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市场好景难再
本文导读:磷酸盐市场好景难再,2007年末至2008上半年的一轮磷酸盐超级火爆行情,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曾经的黄磷3万元(吨价,下同)惊爆价以及吨贡献1.5万元以上的利润难免让业内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2007年末至2008上半年的一轮磷酸盐超级火爆行情,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曾经的黄磷3万元(吨价,下同)惊爆价以及吨贡献1.5万元以上的利润难免让业内津津乐道、记忆犹新。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往日的辉煌还是勾起了许多企业新的期盼。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国内外市场低迷依旧,磷酸盐业欲振乏力,其好景难以再现,这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抑制。
供电环境宽裕
黄磷供应充沛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速出现明显下滑,致使工业用电发生历史罕见的供过于求的现象。特别是中西部黄磷主产地区,各地为了鼓励用能大户多用电,纷纷出台电力价格补贴等优惠措施,希图提高发电负荷。这样,作为高能耗的黄磷业就有了充裕的电力供应保障,有效增加了黄磷的市场供应量,一改其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黄磷供应的不断增加,黄磷价格飞快下降,由先期的超高价直落至成本价附近,目前价格仍维持在13000元以内。
业内人士认为,过快的供求转换是当前黄磷价格难于上涨的根本原因。据悉,我国目前黄磷产能已超过200万吨,而有效需求仅为80万吨左右。过剩的黄磷缺乏消化途径,即使国家今年7月1日起全面取消了黄磷特别关税,并把出口关税从70%下调至20%,但企业出口仍然无利可图,行业希冀出口黄磷来平衡过剩产能的愿望自然落空。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行业开工率平均为六成左右,如果市场价格有所抬头,必然会吸引暂闲装置重新开车,而新增产量又会对市场价格形成压制。而原料黄磷价格上不去,下游磷酸盐产品的价格空间也不会有好的预期。
内外需求不振
市场亟待培育
除母体原料黄磷之外,我国磷酸盐主要有:磷酸、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主导产品,还有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钾等数十个小品种。按其功能划分,基本有两大用途:一是作为工业品,主要用于洗涤剂助剂、日化、陶瓷搪瓷等;二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肉类、水产类、乳品类、面类等食品加工业。从国内市场分析上看,作为传统洗涤剂助剂,磷酸盐的市场容量正在萎缩,主要受制于国内洗涤剂禁磷区域逐渐扩大,无磷、低磷已形成趋势,以三聚磷酸钠为主的市场空间逐渐缩小。同时,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种有机农药的禁产禁销,草甘膦因出口受阻产量大幅下降等,都削减了对磷制品中间体的需求。
在国外市场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磷酸盐产品海外主要市场,如中东、北美、欧盟和东南亚等地区,进口量都有所下降。当前,除了食用级产品出口略有盈利外,其他工业级产品基本无利可图。因此,在国内外磷酸盐市场没有得到拓展之前,该行业不会有大的起色。
潜伏产能巨大
随时冲击市场
在我国磷酸盐的主要产地滇黔川鄂等地,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磷矿的普遍开采,到处都建有磷酸盐加工企业。在上一轮磷酸盐大牛市行情中,因受大雪、运输和电力的共同影响,黄磷价格陡升带动整个磷酸盐业火爆异常,让业内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给它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财富梦想。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磷酸盐产品价格随黄磷一同陡降,如磷酸价格由高峰时的9000元下降至目前的4500元,三聚磷酸钠由高峰时的12000元跌落至现在的6200元。虽然腰斩的价格迫使许多企业停产、限产,但它们普遍抱着侥幸心理,期待着再一次火爆行情的出现。虽然许多业内企业也清楚,导致磷酸盐市场这种低迷状态,都是产能过剩惹的祸,但谁都不愿意自行出局,不管装置是先进还是落后的。有的地方政府出于节能减排的需要,也试图淘汰单座5000吨以下黄磷电炉,但执行的力度显然不够,并没有把过剩的落后产能淘汰下来多少。现在,原本并没有打算撤出局的磷酸盐企业都在观望等待之中。所以,看似风平浪静的磷酸盐市场,一旦行情稍稍转旺,这些潜伏的产能就会立即释放出来,对行情产生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