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处于基础性地位。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水能资源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4)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新能源是指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相比而言,以新技术为基础,尚未大规模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能源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性强、清洁环保等特点。新能源产业是指与开发利用新能源相关的各类产品和生产服务部门,是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中国能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分品种看: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开发程度还比较低,但开发难度加大、成本升高.煤炭资源大多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总体开采条件不好。石油资源储采比低,还有增加探明储量的潜力,但产能增幅有限。天然气资源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3900亿m3,进一步提高探明程度的潜力很大,具备大幅增产的可能,但资源总量和开采条件难以同俄罗斯、伊朗等资源大国相比。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巨大,其开发利用程度主要取决于技术和经济因素。
(2)能源建设不断加强,能源效率仍然较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能源生产和使用仍然粗放。
(3)能源生产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明显。在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下,中国能源生产增长很快,煤炭增长尤为迅速。此外,so2、烟尘、粉尘、nox以及co2排放量也有所攀升,给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难度。
(4)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需要优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份额比世界平均值高41个百分点,油气的比重低36个百分点,水电、核电的比重低5个百分点。
(5)能源需求继续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尤其是油气供求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新能源相关概述
1.1 能源概述
1.1.1 能源的定义
1.1.2 能源的特性
1.1.3 能源的分类
1.1.4 能源的转换
1.2 新能源的概念
1.2.1 新能源定义
1.2.2 新能源的分类
1.2.3 常见的新能源形式
1.3 广义新能源的范围及特征
1.3.1 高效利用能源
1.3.2 资源综合利用
1.3.3 可再生能源
1.3.4 替代能源
第二章 2013-2015年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析
2.1 2013-2015年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概况
2.1.1 发达国家加速发展新能源提振经济
2.1.2 2013年全球新能源市场持续扩张
2.1.3 2015年全球新能源产业规模分析
2.1.4 2015年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动态
2.1.5 国际新能源产业结构面临发展变局
2.2 欧洲
2.2.1 欧洲新能源产业发展综述
2.2.2 欧盟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创新
2.2.3 英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2.4 法国新能源产业的绿色之路
2.2.5 德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2.3 美国
2.3.1 美国新能源分布状况
2.3.2 美国新能源开发利用全面推进
2.3.3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2.3.4 美国新能源产业重点战略方向
2.3.5 美国新能源政策综合分析
2.3.6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3.7 中美新能源贸易和投资态势分析
2.4 日本
2.4.1 日本发展成为新能源大国
2.4.2 日本政府主导推进新能源发展
2.4.3 2015年日本新能源政策动态
2.4.4 日本新能源战略解析
2.5 其它国家
2.5.1 澳大利亚新能源建设状况
2.5.2 巴西新能源利用发展态势良好
2.5.3 韩国新能源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2.5.4 印度积极开发新能源缓解“电荒”
2.5.5 以色列新能源发展分析
2.5.6 新法规促进哈萨克斯坦新能源开发
2.5.7 智利新能源投资潜力大
2.5.8 阿拉伯国家新能源的发展
第三章 2013-2015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3.1 2013-2015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环境
3.1.1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1.2 中国推进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1.3 2013-2015年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综述
3.1.4 我国加快建设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3.1.5 我国能源工业未来发展思路
3.2 中国新能源产业综述
3.2.1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点
3.2.2 多方力量助推新能源产业崛起
3.2.3 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分析
3.2.4 我国新能源产业迈向品牌化时代
3.3 2013-2015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3.1 2013年中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分析
3.3.2 2015年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分析
3.3.3 2015年新能源产业面临发展新契机
3.3.4 中国新能源产业逐步向优势区域集聚
3.3.5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3.4 2013-2015年我国新能源区域市场发展分析
3.4.1 北京
3.4.2 天津
3.4.3 上海
3.4.4 内蒙古
3.4.5 新疆
3.4.6 贵州
3.4.7 安徽
3.4.8 宁波
3.5 新能源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3.5.1 新能源技术概述
3.5.2 我国新能源技术的特点
3.5.3 我国加强新能源技术国际合作
3.5.4 我国新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3.5.5 新能源发电技术解析
