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涂料行业发展特点调查
本文导读:我国涂料产量1992年首次达到百万吨级别,当年产量105.8万吨,此后用了10年之久,到2002年涂料产量才突破200万吨,而此后,行业借助中国经济腾飞的动力,产销量呈现井喷之势,只用了9年就一举突破千万吨大关,成为国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中一只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细化工产品。
近年来,我国涂料工业实现了从市场经济建立的起步期向市场经济完善期发展的历史跨越,我国涂料工业在体制、制度、营销创新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岳望坤说,涂料行业进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市场的整合期、企业的聚合期、行业的突变期和战略的转型期。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产量连年攀升,产品内涵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我国涂料产量1992年首次达到百万吨级别,当年产量105.8万吨,此后用了10年之久,到2002年涂料产量才突破200万吨,而此后,行业借助中国经济腾飞的动力,产销量呈现井喷之势,只用了9年就一举突破千万吨大关,成为国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中一只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细化工产品。
2012年中国涂料行业总产量达到1271.875万吨,同比增长11.79%,再创历史新高,并继续保持了全球涂料最大生产国的地位。中国占亚洲地区一半以上的消费,但快速扩张势头放缓,在涂料成本和售价双双上涨的情况下,中国涂料行业开始面临逆境。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向品牌化、高档化、简易化的理性方向迈进,涂料行业的竞争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从传统的有形竞争向无形竞争形态方向发展。涂料的终端消费从设计到效果,向经营的两极延伸,产品内涵和市场内涵向边缘化方向发展。如紫荆花提出的漆艺坊,将产品与施工有机进行结合;鸿昌涂料推出的整体装饰战略理念——涂料消费自助餐,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提供产品的理念。
二、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行业整合初见成效
“十一五”后期,涂料行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重点是技术创新的体系建设,以科技为龙头,质量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价值为根本,资本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如广东顺德随着顺德涂料大学、科研中心、实验中心、培训中心、检测中心等设施的建成,首先取得了“涂料之乡”的称号。并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基地。
三、行业分布稳中有变,三大涂料生产基地的产品结构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涂料成品市场规模格局变化细微,总体结构趋于稳定,建筑涂料增势放缓,汽车涂料增长空间放大。流通体系中,建筑涂料、木器涂料等产品的存货量有所提升,新兴领域(隔热环保、数码电子等)的涂料应用有所增长,未来市场空间看好。而三大涂料生产基地:渤三角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长三角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基本持平;珠三角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涂料方面,三大涂料生产基地均普遍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三大涂料生产基地的产品结构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涂料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四、政策引导和推动加大,企业质量品牌意识提高
在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上,国家加大政策引导的力度,如:中国名牌、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评价,各项科研补贴,扶植建筑涂料发展的相关政策,行业技能鉴定站等,这对涂料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涂料行业走向有序、健康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涂料行业的战略转型起到保障作用。
经过几年的培育,行业整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有8大涂料品牌成为中国名牌,并涌现了一批地方名牌。另外,我国民族品牌频频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中标等等,都意味着中国涂料品牌质量意识的增强,我国民族涂料工业在某些细分行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