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导读:目前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由农户、旅游企业、当地政府、村集体等不同的经营主体组合而成
目前,乡村旅游最大的消费点是餐饮、住宿和采摘,收入来源非常单一。观光园吸引客源的是采摘,此外,餐饮和住宿占比30%。消费点单一在民俗旅游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统计显示,民俗旅游的收入结构仅包括餐饮、住宿以及出售和加工自产农产品收入三部分,餐饮和住宿在总收入中占比92%。
2012年,观光园餐饮收入的比例下降了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推算,在观光园用餐的游客比例并没有随总量的增加同比提高,一定程度上说明观光园接待的游客停留时间呈现出缩短的趋势。在民俗旅游总收入中,餐饮收入占73%,住宿收入只占19%,民俗旅游产品以一日游为主的特点非常明显。
随着游客停留时间越来越短,游客的平均消费减少,乡村旅游的平均收入会随之降低,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乡村旅游经济萎缩。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共有1283个观光园,全市从事民俗旅游的农户达1.44万户,其中民俗旅游接待户达0.83万户;2012年,全市观光园共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939.76万人次,民俗旅游农户共接待1695.76万人次、共计3635.52万人次。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请见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乡村旅游行业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受地理位置影响,北京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明显不均衡的局面,首先是观光园,怀柔区、平谷区和昌平区的观光园较多,最多的是怀柔区共223个,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较少,最少的石景山区仅有1个观光园;民俗户数量平谷区最多,有3500家左右,占全市民俗旅游农户总量的24.4%,房山、怀柔、密云的民俗户也均达到2000个左右,但是依旧有包含朝阳区、海淀区在内的区县,民俗户数量不超过100户。
不仅旅游资源和接待能力各区域差距较大,人均接待量各区域之间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观光园平均接待量最高的是朝阳和丰台,观光园数量分别是14家和13家,受其他因素影响,通州观光园平均接待量仅次于朝阳区和丰台区,平均收入仅为206.69万元,远低于朝阳区的3261万元。民俗旅游中,通州的民俗户平均接待人次在各区县中仅排第11名,农户平均收入在各区县却排名第二。
目前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由农户、旅游企业、当地政府、村集体等不同的经营主体组合而成。个体农户经营为主要经营模式。个体农户经营模式是乡村旅游初级阶段的经营模式。由于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这种模式对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较差,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