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2008年棉花期价走势回顾

http://www.cction.com  2008-12-23 10:58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2008年影响棉花市场走势主要因素分析,外围市场深陷经济危机和棉花消费锐减导致郑棉上涨乏力,国内棉花市场基本面恶化和纺织企业深陷困境抑制棉价上涨,2009年棉花市场走势展望,全球经济环境逐步好转有利于棉花市场度过难关,国内纺织行业在政府扶持下能否度过“寒冬”,经济

    暗潮涌动的2008年对于国内棉花生产、贸易相关行业来说是“冰火两重天”的一年。2008年上半年棉农承受着棉花种植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而下半年由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经历疯狂牛市行情后快速滑落,棉花价格亦难以独善其身。棉花价格跌跌不休给棉农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打击。同时,经济危机影响下的国内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迅速疲软,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利润缩水,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纺织企业融资困难等多重压力下,市场严重萎缩,纺织企业发展进入“寒冰时代”。

     面对棉花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购销低迷,面对国内纺织企业出现的经营困境,面对出口贸易急剧萎缩,一年来政府陆续采取多项救市政策稳定棉花市场价格,扶持纺织企业发展。但在全球经济危机由虚拟经济不断向各国实体经济侵蚀的过程中,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和不景气的氛围中,在国际进口棉花价格对国内棉花比价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下,国内棉花市场能否“傲雪迎春”度过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本文回顾了2008年棉花市场价格走势及其特点,展望2009年棉花市场、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使得我们对棉花市场有了总结性、前瞻性的认识。

    2008年
棉花期价走势回顾及特点分析

    2008年郑棉总体走势基本可以简要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2日—3月4日):郑棉呈现振荡缓慢上涨趋势,期价主要运行于14750—16370元/吨之间。主要是由于2007年我国纺织工业继续保持16%的增速,对棉花需求持续增加。国内棉花产量虽然在2007年增产到772万吨,但由于全球农产品(000061,股吧)正处于牛势阶段,美棉也正处于加速上涨阶段,美棉高位运行于65—85美分/磅区间,国际棉花价格对国内棉花价格优势不明显。在人民币不断升值背景下,纺织企业进口外棉的动力不强,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国内纺织企业对进口棉花的依赖,使得国内棉花需求相对较活跃。

    第二阶段(3月5日—9月26日):郑棉呈现振荡并持续下滑态势,期价主要运行于16600—13000元/吨之间。国家为抑制经济过热、过快,采取了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银根紧缩,导致纺织企业融资困难。而上半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给国内纺织行业造成巨大的压力,人民币的加速升值对棉价上涨亦产生了抑制作用,升值导致下游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汇兑损失增加,存在利润被“吞噬”等问题,下游企业的效益下滑直接传递至原料市场,从而导致了棉花需求明显锐减。此外,美国次级债危机出现并逐步加剧,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带动了美棉的持续走低,郑棉在其带动下跌势绵绵。

    第三阶段(10月6日—12月18日):郑棉呈现快速下滑并展开反弹的态势,期价主要运行于每吨12700—10400—111450元之间。主要是美国相关金融机构陆续进入申请破产程序和政府援助阶段,投资者出于对金融市场缺乏信心,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快速下跌通道。而9、10月份恰逢国内新棉集中上市,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上一年度库存棉未消化完毕,国内纺织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用棉数量急剧下降,上半年棉农高生产成本投入却在新棉上市季切卖不到好价钱,棉价恐慌性下跌,一度下跌至万元大关附近。随后在国家多次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政策,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和多次收储新棉政策的扶持下,期价出现了超跌反弹的态势。

     郑棉期货2008年走势

    2008年影响
棉花市场走势主要因素分析

    一、外围市场深陷经济危机和棉花消费锐减导致郑棉上涨乏力

1.金融海啸危害如滚雪球不断扩大导致棉花市场消费萎缩

    起源于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自今年9月份全面爆发以来,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各国股市持续暴跌,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恐慌情绪至今仍在市场蔓延,作为反映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动态信息的CRB指数则自今年7月份最高点473,跌至现在的230点附近,跌幅高达52%,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低。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12月1日公布全球产销存预测认为,2008/2009年度全球棉花进口量预计减少。此次金融危机发展速度之快,危机范围之广,破坏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因此,由于经济衰退导致棉花需求减少相当明显。