3.6 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我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3.6.2 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6.3 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3.6.4 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3.6.5 我国新能源发展亟待控制减排力度
3.7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7.1 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3.7.2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
3.7.3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措施
3.7.4 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3.7.5 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
3.7.6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策略简析
第四章 2013-2015年太阳能行业发展分析
4.1 太阳能资源概述
4.1.1 太阳能定义
4.1.2 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
4.1.3 太阳能资源利用的基本形式
4.1.4 中国太阳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4.2 2013-2015国际太阳能产业总体状况
4.2.1 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综述
4.2.2 2013年全球光伏发电市场规模分析
4.2.3 2015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分析
4.2.4 2015年国际太阳能市场发展形势
4.2.5 国外太阳能需求市场分析及预测
4.3 2013-2015中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状况
4.3.1 中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4.3.2 中国太阳能应用市场发展状况
4.3.3 2013年中国太阳能产业运行状况
4.3.4 2015年中国太阳能产业运行状况
4.3.5 2015年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形势
4.3.6 太阳能产业链多个环节规模扩大
4.3.7 中国太阳能产业化趋于成熟
4.4 2013-2015太阳能产业区域市场分析
4.4.1 青海省光伏发展重新定位
4.4.2 甘肃省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
4.4.3 江苏省扶持况分布式光伏发电
4.4.4 河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向好
4.4.5 海南省太阳能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4.4.6 黑龙江省太阳能光伏产业解析
4.4.7 陕西省榆林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解析
4.5 2013-2015年太阳能发电的发展
4.5.1 中国太阳能发电的产业阶段
4.5.2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迅速
4.5.3 2013年中国光伏发电业规模状况
4.5.4 2015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业现状
4.5.5 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商业模式分析
4.5.6 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成本问题分析
4.5.7 光伏发电有望成为主流能源利用形式
4.6 2013-2015年太阳能电池行业分析
4.6.1 太阳能电池简介
4.6.2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集群发展
4.6.3 中国太阳能电池企业经营状况
4.6.4 2013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对外贸易
4.6.5 2015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研发进展
4.6.6 中国太阳能电池企业的困境与对策
4.6.7 国内太阳能电池应用市场亟需扩张
4.7 2013-2015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分析
4.7.1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状况
4.7.2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产销状况
4.7.3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出口状况分析
4.7.4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竞争态势
4.7.5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7.6 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机遇
4.8 中国太阳能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8.1 中国太阳能产业面临的主要瓶颈
4.8.2 制约太阳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
4.8.3 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对策
4.8.4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措施
4.8.5 进一步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建议
第五章 2013-2015年风能行业发展分析
5.1 2013-2015年国际风能产业发展状况
5.1.1 世界风能市场增长速度较快
5.1.2 全球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综述
5.1.3 2013年全球风电产业发展状况
5.1.4 2015年全球风电产业发展特征
5.1.5 2015年全球风电产业发展动态
5.2 2013-2015年中国风能利用发展分析
5.2.1 中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分布情况
5.2.2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有效地区
5.2.3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状况
5.2.4 风能开发面临的机遇及问题
5.3 2013-2015年中国风力发电业的发展
5.3.1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提升
5.3.2 2013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综述
5.3.3 2015年中国风电业发展规模
5.3.4 2015年中国风电业发展态势
5.3.5 中国风电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5.3.6 中国风电市场投资主体分析
5.3.7 中国风电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5.4 2013-2015年风力发电区域市场分析
