯为原料的第1.5代燃料乙醇技术路线,成为国内第五家燃料乙醇定点单位。
中国推广乙醇的最初设想出现在1999年,当时,连年的粮食大丰收使得时任总理朱基将粮食称为“甜蜜的负担”,这促使中国思考如何在粮食与能源之间搭建桥梁。
2001年,国家五部委颁布《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规定陈化粮主要用于生产乙醇、饲料等,并批准建立四家乙醇企业:丰原生化、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前身为华润酒精)、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河南天冠集团。
2003年底,中央政府针对四家乙醇企业制定了五年补贴计划:2004年企业每生产1吨乙醇可享受2736元补贴,此后逐年降低,到2006年降为1373元。2007年,财政部制定《生物燃料乙醇弹性补贴财政财务管理办法》,不再实施固定补贴,转而实行弹性补贴政策。得益于政策扶持,乙醇产业红极一时,试点快速铺开:2002年,在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南阳和黑龙江省的哈尔滨、肇东5个城市开始进行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2004年2月,试点扩大到河南、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5省全省范围;2005年,在湖北9个地市、山东7个地市、河北6个地市、江苏5个地市进行扩大试点,到2005年底,我国9省上百个地市基本上实现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国内生物乙醇汽油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
好景不长。陈化粮很快消耗殆尽,企业不得不加入抢购玉米、小麦的行列,原材料价格快速上升。四家定点企业中,丰原生化、中粮生化和吉林乙醇均以玉米为乙醇主要原料,河南天冠集团则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燃料乙醇被指责为“与民争粮”、“与粮争地”、“消耗的资源比提供的能源还多”。2007年,发改委宣布不再建设新的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此外,近年来财政补贴幅度快速降低,企业盈利情况明显恶化。第1代燃料乙醇发展高潮正式退去。
二、2013年中国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发展概况
为配合第一批试点工作的推进,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前身为黑龙江华润酒精)的燃料乙醇项目都在2001年前后建设完成。经过几年发展,到2006年,中国成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生物乙醇汽油的消费量超过全国汽油消费总量的20%。
按照国家发改委《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期间推广使用专项规划》的要求,中粮集团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3.5亿,在广西北海建设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采用以木薯为原料的第1.5代燃料乙醇技术路线,成为国内第五家燃料乙醇定点单位。2012年,龙力生物收到山东省发改委关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纤维燃料乙醇项目核准的批复》的通知,公司获得了国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资格。2012年10月8日,根据山东省发改委下发的生产计划,公司正式向石油部门供应燃料乙醇。
中国主要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情况:万吨
序号 | 企业名称 | 核准能力(万吨) | 原料组成 |
1 |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 | 50 | 玉米 |
2 | 安徽丰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32 | 小麦、玉米为主 |
3 |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30 | 小麦、玉米为主 |
4 | 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 20 | 木薯 |
5 |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 | 10 | 玉米 |
6 | 龙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5.5 | 玉米芯 |
合计 | 148 |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