2.原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急速下跌氛围笼罩郑棉市场

    原油价格在2008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一幕,在美元指数振荡走低,国际投资资金买入看涨原油和世界消费预期过度增长的带动下,原油由1月份的90美元攀升至7月份的148美元,创下历史性的新高。随着金融危机逐步演变为经济危机并不断向纵深发展,世界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加速下滑,个别地区出现零增长、负增长。经济危机下原油价格在高位急速下跌,目前已跌破40美元,而其他大宗商品也纷纷从高位回落,下跌态势令人震惊。因此,国内外
棉花价格缺乏上涨的基础和氛围,郑棉在原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急速下跌氛围笼罩下,只能进入新的价格重估时期,一时难以上涨。

3.外围棉花价格持续走低拖累郑棉走强并削弱其竞争力

    此轮经济危机以来,美棉价格持续走低,已由最高的93美分下跌至近期的39美分,下跌幅度接近58%。美棉的下跌一方面促使郑棉价格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也使得进口棉比价效应越发明显。2009年1月份,国家将公布89.4万吨关税1%的进口棉配额,还有不确定的关税5%滑准配额。纺织企业在价格可比性较强的情况下,通过进口棉来满足生产需求,从而对原已负重累累的郑棉增加了压力。

   从近期美棉走势情况看,市场在超跌后反弹乏力,并且有可能伴随着原油等大宗商品不断走低的利空拖累下终结反弹,棉价将徘徊于40美分一线。按照40美分计算(汇率按照6.85计算),进口到岸价格则在7000元/吨。即使关税征收在5%,价格也就在7300—8700之间,而国内棉花价格仍在万元之上,美棉相对国内棉花成本优势凸现,这势必使得国内棉花必须以更加合理的价格被市场所接受,一旦对外棉进口全面放开或者企业舍近求远,郑棉竞争力势必会再度下降。

美棉期货2008年走势

二、国内棉花市场基本面恶化和纺织企业深陷困境抑制棉价上涨

1.国内棉花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打压棉价走暖

    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国内外纺织行业受到沉重打击,而国内
棉花库存却出现上涨态势,暂且不考虑进口棉对国内棉花的压力,国内市场业已明显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纺织企业运作困难时期,卖棉难问题非常突出。2008—2009年国内棉花产量预期为800万吨,上一年度结转库存量约180万吨,进口量估计在200万吨,总供应量将超过1100万吨。但由于纺织行业需求疲弱,棉花消费量预期仅在700万吨。市场供应过剩压力十分明显。可见,在棉花产量供大于求和纺织行业需求明显萎缩的双重压力下,棉花价格步步走低是基本面使然,也是市场供需关系指引的结果。

2.种植成本上涨和棉价屡屡走低打击棉农种植积极性

    2008年上半年在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用料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加的多重压力下,棉农种棉成本持续上升。自2007年10月以来,农资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化肥价格上涨60%—80%。中国棉花协会的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因春季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棉花种植成本同比增长近20%,而棉价却同比下降20%以上。由此可见,种植成本上涨而棉花价格却持续走低,这“一涨一跌”严重打击了棉农种棉的积极性。

3.经济危机下纺织行业矛盾集中爆发彰显行业危机

     国内纺织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自身产业利润相当微薄,而上半年纺织行业却忍受着由于美元持续贬值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织业成本上涨,大部分纺织企业出口利润微乎其微。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出口增速下滑4.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同比减少47亿美元。纺织行业在出口利润缩水而生产成本高涨的双重压力下,纺织企业只能缩减棉花用量,控制生产规模,从而导致
棉花需求萎缩。
 
    纺织行业在出口明显减缓的情况下,虽国家多次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税率,但仍无法抵消人民币升值给纺织企业带来的负担。在当前全球经济走弱的情况下,欧美纺织品零售市场已经出现了滞销,库存出现积压,消费者大幅缩减在纺织服装等商品上的开支和预算,各大商场开始折价倾销。

4.多项棉花、纺织行业救市政策短时间内难以起效

    对于挣扎在寒冬中的中国纺织企业来说,2008年下半年可谓是政策暖风频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5纺个月内出口退税率两次调整,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暂停,扶持轻工业“国六条”出台,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加大对中小型企业资金支持,多次出台新棉收储政策。可见,国家政策对棉花、纺织行业的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针对棉农在棉花增产而不增收,旧棉库存未消化完毕而新棉价格持续走低,市场出现卖棉难严峻问题情况下,国家多次采取收储棉花政策,虽对稳定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无奈收储不能无限度地收储,而且储备棉花最终必须流放市场消化,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棉花供大于求的问题。

     针对纺织行业出口利润缩水、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特别是预期纺织品出口明年下降幅度将达到30%以上,为了有效刺激我国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降低利息108个基点和降低存款准备金1个百分点的“双降”政策,力度之大,10年来绝无仅有。在进口国需求普遍不旺的情况下,提高出口退税率对出口市场的影响不大,棉花下游需求不能得到提振。因此,要提振棉花市场,靠提高出口退税是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改变供需状况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

2009年棉花市场走势展望

    2008年对于棉花价格走势来说是曲折的,对于棉农来说是无奈的,对于纺织企业来说是危机和机遇并存。此轮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各国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各行业问题不断暴露也不断被解决和消化。展望2009年,棉花市场价格走势又将会如何呢?