5.4.1 内蒙古风电产业发展状况
5.4.2 新疆风能资源开发持续升温
5.4.3 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5.4.4 河北省风电产业步入新阶段
5.4.5 山东省风电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5.4.6 江苏省风电产业竞争力较强
5.5 海上风电
5.5.1 中国近海风能资源丰富
5.5.2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综述
5.5.3 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利用优势
5.5.4 中国开发利用海上风电的影响
5.5.5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分析
5.5.6 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提速
5.5.7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6 小型风电
5.6.1 中国小型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阶段
5.6.2 中国小型风力发电行业总体概况
5.6.3 中国中小型风电行业运行状况
5.6.4 中国中小型风电机组进出口分析
5.6.5 中国中小型风电产品研发状况
5.6.6 中国中小型风电行业发展亮点
5.6.7 小型风电行业面临发展机遇
5.6.8 中国中小风电行业的发展策略
5.7 风电设备
5.7.1 中国风电设备产业规模与格局
5.7.2 中国风电设备产业发展特点
5.7.3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
5.7.4 中国风电设备出口贸易发展迅猛
5.7.5 中国风力发电设备行业竞争状况
5.7.6 国内风电整机与零部件企业配套状况
5.8 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5.8.1 制约中国风电发展的主要因素
5.8.2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5.8.3 当前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8.4 加快风能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5.8.5 加强风电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8.6 保障风电市场与电网建设协调发展
第六章 2013-2015年生物质能行业发展分析
6.1 生物质能概述
6.1.1 生物质能定义
6.1.2 生物质能的种类与形态
6.1.3 生物质能与常规能源的相似性
6.1.4 生物质能的可再生性及洁净性
6.2 2013-2015年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分析
6.2.1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链简析
6.2.2 能源紧缺加速中国生物质能开发
6.2.3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模式
6.2.4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规模
6.2.5 生物质能开发技术类型分析
6.2.6 生物质能开发市场投资主体
6.3 2013-2015年生物质能区域市场分析
6.3.1 吉林省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开发
6.3.2 甘肃省积极发展沼气产业
6.3.3 2013年江苏生物质电厂运营情况
6.3.4 2013年浙江加快生物质能开发
6.3.5 2015年广西引进生物质燃料项目
6.3.6 湖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6.4 生物柴油
6.4.1 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状况
6.4.2 中国生物柴油原料供应途径及技术路线
6.4.3 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标准实施
6.4.4 中国林业生物柴油生产初具规模
6.4.5 中国生物柴油行业竞争分析
6.4.6 生物柴油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6.4.7 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前景
6.5 燃料乙醇
6.5.1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状况
6.5.2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特征
6.5.3 中国非粮燃料乙醇发展空间广阔
6.5.4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存在的问题
6.5.5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策略
6.5.6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方向
6.6 沼气
6.6.1 中国沼气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6.6.2 中国加速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6.6.3 中国开发利用沼气资源的技术路线
6.6.4 发展沼气可有效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6.6.5 发展沼气发电的有利因素
6.6.6 中国沼气产业的不足与原因分析
6.6.7 中国沼气发电亟需市场机制
6.7 垃圾发电
6.7.1 垃圾发电行业基本特征
6.7.2 中国垃圾发电产业发展综述
6.7.3 垃圾发电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6.7.4 中国垃圾发电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6.7.5 中国垃圾发电产业的竞争格局
6.7.6 政策利好垃圾发电行业发展
6.7.7 中国垃圾发电的理性发展策略
6.7.8 “十二五”垃圾发电市场规模预测
6.8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6.8.1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
6.8.2 制约国内生物柴油市场发展的因素
6.8.3 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阻力及建议
6.8.4 促进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的对策
6.8.5 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策略措施
6.8.6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发展对策
第七章 2013-2015年核能行业发展分析
7.1 核能的概念界定
7.1.1 概念
7.1.2 核能的释放形式
7.1.3 核能的优越性与缺陷
7.1.4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方式
7.2 2013-2015年国际核能开发利用状况
7.2.1 世界铀资源可满足核电发展需求
7.2.2 全球核电建设全面复苏
7.2.3 全球核电技术发展路径
7.2.4 全球核电产业发展现状
7.2.5 全球核电装机规模分析
7.2.6 全球核电市场竞争格局
7.3 2013-2015年中国核能产业发展状况
7.3.1 中国核电行业运营数据分析
7.3.2 2013年中国核电装机规模分析
7.3.3 2013年中国调整核电上网电价机制
7.3.4 2015年中国核电业运行状况
