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http://www.cction.com 2009-01-06 11:34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肉羊产业是我国继乳业之后快速起步的一个朝阳产业,目前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尚未进入成熟期。要使肉羊产业协调发展,有效运转,必须探索和解决好该产业各个重要环节和产业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肉羊产业是我国继乳业之后快速起步的一个朝阳产业,目前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尚未进入成熟期。要使肉羊产业协调发展,有效运转,必须探索和解决好该产业各个重要环节和产业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此,笔者从肉羊产业开发的视角,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因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肉羊业进入了产业化经营阶段。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有较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群,年出栏1000万只以上商品羊的河南、新疆、山东、内蒙古等8个省区有一大批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商品羊基地正在形成。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全国羊肉消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羊肉的出口创汇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养羊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期。从产业开发方面看,其品种资源、良种化程度、个体生产性能、规模化饲养、标准化养殖、产品质量档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制约因素。
专用肉羊品种短缺,良种化程度低,个体生产性能差我国是个养羊历史悠久的国家,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肉羊专用品种,只是培育出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阿尔泰羊、小尾寒羊等地方良种,这些品种虽然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抗逆性强、羊肉品质好等遗传性状,但与肉羊专用品种相比,在增重、早熟、饲料报酬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长期受短缺经济影响,注重羊毛的生产,忽略了羊肉生产,我国虽然培育出多个细毛羊品种,但均属兼用品种,未能达到专用水平,杂种细毛羊和本地品种的杂交后代羔羊胴体重只有13.94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14.29千克低0.35千克,比发达国家16.5千克低2.56千克,低 18.7%。
未形成稳定的最佳杂交组合,多元杂交比例少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国外肉羊专用品种进行快速繁殖,试图扭转我国肉羊产业缺乏良种种羊的局面。但由于政府扶持力度小,行业管理的缺失和养殖者利益驱使等原因,出现了无计划引进、种畜生产混乱、无序炒种,使种畜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出现了肉羊生产者买不起种畜、种羊场种畜滞销的怪现象,导致目前肉羊商品生产中未能形成稳定的、最佳的杂交组合,这是肉羊育肥效果不佳、产品档次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经营方式粗效,饲养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养羊业仍处于传统畜牧业的放牧加补饲,大小公母混群饲养,舍饲的羊以秸秆为主,粗饲料以玉米秸为主,精饲料以玉米为主,营养不平衡,饲料转化率低,出栏周期长的粗放经营状态。这种状况与肉羊产业的品种良种化(包括经济杂交)、经营工厂化、饲草料配合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目前出栏羊只不达标、羊肉产品不合格、养殖效益不理想、生产加工不衔接的被动局面。
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脱节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到今天,与乳产业相比,其产业化程度仍较低,产业关联度仍不紧密。究其原因,除肉羊产业本身的特点外,龙头企业不抓基地是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出现了龙头企业太强,商品基地太弱的现象,造成大量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精良的加工能力,因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的浪费现象。
肉羊产业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良种推广农业部和地方各级政府启动“良种工程”,继奶牛实行良种补贴之后,相继出台了各类家畜的良种补贴政策。作为龙头企业,必须抓住机遇,找准位置,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抓好良种推广的落实工作。一方面帮助当地政府很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惠民政策,另一方面为企业建设稳定的商品羊基地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在这方面,龙头企业不仅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而且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服务队伍,进行技术服务,做到常抓不懈。
最佳杂交组合运用配合力测定挑选出最佳组合,是一种比较可行的育种方法。配合力就是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交优势程度,采用何种杂交方式,是杂交优势发挥的技术保证。所以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在肉羊生产中至关重要。从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进行的配合力测定结果看,萨福克羊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面都是最高的,其次是德国肉用美丽奴羊。从山东农科院畜牧所进行的引进肉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比试验看,杜波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效果最佳。该所进行的杂交后代肉色和大理石花纹最好的是杜寒F1、F2和萨寒F1为最佳。从中澳合资金峰畜牧有限公司德国肉用美丽奴羊与杂种细毛羊、蒙古羊的杂交后代的测试结果看,两个杂交组合能够生产出品质优良、风味极佳的羊肉产品。据此,在肉羊产业开发中,根据各地品种资源和饲养条件,选择上述杂交组合是可行的。
