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板式家具出口面临的问题探讨分析
本文导读:未来将是木制品环保材料大行其道的时机,研发更安全环保的胶黏剂,探索开发竹木混合制造的新产品,打造无毒无污染的新型原材料,将大大有助于开拓产品销路,增强出口后劲。
近年来,家具、地板等木制品对外出口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出口增速大幅放缓。同时,输入国和地区反倾销、环保壁垒、技术壁垒等一系列抑制进口的法规、政策出台,又对我国木制品出口带来了雪上加霜的压力。美国环保局(EPA)发布了两项复合木制品甲醛释放限制法规提案,提出了堪称全球最严苛的甲醛释放量要求,以刨花板为例,甲醛释放量不得超过0.09mg/kg,高出我国标准1000倍。有企业初步评估,如果按美方这个新标准组织生产,预计人造板的成本将提高30%~50%,以人造板为基材的板式家具成品的成本将提高15%~20%。
面对如此严苛的法规,相关专家提出,企业应直面法规的严峻挑战,科学理性审视出口壁垒的双面效应,将潜在风险转化成出口优势。行业专家提出了应对新法规的几大措施:
摆脱厚重的制造,以工艺求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力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出口地板有毒有害物质自检自控体系。尽快对地板产品开展第3方认证,取得有资质检测机构的合格检测证书。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请见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家具行业监测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木材要限量提供。重视对原辅材料的检验检测,严格落实合格供方评定程序,选择“绿色供应商”,完善溯源管理体系,尤其关注甲醛、重金属等质量安全项目的强制性要求,严格按照进口国法规要求采购木材及木制品等原料,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同时走低碳环保之路。加大环保低碳产品出口份额作为调整木制品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手段。未来将是木制品环保材料大行其道的时机,研发更安全环保的胶黏剂,探索开发竹木混合制造的新产品,打造无毒无污染的新型原材料,将大大有助于开拓产品销路,增强出口后劲。
相关企业必须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联动机制建设,共同推进并帮扶企业顺利通过各类认证,同时考虑给予认证企业适度政策优惠。相关部门应发挥自身技术信息优势,对木制品企业及其上游组织开展可持续发展和各类认证知识培训,增强企业抗风险发展能力,提高各类认证的积极性。
国际贸易壁垒的密集出台,使家具出口面对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甚至导致出口量大幅下滑,但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外相关法规的严苛也会倒逼我国企业加快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