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导读:我国区域油气供需仍呈“逆向分布”趋势,我国主要油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国内新增油气资源及陆上管道引进资源在西部,“西气东输”、“北油南下”是我国油气流向的显著特征和油气输送的基本格局,油气资源大规模跨区长途调配难以避免,管道运输发展空间巨大。
内容提示:我国区域油气供需仍呈“逆向分布”趋势,我国主要油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国内新增油气资源及陆上管道引进资源在西部,“西气东输”、“北油南下”是我国油气流向的显著特征和油气输送的基本格局,油气资源大规模跨区长途调配难以避免,管道运输发展空间巨大。
21 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油气管道建设的重心地区之一。美国《油气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到2015年世界各地将计划建造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管道达到9.6 × 104 公里,其中62% 是天然气管道。
我国已建成8万多公里油气管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管网的规模和覆盖程度仍有很大差距。
2012-2016年中国管道运输市场专项调研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以美国为例,美国成品油管道约15万公里,成品油管道运输占比约58.2%,水运占比约29.8%;公路占比约6.7%;铁路运输占比约5.2%。管道运输已成为成品油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我国成品油管道约2万公里,管输比例只有20%。美国天然气管网已形成输配一体化系统,有49万公里干线管道,压气站1400 座,LNG站108座,可向美国48个州的几乎任何地区输送天然气或从其输出天然气。
我国区域油气供需仍呈“逆向分布”趋势,我国主要油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国内新增油气资源及陆上管道引进资源在西部,“西气东输”、“北油南下”是我国油气流向的显著特征和油气输送的基本格局,油气资源大规模跨区长途调配难以避免,管道运输发展空间巨大。“十二五”及未来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原油管道——进口管道和炼厂连接线的建设将同步迈进
未来,我国原油管道建设将以国内外两种资源为基础,以炼油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疏通油田外输瓶颈,合理确定原油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配送;综合考虑国内外多种油源的品质差异,满足原油输送需要;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从国家层面上要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既明确远景规划目标,又提出分阶段原油管道建设方案,合理进行总体规划。
(2)成品油管道加快建设并进一步完善
成品油管道建设将结合资源流向,综合比较管道、铁路、船运、公路等运输方式的经济运输半径,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加快完善成品油管道建设;依托新布局及改扩建炼厂,有效辐射;国家层面要统筹考虑资源、管道和市场的一体化衔接进行整体规划,并分步实施,新管道的规划考虑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集团及地方炼厂的代输和资源串换。
在全国性成品油管道加速规划建设的同时,区域性成品油管道网将加快完善。
(3)天然气管网连通程度更加完善
一是多气源供气格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在局部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气源、多用户、统一管网”的供气格局。随着进口天然气项目的陆续实施和供气管网的建设,国内市场的气源将更加多元化,供气安全将得到极大提高。
二是全国性基干管网将继续扩大和完善。2011 年,西气东输二线将全线建成投产,届时它将取代目前的西气东输管道成为国家基干管网的最大主干线。未来还将涌现出西气东输三线、西气东输四线等新的天然气主干线,从而使全国性天然气基干管网不断扩大和完善。
三是区域性支干管网的规划建设迅速加强,联络线不断增加。预计未来相关配套的区域性支线管网也将加快建设,最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形成成熟的区域性支干管网。此外,各区域管网之间、各主干管道之间的联络线建设也将加快,从而大大提高天然气调配的灵活性和管网供气的安全可靠性。
(4)管道技术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随着天然气输量的不断扩大和输送距离的增加,管道建设均趋向大口径、高压力、自动化等高水平方向发展。新建管道管径以1000毫米以上为主,最大达到1420毫米;压力以10~12Mpa为主;钢级以X70 和X80 为主,X100 钢级及更高钢级和钢管已处于研发和试用阶段。自动化和通信技术已成为管道系统必要组成部分,使管道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水平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