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回顾
本文导读: 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自1992年恢复至今20年,已基本形成稳定、健康的行业基储法制基础和市场基础,具备了可持续发
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自1992年恢复至今20年,已基本形成稳定、健康的行业基础、法制基础和市场基础,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近年来行业重点开展诚信体系以及标准化建设,促进了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1、高价作品成交减少拉动市场降幅过半
2009年开始,金融资本逐渐进入艺术品市场,为迎合资本市场的需求,各拍卖公司在高价位艺术品的征集上都下了极大的功夫,并一度在2011年春拍达到高峰,当季,全国100万元以上成交作品竟超5000件(套)。
受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的影响,2011年秋拍开始,金融资本的放量缩紧甚至退出,高价位拍品骤然得不到支撑,价位和数量双双呈下降趋势。到2012年春拍,全国单件成交价超过100万元的拍品不过2500件,而秋拍仅为2000件左右,全年相比2011年减少一半以上。而这一半的减少直接牵动了整体市场的下滑。
2、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下滑幅度居行业之首
2012年,全国共举办文物艺术品拍卖会2009个专场,成交额279.28亿元,相比2011年,拍卖场次基本稳定,但成交额下滑51.53%,是2012年度各拍卖业务种类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板块,也是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下滑。其下滑同时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文物艺术品拍卖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行业整体成交额的下降。
超100万元件数 | 超1000万元件数 | 超5000万元件数 | 超10000万元件数 | 超1000万元作品总成交额(亿元) | |
2011春拍 | 3090 | 317 | 20 | 6 | 81.83 |
2011秋拍 | 2636 | 236 | 25 | 7 | 62.38 |
全年合计 | 5726 | 554 | 45 | 13 | 144.21 |
2012春拍 | 1679 | 115 | 6 | 3 | 27.95 |
2012秋拍 | 1351 | 95 | 5 | 1 | 19.97 |
全年合计 | 3030 | 210 | 11 | 4 | 47.92 |
2012年度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虽然腰斩,但实际上并不悲观:第一,上拍量和成交率普遍降低,但拍品价格水平并未下降;第二,高价位拍品急剧减少,但中低价位拍品成交稳健。这足以说明,行情依然稳健。
事实上,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收藏性交易是属于“刚性需求”,这一需求受经济形势及投资环境的影响较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相对而言,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游资及金融资本的投机性交易具有“弹性需求”的特点,受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影响明显。
2012年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尽管金融资本的“弹性需求”大幅收缩,但由于收藏性交易的刚性作用凸显,不但保证了艺术品市场底盘的基本稳定,也在古代书画、部分近现代书画、古籍碑帖等局部促使了学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的进一步吻合,坚实了市场底盘。
2012年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实际上是“去伪存真”,“化虚为实”的一年,是艺术品拍卖市场回归理性、回归文化价值的一年。这一调整是健康的,有利于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