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前景分析
本文导读:目前,经FDA批准上市的ADC药物有3种。 另外,目前已有80多种ADC药物针对肿瘤治疗开展研究,其中30多种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009~2010年共有7种,2011~2012年至少有17种ADC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ADC候选药物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同为“改型抗体”的双特性抗体、抗体片段等类别,成为单抗尤其是肿瘤治疗用单抗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
20世纪以来,抗体药物用于肿瘤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6年后已批准为治疗药物的抗体及其衍生物已超过40种。然而,治疗性抗体虽然靶向性强,但是由于其分子量大,对于实体瘤的疗效有限。而小分子药物虽然具备对癌细胞的高度杀伤效力,却靶向性不足,常常误伤正常细胞,引起严重的副作用。那么,能否利用抗体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将药物特异性地输送到肿瘤部位,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增强抗体药物的疗效及对实体瘤的穿透性?在此想法下,构建ADC药物成为抗肿瘤抗体药物研发的新趋势。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magicbullet”概念,开展肿瘤靶向研究,直到anti-CD20单抗(Rituximab)成功应用于临床后,才开始了一系列以抗体为基础的偶联技术,其中ADC技术令人瞩目。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请见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分析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抗体制备技术的成熟,以及新型化学连接技术的出现,ADC药物的概念逐渐变为了现实。上世纪60年代,ADC的功效开始在动物模型中进行验证;80年代末,ADC开始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ADC药物由起靶向作用的抗体与能杀死癌细胞的“弹头”药物两部分构成。抗体所针对的靶标通常为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用作“弹头”的物质主要有3类,即放射性核素、药物和毒素,其与抗体连接分别构成放射偶联物、化学偶联物和免疫毒素。有证据表明,ADC单用即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患者有较高的客观反应率,因此它将成为一类重要的肿瘤治疗剂。
目前,经FDA批准上市的ADC药物有3种。 另外,目前已有80多种ADC药物针对肿瘤治疗开展研究,其中30多种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009~2010年共有7种,2011~2012年至少有17种ADC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ADC候选药物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同为“改型抗体”的双特性抗体、抗体片段等类别,成为单抗尤其是肿瘤治疗用单抗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