7.3.5 中国核电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1.1.1 中国核电产业SWOT分析
7.4 2013-2015年核能产业区域市场分析
7.4.1 2013年广东省核电装机容量
7.4.2 浙江省核电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7.4.3 福建宁德核电站2号机组投运
7.4.4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投运
7.4.5 2015年海南昌江核电项目建设进展
7.4.6 2015年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建设进展
7.5 核电设备
7.5.1 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业综合分析
7.5.2 中国提升核电设备自主化水平
7.5.3 中国核电设备国产化成发展主线
7.5.4 中国第三代核电设备国产化动态
7.5.5 国内核电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7.5.6 民营企业进入核电设备市场
7.6 核能技术
7.6.1 中国坚持走核电技术自主创新之路
7.6.2 国内核电技术自主化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7.6.3 中国核电快第四代反应堆技术进展
7.6.4 国内核电巨头的技术纷争分析
7.6.5 中国核电反应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7.7 中国核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7.7.1 中国核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7.7.2 制约中国核电发展的瓶颈因素
7.7.3 世界核电发展经验借鉴
7.7.4 发展中国核电产业的对策建议
7.7.5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壮大的战略
7.7.6 促进中国核电健康发展的策略措施
第八章 2013-2015年地热能行业发展分析
8.1 地热能概述
8.1.1 地热能定义
8.1.2 地热能的分类
8.1.3 中国地热的分布与成因
8.1.4 地热能的利用形式
8.2 2013-2015年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状况
8.2.1 全球地热资源分布情况
8.2.2 世界各国积极推进地热能发电
8.2.3 德国地热开发技术先进
8.2.4 印尼鼓励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8.2.5 肯尼亚积极发展地热能
8.2.6 美国地热能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8.3 2013-2015年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分析
8.3.1 中国地热资源概况
8.3.2 中国地热能利用市场发展状况
8.3.3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分析
8.3.4 中国地热非电直接利用规模全球领先
8.3.5 中国地热能商业化开发将提速
8.3.6 中国地热产业发展目标与任务
8.3.7 中国地热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8.4 中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分析
8.4.1 浅层地热能资源的概念
8.4.2 浅层地热能资源的特点
8.4.3 中国浅层地热能利用情况
8.4.4 中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存在的问题
8.4.5 中国浅层地热能应用潜力大
8.4.6 中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发展趋势
8.5 地热发电与地热供暖
8.5.1 中国地热发电发展概况
8.5.2 中国地热发电的障碍及突破口
8.5.3 西藏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
8.5.4 地热供暖系统介绍
8.5.5 地热供暖的优势及建议
8.5.6 天津地热供暖建设全面推进
8.6 地热能利用相关技术分析
8.6.1 地热开采技术
8.6.2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
8.6.3 地热能利用与节能综合技术
8.7 中国地热能行业发展问题及策略
8.7.1 中国地热能行业发展的瓶颈
8.7.2 地热能利用发展的制约因素
8.7.3 推进中国地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第九章 2013-2015年氢能行业发展分析
9.1 氢能相关概述
9.1.1 氢能简介
9.1.2 氢能的使用方式
9.1.3 氢能的主要应用领域
9.1.4 氢能的制备及储运
9.2 2013-2015年国际氢能行业发展状况
9.2.1 世界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状况
9.2.2 世界氢能产业市场化步伐加速
9.2.3 世界各国氢能发展政策简述
9.2.4 国外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及启示
9.2.5 欧盟制定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规划
9.3 2013-2015年中国氢能利用发展分析
9.3.1 氢能成为我国战略性能源
9.3.2 中国氢能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9.3.3 我国氢能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9.3.4 中国发展氢能经济的有利条件
9.3.5 我国氢能利用应由“浅”入“深”
9.3.6 中国氢能发展亟需政策支持
9.3.7 中国氢能开发利用发展趋势
9.4 氢能利用技术进展分析
9.4.1 氢能技术发展历程
9.4.2 中国氢能利用技术发展概况
9.4.3 制氢工艺技术路线多样化
9.4.4 氢能利用的微生物途径解析
9.5 发展氢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5.1 氢能开发的认识误区
9.5.2 中国的氢能发展战略
9.5.3 氢能发展应加强国际协作
9.5.4 我国需制定国家级氢能路线
9.5.5 我国发展氢能的技术对策
第十章 2013-2015年可燃冰行业发展分析
10.1 可燃冰相关概述
10.1.1 可燃冰的概念
10.1.2 可燃冰的形成过程
10.1.3 “可燃冰”的开采利用
10.2 2013-2015年国外可燃冰开发利用状况
10.2.1 世界可燃冰的探索发现历程
10.2.2 国外可燃冰开采应用状况
10.2.3 国外“可燃冰”研究加速
10.2.4 世界掀起可燃冰勘探热潮
10.2.5 可燃冰有望成为全球替代能源
10.2.6 2013年日本成功开采海底可燃冰
10.3 2013-2015年中国可燃冰开发综述
10.3.1 中国可燃冰探索历程
10.3.2 中国“可燃冰”资源丰富
10.3.3 中国开发可燃冰的战略意义
10.3.4 中国可燃冰开发总体分析
10.4 2012-2015年我国可燃冰开发动况
10.4.1 2012年我国精确调查南海可燃冰资源
10.4.2 2013年我国在祁连山冻土区再获“可燃冰”
10.4.3 2013年我国首次钻获高纯度“可燃冰”
10.4.4 2015年南海“可燃冰”基础理论体系建立
10.5 可燃冰开采技术
10.5.1 可燃冰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
10.5.2 美日等国拒绝与别国分享可燃冰开采技术
10.5.3 我国可燃冰开采的自主勘察技术体系
10.5.4 我国可燃冰成矿预测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第十一章 2013-2015年海洋能产业发展分析
11.1 海洋能概述
11.1.1 海洋能定义
11.1.2 海洋能分类
11.1.3 海洋能的特点
11.1.4 海洋能的优缺点
