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 中国车企要借力不要分力
http://www.cction.com 2009-03-24 14:41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或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在中国道路上奔驰的沃尔沃轿车不再来自福特,而是贴上了长安、东风、吉利或者奇瑞的标志。
本刊记者 许艳清
或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在中国道路上奔驰的沃尔沃轿车不再来自福特,而是贴上了长安、东风、吉利或者奇瑞的标志。
你不用感到惊讶,因为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从去年开始,在福特苦心策划的重组方案公布之前,关于沃尔沃的买家的各种传言已经满天飞。但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不是这个豪华车品牌是否被出售,而是来自中国的哪家企业将最终出手。
有意思的是,英国的一家汽车网站和美国的汽车网站TTAC甚至就上汽、东风、还是吉利可能收购沃尔沃打起了口水仗。
“蛇吞象”“狼吃虎”
并购传闻漫天飞
沃尔沃并不是惟一的例子。从去年底开始,有关中国汽车企业有意收购国外汽车品牌的消息甚嚣尘上。如东风汽车集团有意收购通用汽车旗下品牌、川汽野马将收购悍马等。
一时间,“蛇吞象”“狼吃虎”等各种并购消息在车市漫天飞舞。
一些人士认为,“三大”汽车公司的子品牌大甩卖,是提高中国和印度等地新兴企业技术水平和品牌水平影响力的机会。这次被抛售的多是高端品牌,而中印等地的本土企业往往擅长低端车型,有购买成熟高端品牌的需求。
如果是这样,就不难解释吉利、奇瑞等本土车企对沃尔沃的出售那么感兴趣的原因了。
然而,当并购的声音越来越高的时候,业界对这一问题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并非所有的人都对中国车企并购海外品牌有信心,甚至,有些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在全国人大湖南团9日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这样表示:“海外并购难道仅是一个‘钱’的问题吗?你吃得下来,管得了它吗?”
《华尔街日报》甚至直接刊登文章《警示,收购沃尔沃给吉利带来灾难》,文章分析称吉利收购沃尔沃将使其品牌形象大大提升,李书福进军国际的雄心也会更进一步,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跨文化的人事整合,将会给吉利带来灾难。
海外并购
怎一个“钱”字了得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院长孙红伟分析说,假如收购的品牌不够强势,则失去收购的意义;但强势品牌的背后,都会附带一连串极其麻烦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将成为累赘。
孙院长所说的问题不仅包括收购资金的来源、管理经验、技术实力,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价值观不同更是成为品牌收购的大问题。
纵观中国汽车业的收购案例,以上汽、南汽收购英国的罗孚最为典型,但成功收购后的南汽,研发的“名爵”、TF、MG3却在市场上“默默无闻”,反而是在竞购中失利的上汽,在罗孚75车型基础上研发成功的“荣威”品牌,抢先占领市场,赶在南汽前面赚走了人气。
放眼国际,近十几年来,在乘用车领域全球收购并成功的案例也非常罕见。如悍马之于通用、捷豹之于福特、克莱斯勒之于戴姆勒。这些曾经轰动一时的收购案,最终都以财大气粗的收购者被拖下水而收场。
故事还在上演。2008年印度塔塔集团一度疯狂并购,将捷豹和路虎收编旗下,令全球汽车界大为震惊。但现在的塔塔集团已经显露出消化不良的征兆,迫于资金的压力,塔塔已经叫停了进一步的收购行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对记者说:“汽车业的跨国成功并购,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中国企业还没有国际化运营能力,更不具备尝试的基础。如果不慎掉进陷阱,想爬出来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反观日本汽车巨头,他们很少走收购兼并之路,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全球汽车业中的地位。日本丰田汽车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销巨头,靠的是直接在海外设厂、自主研发;日本本田汽车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仍保持盈利,源于“注重技术”的基因;本田汽车不通过收购来扩大旗下品牌,仅自行开发主力车型,最终形成单车成本较低的优势竞争格局,从而打遍全球。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要全盘否定“海外并购”。
并购是为壮大产业链
一个不容忽视的机会是,美国“三大”濒临危机时,中国汽车希望通过资金来换取核心技术的可能性加大。
孙红伟认为,海外并购的机会在于技术和人才层面。“三大”的身后是一大批零部件企业所有的核心技术,以及汽车设计公司的设计人才等,都是中国车企的软肋,可以考虑进行筛选吸收。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对于海外并购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诉记者,在百年危机前,整车或零部件企业应该重点瞄准那些陷入财务困境、但是拥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或者技术服务型公司。
他举例说,中国虽然是碳资源大国,但在尾气排放系统中所使用的碳粉,还必须从国外进口;在汽车发动机及轮毂等高端的紧固件也依靠进口。能否利用这次机会,收购类似企业,取得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封锁很关键。
