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2011年下半年我国物价走势分析

http://www.cction.com  2011-03-28 10:27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2011年下半年我国物价走势分析

中国产业信息网讯:

       内容提示:尽管2011年上半年物价可能因一些下拉因素而出现平缓略降,但包括食品价格继续上涨、资源品调价和工资上涨等潜在通胀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同时可能在2011年下半年还将明显加大,这使得2011年下半年物价将触底回升,全年涨幅不会低于2010年通胀水平。

       经济增速回升导致的产出缺口修复推动物价上涨

       尽管2011年上半年物价可能因一些下拉因素而出现平缓略降,但包括食品价格继续上涨、资源品调价和工资上涨等潜在通胀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同时可能在2011年下半年还将明显加大,这使得2011年下半年物价将触底回升,全年涨幅不会低于2010年通胀水平。

        2010-2012年中国绿色食品行业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虽然2010年四季度至2011年初的一段时期,受基数因素、政策主动调整及外需下滑影响,国内经济增速仍将惯性回落。但是,这种经济下行风险具有可控性和递减性。经过几个季度的调整,随着以扩大内需、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大量新投资项目开工、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和房地产行业步入良性循环等将推动工业生产和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扩大消费政策,将推动消费继续稳步增长;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二次探底概率不大,2011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弱势复苏,未来出口增速不会明显下滑。

       综上所述,2011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前低后高”态势,经济增速将从二季度开始触底回升,这将导致社会总需求扩张,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明显改善,从而使得社会产出缺口逐渐修复,需求面上的通胀压力持续加大。

       (二)长期来看,食品价格仍然处于上升通道

       虽然2010年四季度以后,食品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是成本持续上涨和土地供给受限这两大基础性因素使得食品价格仍处长期上升通道,2011年食品价格仍然会是推高整体通胀水平的主要驱动力。

       一方面,农业生产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成本日益提高推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生产环节的农用生产资料、农民劳动力价格、与养殖成本有关的国际大宗商品等价格都在不断提高,油价、人工费用和包装费用等流通环节成本也在持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限的土地被转向工业和商住用途,因此,未来长期存在的土地资源紧缺局面也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具体来看食品价格分项,首先,2011年猪肉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2011年初猪价的高位回调可能促使养殖户加快生猪出栏的速度和减少补栏数量,这将导致中长期生猪供应减少。同时,饲料和人工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60%以上,玉米等饲料成本、人工费用等都将长期上涨;下半年较为集中的节假日将拉动猪肉消费需求回升。其次,在未来相当长时期,粮食价格将稳定上涨。当前全球粮价已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这会对国内粮价起到一定的输入性影响。未来我国粮食紧平衡将成为常态。而耕地减少和务农机会成本上升这一趋势导致的“无地可种”、“无人种地”局面决定了粮食价格将长期稳定上行。

       (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的继续推进将推升通胀压力

       随着近年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公用事业产品调价频率的加快,此类产品长期积累的通胀压力正逐渐得到释放。这主要体现在对CPI统计权重中居住类、交通及通信类等非食品价格的影响。2010年居住类在CPI中的比重为15%。其中,水、电、燃气等子项价格占居住类比重的40.8%。因此,水、电、气等资源品价格占CPI的比重约为6.1%,加上成品油价格作为车用燃料子项在CPI中比重为0.33%,整个资源品价格占CPI的比重为6.4%,与猪肉和粮食在CPI中的比重之和相当。2011年政府可能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改革,大部分地区可能会上调水、燃气等价格。如果2011年居民用水、电、燃料均上涨10%,则将直接拉动CPI上涨0.64个百分点。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2011年CPI权重将进行调整。2011年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类价格权重将上升,食品类权重将下降。未来虽然中国CPI中的居住类价格权重还无法很快达到美国42%左右的水平,但是2011年如果居住类权重上升到20%左右,也将明显放大资源价格上涨对CPI的拉动作用。

       (四)国际货币泛滥和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将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

       国际输入的成本推动因素逐渐成为我国通胀生成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外贸收支改善,加上欧美发达经济体纷纷预热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未来资本加速流入将加大国内流动性过剩压力和强化通胀的货币环境。除了全球流动性宽松带来的货币输入因素以外,输入性通胀压力主要来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美联储重启购买国债的计划即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毫无悬念。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也将延续宽松货币环境。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将激发市场避险需求,造成美元持续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全球经济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实体经济对大宗商品需求依然疲弱,国际货币泛滥仍可能支撑原油、黄金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

       国际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先后传导至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和下游最终消费品价格,从而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PMI分项指标中的购进价格指数与PPI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MI购进指数的变化充分预示了未来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变化趋势。近期购进价格指数的持续回升表明,进口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国内通胀压力。

       (五)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将助推整体物价上涨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或即将经过“刘易斯拐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成为一个长期持续存在的现象。近两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出现“民工荒”,并逐渐向内陆蔓延,这种人口结构变化意味着年轻熟练技工供给的缺乏,凸显了农民工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必将推高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劳动力成本,迫使企业在无法保证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上涨同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转移成本。用工成本存在上升压力的并非只有农民工,未来收入分配中劳动力要素的占比必然会持续上升,生产成本会随着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居民消费者价格必然会反映这种变化,预计CPI上升的压力将会伴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