11.1.5 海洋能的发电方式
11.2 2013-2015年全球海洋能开发利用状况
11.2.1 世界海洋能及其开发状况
11.2.2 全球海洋能发电装机规模
11.2.3 美国海洋能产业的发展
11.2.4 澳大利亚海洋能发展分析
11.2.5 英国海洋能产业展望
11.3 2013-2015年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分析
11.3.1 我国海洋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11.3.2 中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状况
11.3.3 中国海洋能发电业稳步增长
11.3.4 我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综述
11.3.5 我国潮汐发电进入新能源产业序列
11.3.6 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简析
11.3.7 海洋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4 海洋能利用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11.4.1 潮汐发电的原理与技术
11.4.2 波浪能的转换原理与技术
11.4.3 温差能的转换原理与技术
11.4.4 海流能利用的原理与关键技术
11.4.5 盐差能的转换原理与关键技术
第十二章 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12.1 新能源汽车概述
12.1.1 新能源汽车定义
12.1.2 混合动力汽车定义及分类
12.1.3 纯电动汽车定义及结构
12.1.4 燃料电池汽车简介
12.2 2013-2015年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12.2.1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解析
12.2.2 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12.2.3 国外汽企争相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
12.2.4 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
12.2.5 2015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分析
12.2.6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显露分化趋势
12.2.7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12.3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12.3.1 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12.3.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12.3.3 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情况
12.3.4 我国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
12.3.5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分析
12.3.6 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良好发展时机
12.4 2013-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析
12.4.1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面分析
12.4.2 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
12.4.3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析
12.4.4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12.5 混合动力汽车
12.5.1 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综述
12.5.2 混合动力车成我国新能源车发展重点
12.5.3 中国发展混合动力车最适合国情
12.5.4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期
12.5.5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2.5.6 本土车企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分析
12.6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问题
12.6.1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2.6.2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
12.6.3 研发新能源汽车面临风险
12.6.4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与专利困局
12.7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策及战略
12.7.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本思路
12.7.2 推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措施
12.7.3 新能源汽车开发需要政府引导
12.7.4 我国仍需行政手段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12.7.5 我国新能源汽车业要务实发展
第十三章 2012-2015年新能源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3.1 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 公司简介
二、 2012年中国风电经营状况分析
三、 2013年中国风电经营状况分析
四、 2015年中国风电经营状况分析
13.2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 公司简介
二、 2012年龙源电力经营状况分析
三、 2013年龙源电力经营状况分析
四、 2015年龙源电力经营状况分析
13.3 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 公司简介
二、 2012年大唐新能源经营状况分析
三、 2013年大唐新能源经营状况分析
四、 2015年大唐新能源经营状况分析
13.4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 公司简介
二、 2012年华能新能源经营状况分析
三、 2013年华能新能源经营状况分析
四、 2015年华能新能源经营状况分析
13.5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 公司简介
二、 2012年拓日新能经营状况分析
三、 2013年拓日新能经营状况分析
四、 2015年拓日新能经营状况分析
13.6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 公司简介
二、 2012年凯迪电力经营状况分析
三、 2013年凯迪电力经营状况分析
四、 2015年凯迪电力经营状况分析
第十四章 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
14.1 投资机遇
14.1.1 能源消费革命拉动新能源需求
14.1.2 碳交易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发展