一、全球经济环境逐步好转有利于棉花市场度过难关

    在金融危机集中爆发的第四季度,美国、欧盟和亚洲等主要金融机构和大型制造商纷纷申请破产和政府援助,可以说这时是全球经济最为敏感和疲软的时刻,资金纷纷逃离投资市场。此轮金融风暴使得商品市场价格近两年来的牛势趋势瞬间被打破,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基本已回到牛市行情启动的水平,通货膨胀造成的商品市场泡沫基本已被挤破,后期随着各国经济逐步恢复,商品市场将逐步回暖和缓慢走强,棉花价格也将止跌并逐步走强。近期政府陆续启动相关拉动内需的政策,如4万亿元启动内需的投资计划,国内13亿人口的市场如被有效激活和健康发展,将带动纺织行业对棉花市场的需求,从而一定程度上对
棉花价格走暖走稳形成有效支撑。

二、国内纺织行业在政府扶持下能否度过“寒冬”

    针对经济危机下棉花价格持续走低和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纺织企业倒闭现象普遍的问题,国家通过增加棉花收储、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和为中小型纺织企业提供资金来源等政策,使棉花下跌趋势有所缓和并出现反弹趋向,纺织企业也逐步改变由出口转内销的经营模式,对后期棉花市场价格的走暖是有很大帮助的。反观目前棉花市场现状,不仅仅是一般的供大于需的矛盾,而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且不断传出有纺织企业关门倒闭的现象。日前传出的浙江绍兴龙头纺织企业——浙江纵横集团,因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这又给市场敲响了警钟,也可以看出棉花市场、纺织行业所积累下来的问题——不是国家利好政策一出,就可以立即解决问题。

三、经济危机下纺织品出口贸易政策对棉价稳定至关重要

    经济危机下各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奥巴马上台之后,为了扭转经济低迷的局面和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的压力,可能会实行减少对华贸易逆差的政策,这势必将减少国内纺织服装出口,加大国内纺织品出口难度,从而缩减用棉量。2009年将可能是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冰峰期。而国内为了扩大经济危机下对外出口贸易的力度,人民币有可能在经过上半年的持续上涨后在后期进入快速贬值时期,通过人民币贬值增加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度。后期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国内纺织品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从而影响棉花市场的需求。

四、对
棉花市场和纺织行业的利好政策能否贯彻到底

     按照目前的棉花价格,棉农已处在亏损状态。有关专家建议,实行棉花最低收购保护价,给棉农一颗生产“定心丸”,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虽然此政策有利于提高棉农种植的积极性,但该产业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又如何去保障呢?同时,如果国家对于棉农的财政补贴资金如不能及时到位或者专款专用,必将打击棉农的积极性,也将使得棉花价格后期更加飘浮不定。

     而对于因资金紧缺的纺织企业来说,虽然国家多次下调利率支持纺织企业融资,但部分商业银行在经济危机下放贷相当谨慎,加大了纺织企业融资的难度。部分商业银行从自身放贷安全考虑,以及出于对后市纺织行业市场看淡的原因,对纺织企业的信贷却是收紧的。可见,利好政策如不能及时、到位贯彻,雷声大雨点小,势必使得棉花价格步入漫长跌势。

    综上所述:总结2008年和展望2009年棉花市场,从根本上来说,
棉花价格涨跌与否关键在于消费能不能有效启动,重点在于经济危机影响后全球经济恢复的速度。虽然为了振兴纺织企业,国家也陆续出台了调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调低银行贷款利率和多次收储新棉等政策,但由于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使得国内众多以出口业务为主的纺织企业生存艰难,而扩大内需也并非一日之功。所以,市场预期明年纺织行业可能会经受更严峻的考验。如果国家相关救市政策不能很好地配合出台,那么棉价在收储、退税和降息等利好消化后必然进入新的下跌周期,棉花下行跌破万元大关也不是遥不可及。如内需不能有效启动,如全球经济不能逐步回暖,如国家救市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如纺织企业不能优化升级,那么,棉花后市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回暖道路将是曲折的。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