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产品内需的压力
本文导读:国内农产品内需的压力
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因依然存在,特别是粮食价格在进入上升通道后,上涨空间依旧很大。在新老因素叠加影响下,或将导致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性上涨且波动加剧。
中国产业信息网分析师李子干认为,近年来“在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粮食需求持续增加、全球极端气候增多和耕地面积减少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将保持货币政策宽松等大背景下,全球粮食过剩时代或已终结,国际粮价可能已经进入上升通道且仍有上涨空间。” 农产品指数走势显示,2010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出现迅速攀升,尤其以经济作物棉、糖价格为甚,纽约白糖和棉花年内涨幅分别高达70%和8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玉米、小麦、大豆期货价格涨幅呈现越来越脱离供需基本面的新趋势。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粮食加工产业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进入2011年,全球粮价屡创新高,且未有止步的迹象。据统计数据分析, 2011年初,国际粮价大幅上涨15%,与一年前相比飙升29%,已逼近2008年“粮食危机”时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因此,中国产业信息网分析师李子干指出,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历来对粮食的进出口实行严格的控制措施,这使得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与国际接轨并不密切,但国际市场的大幅波动仍对国内有一定的冲击。“国际市场形成涨价预期,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形成心理预期的影响是第一位的。”造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调整,这就证明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市场织成铁桶。“这种预期的传导作用,将是未来国内粮食和农产品市场需要预防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