14.1.3 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开发
14.1.4 外资在华投资新能源领域迎来良好机遇
14.1.5 油价高企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契机
14.2 投资热点
14.2.1 分布式发电投资机遇凸显
14.2.2 新能源设备市场投资热情高涨
14.2.3 中国海上风电迎来发展机遇
14.2.4 我国核电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14.2.5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投资升温
14.3 投资概况
14.3.1 全球新能源总投资将大幅提高
14.3.2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迅猛
14.3.3 中国新能源市场融资规模扩大
14.3.4 新能源巨头抢占城镇化商机
14.3.5 民间资本加大新能源投资力度
14.3.6 中国新能源市场投资规模展望
14.4 投资风险
14.4.1 新能源对外投资面临法律风险
14.4.2 新能源投资面临高风险挑战
14.4.3 新能源投资的政策风险
14.4.4 新能源行业的技术风险
14.5 投资建议
14.5.1 新能源行业总体投资原则
14.5.2 新能源投资不可盲目
14.5.3 新能源开发须理性规划
14.5.4 开发新能源应加强技术研发
14.5.5 新能源领域投资策略
第十五章 新能源行业政策法规分析
15.1 国外新能源政策解析
15.1.1 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的重要性
15.1.2 世界各国新能源及节能政策解析
15.1.3 世界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特点浅析
15.1.4 全球可再生能源政策调整趋势
15.2 2013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动态及解读
15.2.1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发布
15.2.2 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
15.2.3 政府下放新能源项目审批权
15.2.4 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实施
15.2.5 分布式能源并网新政出台
15.2.6 政府发文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
15.3 2014-2015年新能源产业政策动态及解读
15.3.1 光伏发电年度装机目标上调
15.3.2 取消部分风电项目核准资格
15.3.3 进一步推动风电并网消纳
15.3.4 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出台
15.3.5 免征新能源车车辆购置税
15.3.6 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发电
15.4 中国新能源产业未来规划导向分析
15.4.1 《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解读
15.4.2 《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解读
15.4.3 《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解读
15.4.4 《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2013年-2016年)》解读
15.4.5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解读
15.5 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法规及解读
15.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5.5.2 《可再生能源法》的作用与影响
15.5.3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
15.5.4 可再生能源法修正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
15.5.5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发布
15.5.6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标准提高
15.6 相关能源法规及政策
15.6.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15.6.2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5.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15.6.4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六章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预测
16.1 全球新能源市场前景展望
16.1.1 世界新能源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16.1.2 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6.1.3 全球新能源电力市场规模预测
16.2 中国新能源产业前景展望
16.2.1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16.2.2 我国新能源市场前景广阔
16.2.3 新能源消费比重有望持续增长
16.2.4 未来新能源将成我国主力能源之一
16.3 2016-2022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16.3.1 2016-2022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形势预测
16.3.2 2016-2022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收入预测
16.3.3 2016-2022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利润预测
16.4 2016-2022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16.4.1 2016-2022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形势预测
16.4.2 2016-2022年中国风力发电业发电量预测
16.4.3 2016-2022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收入预测
16.4.4 2016-2022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利润预测
16.5 2016-2022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16.5.1 2016-2022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形势预测
16.5.2 2016-2022年中国核力发电业发电量预测
16.5.3 2016-2022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收入预测
16.5.4 2016-2022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利润预测
16.6 其他新能源细分市场前景预测
16.6.1 生物质能发展前景预测
16.6.2 可燃冰发展前景预测
16.6.3 地热能发展前景预测
16.6.4 海洋能发展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