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企业盲目扩产将引发危机
本文导读:磷酸盐企业盲目扩产将引发危机,近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磷化工分会秘书长华小西表示,目前磷酸盐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争相出口低端产品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长此以往,磷酸盐企业将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近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磷化工分会秘书长华小西表示,目前磷酸盐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争相出口低端产品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长此以往,磷酸盐企业将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2006年,我国主要磷酸盐产品中磷酸出口58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5%;三聚磷酸钠出口约5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按照目前一些企业的生产情况,今年这些产品的出口总量仍将继续扩大。
目前,磷酸盐出口形势喜少忧多,因为该行业使用的主要原料黄磷具有战略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角度出发,实施将磷酸盐产业向具有磷矿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策略,在我国投资规模较大的罗地亚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外国投资者的刺激下,我国出现了磷酸盐企业盲目扩产的趋势。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磷化工分会理事会成员高宝庆认为,仅今年磷酸盐企业的产能增加就非常迅速。如云南南磷集团前期5万吨/年工业三聚磷酸钠新近投产;四川天原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在目前4万吨/年规模的基础上,将三聚磷酸钠产能陆续扩大至20万吨/年;重庆川东化工集团也欲扩大产能,而东部企业也多数实施了产能扩张。磷酸盐企业这样的扩能态势势必引起价格战。2003~2004年,由于当时黄磷市场价一度飙升最高至2万元/吨,使得黄磷产能由当初的80万吨/年迅速扩大到200万吨/年。而产能的急剧增加致使黄磷价格一路狂跌,最终跌到万元以下,导致现在整个行业亏损经营。而现在磷酸盐企业正面临重蹈这种覆辙的危险。
在企业产能大规模扩展的同时,国内市场需求却没有同步扩大。剩余产品只有寻求国外市场,众多企业为了寻求产销平衡,竞相压价出口。比如,在国际市场上,黄磷平均售价为1.3万元/吨,而中国企业的产品仅卖到1万元/吨左右。
磷酸盐产品是资源型产品,国内企业争挤国际市场这条路不但损失了企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珍贵黄磷资源的一种浪费。因为目前磷酸盐企业出口的多属附加值非常低的初级产品。我国虽为继摩洛哥、美国之后的第三大磷矿储存国,但贫矿多,富矿少,24%以上品位仅占总储量的20%左右。黄磷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稀有资源,稍事加工即出口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不但有可能引起国际市场对该产品的贸易保护,更重要的是,这与国家限制资源型产品出口的政策也相违背。
许多企业负责人和业内专家都对此表示担忧,如果不改变现在的这种发展模式,国内磷酸盐企业将面临国内国外的双重挤压。
针对目前磷酸盐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业内专家建议,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行政、税收等办法,适当调节出口总量,遏制出口,由此改变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促进价格回归;另一方面磷酸盐企业要改变发展模式,放弃盲目生产低端产品的做法,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朝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多生产和出口食用级、医药级、电子级等高附加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