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是发展规模化商品羊场。在产业开发进程中,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信贷支持等各种途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羊场,规模从1000只到几千只不等。这种模式,可采用肉羊工程技术措施,用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各种技术规范和管理方法,进行工厂化生产。养殖企业与龙头企业可形成契约关系或进行股份制合作。二是建立肉羊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养殖纳入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收购商品羊等合作经营轨道。在推行这一模式中,龙头企业应协助政府技术推广部门,落实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在协会或合作社的配合下,把标准化养殖各种措施落到实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建立松散的,但又是订单农业的合同关系。三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肉羊产业优势区域或优势产业带。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在土地资源、饲草料资源及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联合成大群体的产业带。
科学饲养一是要解决肉羊专用饲料的入户率问题。肉羊专用饲料是指对肉羊各个生长发育、育肥阶段,根据其营养需求和经济用途进行配合的全价配合饲料。这是工厂化养殖和生产高档羊肉所必需的。二是要解决优质豆科牧草的供给问题。优质豆科牧草,主要是指紫花苜蓿草,在我国各地均适合种植,并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用优质豆科牧草补饲,不仅能解决肉羊所需优质粗蛋白的来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羊肉的鲜美口味及脂肪的均匀沉淀,对产生大理石花纹影响很大。三是要有一定比例的野生本科牧草,以解决优质粗纤维的需求。内蒙古呼伦贝尔碱草和东北碱草均是优质禾本科牧草,须适当购进,这对肉羊正常肠蠕动及生产大理石花纹意义很大。
产业化经营所谓肉羊的产业化经营,就是饲草料的种植加工到肉羊的生产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问题。这种一体化是通过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联结起来的,只有肉羊产业的各个环节做到各负其责、各获其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做到协调发展,高效运转。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一种各个市场主体参与的协调机制。有政府主管生产的部门、主管标准质量的部门、有主管价格的部门、有行业协会代表、有养羊专业合作社代表、有龙头企业代表参与,经过行业专家对肉羊的生产成本、加工成本、销售成本等进行详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商品羊的收购价格和终端产品的销售价格等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价格。总之,本着因地制宜、公平合理的原则,可采取契约联结和股份合作制或参股入股等各种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使肉羊产业各个产业链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各个环节高效运转、和谐发展。
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因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肉羊业进入了产业化经营阶段。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有较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群,年出栏1000万只以上商品羊的河南、新疆、山东、内蒙古等8个省区有一大批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商品羊基地正在形成。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全国羊肉消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羊肉的出口创汇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养羊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期。从产业开发方面看,其品种资源、良种化程度、个体生产性能、规模化饲养、标准化养殖、产品质量档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制约因素。
专用肉羊品种短缺,良种化程度低,个体生产性能差我国是个养羊历史悠久的国家,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肉羊专用品种,只是培育出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阿尔泰羊、小尾寒羊等地方良种,这些品种虽然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抗逆性强、羊肉品质好等遗传性状,但与肉羊专用品种相比,在增重、早熟、饲料报酬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长期受短缺经济影响,注重羊毛的生产,忽略了羊肉生产,我国虽然培育出多个细毛羊品种,但均属兼用品种,未能达到专用水平,杂种细毛羊和本地品种的杂交后代羔羊胴体重只有13.94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14.29千克低0.35千克,比发达国家16.5千克低2.56千克,低 18.7%。
未形成稳定的最佳杂交组合,多元杂交比例少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国外肉羊专用品种进行快速繁殖,试图扭转我国肉羊产业缺乏良种种羊的局面。但由于政府扶持力度小,行业管理的缺失和养殖者利益驱使等原因,出现了无计划引进、种畜生产混乱、无序炒种,使种畜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出现了肉羊生产者买不起种畜、种羊场种畜滞销的怪现象,导致目前肉羊商品生产中未能形成稳定的、最佳的杂交组合,这是肉羊育肥效果不佳、产品档次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经营方式粗效,饲养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养羊业仍处于传统畜牧业的放牧加补饲,大小公母混群饲养,舍饲的羊以秸秆为主,粗饲料以玉米秸为主,精饲料以玉米为主,营养不平衡,饲料转化率低,出栏周期长的粗放经营状态。这种状况与肉羊产业的品种良种化(包括经济杂交)、经营工厂化、饲草料配合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目前出栏羊只不达标、羊肉产品不合格、养殖效益不理想、生产加工不衔接的被动局面。