当然,这并非易事。要收购海外优质资产,首先企业要有实力;再次,要符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比如说收购的这项技术正是企业急需的,或是能扩展产业链的;最后,要确定收购的前沿技术。
或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在中国道路上奔驰的沃尔沃轿车不再来自福特,而是贴上了长安、东风、吉利或者奇瑞的标志。
你不用感到惊讶,因为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从去年开始,在福特苦心策划的重组方案公布之前,关于沃尔沃的买家的各种传言已经满天飞。但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不是这个豪华车品牌是否被出售,而是来自中国的哪家企业将最终出手。
有意思的是,英国的一家汽车网站和美国的汽车网站TTAC甚至就上汽、东风、还是吉利可能收购沃尔沃打起了口水仗。
“蛇吞象”“狼吃虎”
并购传闻漫天飞
沃尔沃并不是惟一的例子。从去年底开始,有关中国汽车企业有意收购国外汽车品牌的消息甚嚣尘上。如东风汽车集团有意收购通用汽车旗下品牌、川汽野马将收购悍马等。
一时间,“蛇吞象”“狼吃虎”等各种并购消息在车市漫天飞舞。
一些人士认为,“三大”汽车公司的子品牌大甩卖,是提高中国和印度等地新兴企业技术水平和品牌水平影响力的机会。这次被抛售的多是高端品牌,而中印等地的本土企业往往擅长低端车型,有购买成熟高端品牌的需求。
如果是这样,就不难解释吉利、奇瑞等本土车企对沃尔沃的出售那么感兴趣的原因了。
然而,当并购的声音越来越高的时候,业界对这一问题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并非所有的人都对中国车企并购海外品牌有信心,甚至,有些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在全国人大湖南团9日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这样表示:“海外并购难道仅是一个‘钱’的问题吗?你吃得下来,管得了它吗?”
《华尔街日报》甚至直接刊登文章《警示,收购沃尔沃给吉利带来灾难》,文章分析称吉利收购沃尔沃将使其品牌形象大大提升,李书福进军国际的雄心也会更进一步,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跨文化的人事整合,将会给吉利带来灾难。
海外并购
怎一个“钱”字了得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院长孙红伟分析说,假如收购的品牌不够强势,则失去收购的意义;但强势品牌的背后,都会附带一连串极其麻烦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将成为累赘。
孙院长所说的问题不仅包括收购资金的来源、管理经验、技术实力,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价值观不同更是成为品牌收购的大问题。
纵观中国汽车业的收购案例,以上汽、南汽收购英国的罗孚最为典型,但成功收购后的南汽,研发的“名爵”、TF、MG3却在市场上“默默无闻”,反而是在竞购中失利的上汽,在罗孚75车型基础上研发成功的“荣威”品牌,抢先占领市场,赶在南汽前面赚走了人气。
放眼国际,近十几年来,在乘用车领域全球收购并成功的案例也非常罕见。如悍马之于通用、捷豹之于福特、克莱斯勒之于戴姆勒。这些曾经轰动一时的收购案,最终都以财大气粗的收购者被拖下水而收场。
故事还在上演。2008年印度塔塔集团一度疯狂并购,将捷豹和路虎收编旗下,令全球汽车界大为震惊。但现在的塔塔集团已经显露出消化不良的征兆,迫于资金的压力,塔塔已经叫停了进一步的收购行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对记者说:“汽车业的跨国成功并购,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中国企业还没有国际化运营能力,更不具备尝试的基础。如果不慎掉进陷阱,想爬出来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反观日本汽车巨头,他们很少走收购兼并之路,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全球汽车业中的地位。日本丰田汽车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销巨头,靠的是直接在海外设厂、自主研发;日本本田汽车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仍保持盈利,源于“注重技术”的基因;本田汽车不通过收购来扩大旗下品牌,仅自行开发主力车型,最终形成单车成本较低的优势竞争格局,从而打遍全球。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要全盘否定“海外并购”。
并购是为壮大产业链
一个不容忽视的机会是,美国“三大”濒临危机时,中国汽车希望通过资金来换取核心技术的可能性加大。
孙红伟认为,海外并购的机会在于技术和人才层面。“三大”的身后是一大批零部件企业所有的核心技术,以及汽车设计公司的设计人才等,都是中国车企的软肋,可以考虑进行筛选吸收。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对于海外并购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诉记者,在百年危机前,整车或零部件企业应该重点瞄准那些陷入财务困境、但是拥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或者技术服务型公司。
他举例说,中国虽然是碳资源大国,但在尾气排放系统中所使用的碳粉,还必须从国外进口;在汽车发动机及轮毂等高端的紧固件也依靠进口。能否利用这次机会,收购类似企业,取得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封锁很关键。
当然,这并非易事。要收购海外优质资产,首先企业要有实力;再次,要符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比如说收购的这项技术正是企业急需的,或是能扩展产业链的;最后,要确定收购的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