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外造纸发展特征分析
本文导读:我国造纸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水电消耗巨大,生产上对于林木、水、电等资源的高度依赖性迫使其生产能力受到资源约束和原料供应的限制,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原料价格风险也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
目前看,我国造纸业呈现六大特征。
1、 资源约束性
造纸业需要耗用大量的木材(从世界范围来看,造纸所消耗的木材约占木材总消耗量的12%左右)、水(国内造纸企业平均耗水量约为100吨/立方米,国外纸厂约为10-20吨/立方米)、电(仅10万吨浆厂就需要1.5-2万KW的装机容量)以及各种化工产品。我国造纸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水电消耗巨大,生产上对于林木、水、电等资源的高度依赖性迫使其生产能力受到资源约束和原料供应的限制,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原料价格风险也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
世界造纸产业主要生产地区平均规模 单位:万吨
国内多数企业 | 国内先进企业(外资厂或大型厂新生产线) | 国外企业 | |
造纸企业 | 100 | 20 左右 | 10-20 |
纸浆造纸联合企业 | 300 | 35-50 | 35-50 |
2、 资金密集特性
造纸厂的建设需要耗用大量资金。以新建10万吨纸厂计算,纸厂建设需要约15亿元的资金,加上所带动的浆厂和林地的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至少在26.5亿元。世界造纸工业每百美元产值占用资产154美元,与石油化工产业相当。如此高的资金投入,使得资本回报率(ROCE)成为判断这一行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的《2000年森林和造纸工业调查》认为该行业可以接受的最低资本回报率为10-12%(税后),但近几年世界造纸行业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这一标准。
3.规模效益特性
造纸业资金密集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了行业规模效益的特点。因为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能够有效降低生产和采购成本,提高投资回报。此外,造纸行业污染严重,纸厂具备一定的规模之后,单位产量污染治理成本降低,同样降低了总成本。
普遍认为中国纸厂最低的生产规模应该在每年1万吨以上才能同时保证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达不到这一标准。但是由于厂家不足够支付或者不支付污染治理成本的情况普遍存在,使得产能在一万吨以下的小纸厂仍然能够有不错的收益。
世界造纸产业主要生产地区平均规模 单位:万吨
世界(中国除外) | 北美 | 日本、印尼、韩国 | 西欧 | |
浆厂 | 21 | 38 | 33 | 20 |
纸厂 | 8 | 18 | 8 | 8 |
4.、环境污染特性
造纸业造成的水体污染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根据国家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折算,造纸及纸制品业的COD排放量占全国工业COD排放量的40.8%(203.3万吨),位居行业COD排放量的首位。
纸业是中国工业污染的主要产业之一,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造纸业的工艺和技术仍较落后,加上造纸业结构问题,造成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资金和实力进行污染治理。再加上林业与造纸业分离,就造成“用材不造林”,林纸分离,大量使用草浆,又规模小,污染失控,超出环境容量,不顾及生态生产力,在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5、自2007年起,我国造纸行业产量全球第一,产品已经进入到整体过剩时期,供给缺口消失,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造纸行业将从成长期逐步进入到成熟期。
6、原料资源受限,对外依存度高。
由于国内原料林基地建设迟缓,供材有限,非木浆发展受到清洁生产新技术开发滞后的影响,加上国内废纸回收率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造纸纤维原料自给率难以提高,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造纸及纸制品进口产品中,纸浆进口量占到将近80%,2011年中国纸浆进口数量达1445万吨,同比增长率27.10%。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达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