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脱节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到今天,与乳产业相比,其产业化程度仍较低,产业关联度仍不紧密。究其原因,除肉羊产业本身的特点外,龙头企业不抓基地是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出现了龙头企业太强,商品基地太弱的现象,造成大量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精良的加工能力,因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的浪费现象。
肉羊产业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良种推广农业部和地方各级政府启动“良种工程”,继奶牛实行良种补贴之后,相继出台了各类家畜的良种补贴政策。作为龙头企业,必须抓住机遇,找准位置,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抓好良种推广的落实工作。一方面帮助当地政府很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惠民政策,另一方面为企业建设稳定的商品羊基地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在这方面,龙头企业不仅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而且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服务队伍,进行技术服务,做到常抓不懈。
最佳杂交组合运用配合力测定挑选出最佳组合,是一种比较可行的育种方法。配合力就是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交优势程度,采用何种杂交方式,是杂交优势发挥的技术保证。所以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在肉羊生产中至关重要。从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进行的配合力测定结果看,萨福克羊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面都是最高的,其次是德国肉用美丽奴羊。从山东农科院畜牧所进行的引进肉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比试验看,杜波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效果最佳。该所进行的杂交后代肉色和大理石花纹最好的是杜寒F1、F2和萨寒F1为最佳。从中澳合资金峰畜牧有限公司德国肉用美丽奴羊与杂种细毛羊、蒙古羊的杂交后代的测试结果看,两个杂交组合能够生产出品质优良、风味极佳的羊肉产品。据此,在肉羊产业开发中,根据各地品种资源和饲养条件,选择上述杂交组合是可行的。
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是发展规模化商品羊场。在产业开发进程中,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信贷支持等各种途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羊场,规模从1000只到几千只不等。这种模式,可采用肉羊工程技术措施,用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各种技术规范和管理方法,进行工厂化生产。养殖企业与龙头企业可形成契约关系或进行股份制合作。二是建立肉羊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养殖纳入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收购商品羊等合作经营轨道。在推行这一模式中,龙头企业应协助政府技术推广部门,落实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在协会或合作社的配合下,把标准化养殖各种措施落到实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建立松散的,但又是订单农业的合同关系。三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肉羊产业优势区域或优势产业带。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在土地资源、饲草料资源及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联合成大群体的产业带。
科学饲养一是要解决肉羊专用饲料的入户率问题。肉羊专用饲料是指对肉羊各个生长发育、育肥阶段,根据其营养需求和经济用途进行配合的全价配合饲料。这是工厂化养殖和生产高档羊肉所必需的。二是要解决优质豆科牧草的供给问题。优质豆科牧草,主要是指紫花苜蓿草,在我国各地均适合种植,并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用优质豆科牧草补饲,不仅能解决肉羊所需优质粗蛋白的来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羊肉的鲜美口味及脂肪的均匀沉淀,对产生大理石花纹影响很大。三是要有一定比例的野生本科牧草,以解决优质粗纤维的需求。内蒙古呼伦贝尔碱草和东北碱草均是优质禾本科牧草,须适当购进,这对肉羊正常肠蠕动及生产大理石花纹意义很大。
产业化经营所谓肉羊的产业化经营,就是饲草料的种植加工到肉羊的生产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问题。这种一体化是通过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联结起来的,只有肉羊产业的各个环节做到各负其责、各获其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做到协调发展,高效运转。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一种各个市场主体参与的协调机制。有政府主管生产的部门、主管标准质量的部门、有主管价格的部门、有行业协会代表、有养羊专业合作社代表、有龙头企业代表参与,经过行业专家对肉羊的生产成本、加工成本、销售成本等进行详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商品羊的收购价格和终端产品的销售价格等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价格。总之,本着因地制宜、公平合理的原则,可采取契约联结和股份合作制或参股入股等各种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使肉羊产业各个产业链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各个环节高效运转、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