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行业近期形势分析
本文导读:基本面:全球96.77%的稀土矿来自中国,来自别国的冲击并不明显,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稀土供给的绝对优势在一定范围内仍将保持。
自2005年以来,国家对稀土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这项法规的执行,给我国稀土资源的出口安装了一道闸门,从历年的数据来看,闸门越关越小,预计2008年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减少5%左右,从而在消费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加剧了国外对国内稀土矿的依赖程度。
就全球范围而言,稀土消费的国家主要有中国、日本、美国。通过观察过去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美国的稀土消费在2004年度过低迷期后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日本的稀土消费稳步上升,2007年的稀土消费达到2.77万吨,较2002年上涨了261%;中国是三个国家稀土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2002-2007五年间,稀土消费上升了5.06万吨,上涨了约330%。中、日、美三国已成为全球稀土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到目前为止,三国稀土消费占世界稀土消费的比例已由2002年的53%大幅上升到8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其稀土消费量占世界稀土消费量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00-2007年该比值已由24%上升至56%,已占据全球稀土消费的半壁江山。与此相对应,这7年时间内,中国对稀土的消费增速也较快,复合增长率为20.86%,但波动性也较大,比如2003和2005年的增速分别为34%和55%。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稀土消费国,其稀土消费量占世界稀土消费量的比重在2001-2005期间,一直维持在12%-13%左右,自2005年以来逐年增加,2005-2007年该比值由13.71%上升至21.39%。与此相对应,稀土消费的增速也逐年加快,2005-2007年日本稀土消费的增速分别为15.09%、35.80%、47.02%。
美国的稀土消费经历了2004、2005年的低谷期后,现已逐渐回暖,2007年稀土消费量约1万吨,占世界稀土消费量的7.72%,较2005年上升了1.77个百分点。
2007年全球稀土供缺于求,这是自2001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2007年全球稀土供给下降10%,而消费却上涨了16%,供需缺口为5570吨,但从2001-2006年积累的库存量却有10万吨。
中国面临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稀土储量、生产量、出口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并与美国、日本一起被誉为世界稀土产业“三强”,但是,稀土资源优势并不等于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我国只是稀土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还不是应用大国,更不是稀土强国。
在稀土资源方面,由于我国近20多年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世界稀土新矿藏的不断发现,使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稀土资源大国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在稀土生产方面,尽管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存在着生产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且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
在稀土出口方面,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创汇值不高,我们还没有掌握稀土产品的定价权,特别是由于无序竞争、低价竞销,造成出口量越来越多,而价格却越来越低,让外国人从中渔利。
在稀土应用方面,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日本是一个没有稀土资源的国家,但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之一,占世界稀土应用总量近30%的份额,同时,日本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稀土实现附加值最高的国家,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稀土占到其总用量的90%以上;美国也是世界上的稀土应用大国,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稀土占到其总用量的77%。而我国稀土主要是应用在传统领域中,应用在高新技术领域中还不到50%,特别是在稀土新材料领域,我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国家对稀土行业的政策扶持:从1998年起,国家对稀土产品出口实行配额管理制,每年规定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公布稀土出口企业名单;从2005年5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对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从2005年5月19日起,将包括稀土原矿在内的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从2006年11月1日起,对稀土矿产品、稀土化合物等加征出口暂定关税,税率为10%,并将41种稀土金属、合金、氧化物和盐类等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从2007年6月1日起,对稀土金属、氧化铽、氧化镝等产品开征10%的出口关税,对稀土矿产品的出口关税由目前的10%提高到15%;从2006年起,国家全面整顿和规范稀土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在全国停止发放稀土采矿许可证,提高稀土企业准入门槛,并从源头抓起,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控制矿产品开采总量;从2007年起,国家对稀土生产由指导性计划改为指令性计划;国家进一步加强了环境监管,环保要求“三同时”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国家还编制了《稀土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了《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和稀土行业标准等。实践表明,国家对稀土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凸显,在有效保护稀土资源、规范市场运作秩序、控制稀土产品出口量和维持稀土产品的高价格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控制宝贵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