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http://www.cction.com  2012-02-20 11:35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煤炭是我国储量最为丰富的资源,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 其中,煤炭资源消耗占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染料的60%。在一次性能源中,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虽然国家在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产业,但在短时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

      内容提示:煤炭是我国储量最为丰富的资源,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 其中,煤炭资源消耗占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染料的60%。在一次性能源中,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虽然国家在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产业,但在短时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煤产量与GDP 总体呈现同向增长趋势。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作为国民经济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煤炭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概念是继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出现后对以往技术产业的一种表述。通常以应用传统技术为主体, 以生产传统产品为主的产业,包括农业及各种制造业,如纺织、机械、轻工、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投资少、见效快,生产技术成熟,综合竞争力减弱等。

      中国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就已经开始认识和利用煤炭。周代的煤炭开采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汉代煤炭开始用于冶铁;唐代煤炭用于炼焦;到宋元时代,中国的煤炭产量和开采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煤炭开发和利用的鼎盛时期。可见,在几千年中国社会的演进和发展历程中,煤炭成为了一种源源不断和无可替代的能源,而煤炭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煤炭是我国储量最为丰富的资源,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 其中,煤炭资源消耗占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染料的60%。在一次性能源中,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虽然国家在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产业,但在短时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煤产量与GDP 总体呈现同向增长趋势。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作为国民经济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2016年中国煤炭工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 资源赋存依赖性强,分布不均衡

      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总体格局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按省市区来分,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6 个省区,2006 年查明煤炭资源量为8 333.75亿吨, 占全国煤炭查明资源量的81.83%。而我国经济发达,工业产值高,对外贸易活跃,能源需要较多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粤、琼等东、南部各省市,2006 年查明煤炭资源量储量为553 亿吨,占全国查明资源量的5.4%。其中,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上海,至今未发现有煤炭资源赋存;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查明煤炭资源量6.36 亿吨, 北京市23.83亿吨,海南省1.67 亿吨,浙江省只有0.92 亿吨①。

      从分布区域来看,华北和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其次是西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煤炭储量大、种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东、南部地区不仅资源少,而且开采条件复杂、煤质较差,综合利用价值不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集中,与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这种逆向分布特点,使得煤炭生产地区位远离用煤量较大的市场,运输成本又成为制约煤炭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长期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理念的制约, 煤炭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加之“有水快流”、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采,采富弃贫、采主弃副,导致资源极大浪费。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率平均不到40%,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50%的水平。对于煤炭开采中排出的“三废”即煤层气、矸石、矿井水,利用重视程度也很低。据统计,全国瓦斯排放量超过150 亿m3/a,抽放率仅为20%; 矿井总排水量在45 亿m3/a, 净化水利用率约为40%;煤矸石地面堆积约45 亿吨, 并且每年仍以3.5 亿吨左右的速度增加。

      回采技术落后, 加之认识程度不足,严重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

      煤炭资源在长时期的大规模开采后,对采空区的处理是土地直接塌陷,加上煤矸石大量堆积,造成了大型矿区、煤炭资源城市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引发许多自然灾害,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这种破坏必然会造成外部不良经济状况日益突出,进而使得煤炭产业区以及煤炭产业自身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影响煤炭产业与以此为主导产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据调查测算,井下每开采万吨原煤造成的土地塌陷, 少的有0.033 公顷,多的达0.533 公顷,平均一般为0.133~0.2 公顷。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矿业生态学》一书中作者对各工业部门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其结果如表1 所示。若以5、3、1、0 分分别代表强烈、中等、轻微、无影响四级予以定量分析, 其结果是, 采掘业对生物圈要素的影响最大,其严重程度总分31 分,其次是化工,总分21 分。可见,以采掘业为主导产业的煤炭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受到危害最大。

      4 属于高危行业

      煤炭开采可分为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露天开采的煤矿在总资源量中的比重是衡量开采条件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我国煤层埋藏较深,已划归和可以划归露天开采的矿区主要有13 个,储量约为412.43 亿吨,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4.1%。煤炭开采主要以矿井开采为主,其开采条件的优良与煤矿中瓦斯含量成反比,恶劣的开采条件不仅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同时也增加了开采的难度,因此煤炭开采过程中危险性较大。尤其对于一些中小煤矿, 由于管理不善,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生产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瓦斯爆炸、井下火灾事故、顶板事故、突水事故等矿难频繁发生。近年来,虽然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 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5 煤炭业的进入壁垒较为复杂

      煤炭工业的进入壁垒是较为复杂的。具体表现为不同规模、体制的企业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所面临的进入壁垒是不一样的。尽管从理论上讲,大规模地进行煤炭采选需要有大量专属的固定投入以及大量的销售费用,因而其规模经济性也应该是比较显著的。但由于煤炭开采成本受煤层埋藏深浅以及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在一些煤炭赋存条件好的地区,开采规模要求不高,既不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工艺,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国家对其在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也没有严格政策限制和监督制度,这样使得小煤矿很少甚至根本就不承担大量的外部成本,只要投入少量资金即可出煤并赚钱,特别是在低成本掠夺式开采的条件下根本不受规模限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规模经济和必要资本量没有对小煤炭工业的进入产生阻乡镇、个体中小型煤矿过低的进入壁垒使得中国煤炭产量极为分散,煤炭产量当中有一半是小煤矿靠原始落后的方式开采出来的,其中非法产量占30%。小矿与大矿之间剧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深深的隐患,并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导致了中国煤炭工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6 开采技术决定煤炭产品生产效率与效益而非煤炭产品质量

      煤炭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形成是经过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富集而成,煤炭质量主要决定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煤炭沉积和变质的过程,而并非决定于开采技术。

      但是,煤炭开采技术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环节,成熟的开采技术能够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可提高煤炭产量和开采回收率。作为现代化采煤的主要工具,煤机设备的选择对煤炭开采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比较而言, 我国煤层埋藏较深, 而且以薄—中厚煤层为主, 巨厚煤层很少。

      据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结果,埋深在600m 以浅的预测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预测资源总量的26.8%, 埋深在600~1 000m 的占20%,埋深在1 000~1 500m 的占25.1%,埋深在1 500~2 000m 的占28.1%。据对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初略统计,煤层埋深小于300m 的约占30%,埋深在300~600m的约占40%, 埋深在600~1 000m 的约占30%。不同煤层对采煤技术和采煤设备要求不同,煤层越厚,采煤越困难,对采煤技术和煤机设备的要求就会越高。因此,煤炭产业必须依靠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以及煤机设备的供应,才能实现不同煤层的有效开采和综合利用。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