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监测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不良影响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以保护越来越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20%增加到23%,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的目标。目前有关部门已开始重点投入矿山生态修复和沙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国土整治工作,其中生态修复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域。
生态修复客户来源主要是政府、大型矿、水、油类企业。作为国内刚刚起步的朝阳行业,具有投资门槛较低、见效快、行业成本与收入波动性小、行业集中率低、税务审核机制宽松、持续盈利能力较强等的特点,尤其适合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广大、资金投入有限的实际,其工程毛利也高于园林绿化行业。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矿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利水电等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复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恢复、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16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涉及森林、湿地、荒漠三大自然生态系统,约占国土面积的63%,覆盖范围之广、建设规模之大、投资额度之巨,堪称世界之最。
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首次出现了“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这样的表述,由此可见,受益于政策的推动,我国生态修复行业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到2015年,我国生态建设行业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000亿,随着 国内GDP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产生的生态修复行业更有着超过万亿的发展市场。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生态修复行业基本介绍
1.1 相关概述
1.1.1 生态修复的定义
1.1.2 生态修复的条件
1.1.3 生态修复的涵盖领域
1.1.4 生态修复与园林绿化对比
1.2 生态修复效益分析
1.2.1 生态效益分析
1.2.2 社会效益分析
1.2.3 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 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经济环境
2.1.1 国际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1.2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
2.1.3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2 政策环境
2.2.1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分析
2.2.2 行业主要政策分析
2.3 社会环境
2.3.1 国内环境状况综述
2.3.2 水质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2.3.3 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2.3.4 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2.3.5 土地沙化现状分析
2.3.6 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
2.3.7 我国环境风险现状及趋势分析
2.4 技术环境
2.4.1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
2.4.2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2.4.3 土地处理技术
第三章 2013-2015年生态修复行业产业链分析
3.1 生态修复行业上游产业发展分析
3.1.1 绿化苗木种植行业的发展
3.1.2 我国苗木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3.2 生态修复行业下游产业发展分析
3.2.1 水利建设行业现状
3.2.2 铁路建设行业发展分析
3.2.3 公路建设行业发展分析
3.2.4 矿山开采行业发展分析
3.2.5 房地产行业发展分析
3.2.6 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分析
第四章 2013-2015年生态修复行业发展分析
4.1 国外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状况
4.1.1 国外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综述
4.1.2 美国生态修复行业分析
4.1.3 澳大利亚生态修复行业分析
4.2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基本状况
4.2.1 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4.2.2 中国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4.2.3 中国生态修复市场主要竞争要素分析
4.3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分析
4.3.1 我国生态修复行业综述
4.3.2 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现状
4.3.3 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力度加大
4.3.4 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大事盘点
4.3.5 我国生态修复的三大难点
4.3.6 我国生态修复采取的主要措施
4.4 中国生态修复产业化模式探究及案例分析
4.4.1 生态修复与生态修复产业化
4.4.2 门头沟生态修复产业系统的总体设计
4.4.3 不同类型生态修复产业链(网)的构建
4.4.4 生态修复产业化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 2013-2015年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
5.1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5.1.1 城市水体污染的途径
5.1.2 城市水体的污染特征
5.1.3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5.2 城市小型湖泊生态修复的方式
5.2.1 修复单元划分
5.2.2 入湖渠道修复方式
5.2.3 入湖口修复方式
5.2.4 湖区修复方式
5.2.5 岸边带修复方式
5.3 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3.1 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5.3.2 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的对策
第六章 2013-2015年海洋生态修复分析
6.1 我国海洋生态修复发展分析
6.1.1 海洋生态修复的定义及内涵
6.1.2 国内外海洋生态修复研究状况
6.1.3 我国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
6.1.4 我国海洋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6.1.5 制定海洋生态修复应注意的事项
6.2 海岛生态修复探析
6.2.1 海岛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介绍
6.2.2 海岛生态修复的模式
6.2.3 海岛生态修复的技术
6.2.4 海岛生态修复研究趋势解析
6.3 部分地区海洋生态修复状况
6.3.1 珠海将斥资建设横琴岛海洋生态修复区域
6.3.2 宁波海洋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面临的任务
6.3.3 舟山政府支持海洋生态修复
6.3.4 惠东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进展状况
6.3.5 天津加强海洋生态修复
第七章 2013-2015年河流生态修复分析
7.1 河流生态修复概况
7.1.1 人类活动对城市河流系统产生的干扰
7.1.2 河流水系生态修复的任务及原则
7.2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7.2.1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的雏形阶段
7.2.2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的形成阶段
7.2.3 河流生态修复实践全面展开阶段
7.3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7.3.1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7.3.2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7.3.3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7.3.4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的建议
7.3.5 修复我国河流生态环境的策略
7.4 城镇中小河流生态修复设计分析
7.4.1 生态修复设计原则
7.4.2 生态功能设计分析
7.4.3 景观功能设计分析
7.4.4 亲水功能设计分析
7.5 城市重污染河流污染特征及生态修复技术探析
7.5.1 典型污染特征分析
7.5.2 污染物迁移转化与受控因素分析
7.5.3 改善自净功能的技术与途径解析
7.5.4 典型示范项目与效益分析
7.6 城市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需处理好的关系
7.6.1 截污治污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7.6.2 水质水量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7.6.3 河流湿地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7.6.4 护坡护岸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7.6.5 水文化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7.6.6 法律法规和河道整治的关系
第八章 2013-2015年矿山生态修复分析
8.1 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1.1 水文地质环境的破坏
8.1.2 对水环境影响
8.1.3 土地的占用与破坏
8.1.4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8.1.5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
8.2 矿山生态修复的步骤和措施
8.2.1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评估
8.2.2 矿山生态修复设计
8.2.3 矿山修复施工工程
8.3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分析
8.3.1 矿山生态修复设计原则
8.3.2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设计要求
8.3.3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具体设计
8.3.4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思考
8.4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探析
8.4.1 不同场地条件的矿山生态修复
8.4.2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现状综述
8.4.3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现实难题
8.4.4 我国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8.4.5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采取的措施
8.4.6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行业潜力巨大
8.5 中国部分地区矿山生态修复进展状况
8.5.1 北京大规模展开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8.5.2 山西煤矿区生态修复分析
8.5.3 河南矿山生态修复现状
8.5.4 河南禹州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8.5.5 安徽铜陵矿山生态修复分析
8.6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分析
8.6.1 开展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的意义
8.6.2 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
8.6.3 镁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分析
第九章 2013-2015年湿地生态修复分析
9.1 我国城市湿地现状
9.1.1 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9.1.2 水资源过度开采
9.1.3 生物多样性受损
9.1.4 污染加剧
9.2 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研究概述
9.2.1 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9.2.2 湿地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9.3 湿地生态修复的原则
9.3.1 地域性原则
9.3.2 生态学原则
9.3.3 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
9.4 五缘湾湿地生态修复具体案例分析
9.4.1 五缘湾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概况
9.4.2 五缘湾湿地生态修复具体方法
9.4.3 五缘湾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效果
9.5 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修复状况
9.5.1 长江中下游湿地概况
9.5.2 长江中下游湿地现状
9.5.3 生态河岸带功能研究
9.5.4 长江中下游生态修复技术探析
9.5.5 长江中下游生态修复技术展望
第十章 2013-2015年草原生态修复分析
10.1 中国草原生态修复现状综述
10.1.1 我国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修复
10.1.2 中日联手新疆草原生态修复
10.2 汶川灾后草原生态修复分析
10.2.1 震后草原生态现状
10.2.2 加快灾后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10.2.3 灾后草原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与区域布局
10.2.4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
10.3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效果探析
10.3.1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要点
10.3.2 示范研究区自然概况
10.3.3 采取的技术方案及处理
10.3.4 效果分析
10.3.5 经济效益分析
10.3.6 示范研究效果分析
第十一章 2013-2015年其他生态修复细分领域分析
11.1 森林生态修复
11.1.1 我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分析
11.1.2 我国将加大森林生态修复力度
11.1.3 云南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巨大
11.1.4 柳州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11.1.5 黑河市全面启动森林生态修复战略
11.2 土壤生态修复
11.2.1 土壤污染形势严峻
11.2.2 我国土壤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11.2.3 湖南引领国内土壤修复产业
11.2.4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介绍
11.2.5 我国土壤生态修复的难点
11.2.6 2015年我国土壤生态修复市场规模预测
11.3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
11.3.1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概述
11.3.2 国内外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综述
11.3.3 国外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状况
11.3.4 中国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现状分析
11.3.5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的思考
11.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1.4.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4.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1.4.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经验借鉴
11.5 高速公路生态修复
11.5.1 高速公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综述
11.5.2 国内外生态高速公路研究状况分析
11.5.3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5.4 我国高速公路生态修复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2013-2015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12.1 铁汉生态
12.1.1 公司简介
1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2.1.3 经营效益分析
12.1.4 业务经营分析
12.1.5 财务状况分析
12.1.6 未来前景展望
12.2 东方园林
12.2.1 公司简介
1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2.2.3 经营效益分析
12.2.4 业务经营分析
12.2.5 财务状况分析
12.2.6 未来前景展望
12.3 蒙草抗旱
12.3.1 公司简介
12.3.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2.3.3 经营效益分析
12.3.4 业务经营分析
12.3.5 财务状况分析
12.3.6 未来前景展望
12.4 棕榈园林
12.4.1 公司简介
12.4.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2.4.3 经营效益分析
12.4.4 业务经营分析
12.4.5 财务状况分析
12.4.6 未来前景展望
12.5 普邦园林
12.5.1 公司简介
12.5.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2.5.3 经营效益分析
12.5.4 业务经营分析
12.5.5 财务状况分析
12.5.6 未来前景展望
12.6 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12.6.1 盈利能力分析
12.6.2 成长能力分析
12.6.3 营运能力分析
12.6.4 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三章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投融资分析
13.1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分析
13.1.1 财税体制改革及其机制构建
13.1.2 金融体制改革及其机制构建
13.1.3 国内融资和国际融资的竞争与配合
13.2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投融资分析
13.2.1 我国生态修复工程资金来源分析
13.2.2 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各环节资金需求分析
13.2.3 “十二五”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各细分领域投资状况
13.3 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融资分析
13.3.1 制约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融资的因素
13.3.2 我国资源型城市税收增额融资分析
13.3.3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创新融资应注意的问题
13.4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投资机遇分析
13.4.1 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投资机会
13.4.2 政策推动效应增强带来的投资机会
13.5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进入障碍分析
13.5.1 技术能力障碍
13.5.2 资金实力障碍
13.5.3 项目经验障碍
13.5.4 管理能力障碍
13.5.5 资质等级障碍
第十四章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14.1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前景展望
14.1.1 我国生态修复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14.1.2 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14.1.3 2016-2022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预测分析
14.2 我国生态修复行业的发展趋势
14.2.1 技术方面
14.2.2 项目规模方面
14.2.3 政策支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