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顾问-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cction.com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内容标签
全国客服热线(7*24小时)

400-700-9228

(86)010-69365838
 

中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现状

http://www.cction.com  2012-12-24 09:22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修复资金的来源是左右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地区核心问题。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需要全面考虑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治理,资金需求巨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设置专项资金并明确污染责任是土壤修复资金落实的重要保障。

    1、隐蔽性、滞后性导致土壤修复起步较晚

    由于土壤有较大的“缓冲”能力,污染往往不易察觉,因此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相应地,国内对于土壤问题的处理起步较晚,目前处于积极尝试阶段。

    引用中国环境修复联盟的专家观点,国内修复产业发展将经过开发驱动、监管驱动、意识驱动三个阶段,目前污染土地修复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污染场地修复与房地产市场高度相关,开发主体的需求决定了异位修复的快速解决方案占据了主导地位,修复资金由持续高涨的房地产市场消化。

国内环境修复产业发展阶段


     2、“换土”为主,多种路线并行

    修复是一个工程上的概念,是指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始状态的过程。环境修复就是研究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技术措施,使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减少或毒性降低或完全无害化,使得环境能够部分或者全部的恢复到原始状态。

    土壤修复技术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物理修复、物化修复、生物修复等路线,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产生了相应的修复方式。按处置地点分类,土壤修复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又可分为原位处理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常用的原位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异位修复技术可分为挖掘和异位处理处置技术。

    从国外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在需求启动的初期,由于通常是房地产投资驱动,一般要求修复短时间内见效,因此通常选择焚烧法、填埋法等异位修复方式;而在产业走向成熟以后,物化和生物修复等原位修复方式由于成本更低、处理效果更好,成为主要的技术路线。随着行业不断推进,以生物处理为核心、结合多种技术的联合修复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处理方式。

国内土壤修复主要技术路线


     国内修复处在“换土”阶段

    通常来讲,原位处理工艺较为简单,但处理速度慢。国内已经试点的项目多为房地产开发催生需求,对于时间要求高,因此技术路线也以异位处置技术为主。“换土”是一种异位土壤修复技术,包括异地填埋和异地水泥窑焚烧等。由于见效快,对原址的开发建设进度影响小,目前在国内土壤修复被较多采用。

    国内现在有修复的意愿主要是因为地块有升值空间和利用价值,政府先调查地块的污染情况,连污染修复打包给房地产商。开发商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污染场地修复,以便赶工期开发房地产。国内目前主要采取焚烧和阻隔等方式处理受污染土地,开发商因为背负着融资成本的压力,要求在短期内解决污染问题,这导致技术含量较低的“换土”方式成为主流。在修复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异地填埋和水泥窑焚烧技术并不是行业修复的主流。发达国家较多采用的是固化与稳定化、热脱附、生物修复、化学氧化还原等效率高、风险低、系统预测性高的异位修复方法。

    3、城市化催生土壤修复需求

    随着城市规划的确定,城市扩容、功能区明确、布局调整快速推进。结合目前城市发展的“退二进三”的方向,即第二产业退出主城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许多化工厂、农药厂、钢铁厂、金属冶炼、电镀和机械加工厂等大量排放危险废弃物的企业从市区搬迁出去。国内多个地区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尤其是高污染企业搬迁。

多个地区对污染企业搬迁给予优惠政策


     这些企业搬迁留下的土地,如不经过调查评估以及土壤修复就开发再利用,会对人体和生态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土壤修复成本较高,很多开发商不愿意对污染土地进行治理或者只是简单处理。

    由于土壤治理国家没有法规、行业没有治理标准,政府有关部门没有进行有效行政监管。这些遗留问题在近几年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

    4、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缺少法律法规

    在治理土壤污染这一问题上,我国已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内容涵盖了农业环境保护、防治土地污染等方面。这些法律政策对改善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也须看到《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提供的只是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零散规定,我国目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并没有制定专门性的单行法律。因此,可以说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上的法律是缺乏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的,甚至可以说这方面的立法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关的政策要求,导致有些地方政府对于应该修复的采取放任状态。

    此外,除了政策层面的规划不足,国内土壤修复也缺乏明确的标准。对于具体的项目来说,修复后要达到的效果没有量化,导致修复费用和时间千差万别。

    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方面,邻邦日本和韩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由于土壤污染的累积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在东亚地区,土壤并未像大气、水等环境因子一样,作为一种单独的环境要素得到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也相应滞后。作为东亚地区工业化较早、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日本和韩国较早地遭遇了全国性的土壤污染问题,并率先颁布了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

日本、韩国土壤污染立法情况

    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土壤修复面临的情况与当时日本和韩国的立法背景非常相似。国内相关法规正在不断完善,对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监管主体不明确

    土壤污染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如环保、财政、规划、国土、水利等部门,各部门的分工管理和协调是土壤修复能否取得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首先必须理顺管理部门,建立垂直管理的土壤污染专业管理部门。同时,由于场地污染涉及的产业链上下游涉及到环保、国土、规划、工商等部门,需要逐步探索各部门分工协作和统一行动的模式,以形成有利于修复污染场地的大环境。

    其次,要理顺和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相对独立但密不可分的环节,形成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装备设备、修复工程、修复监理、污染场地再开发等一系列产业管理链条和次序。中企顾问网认为在链条上主要的节点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增设专业资质,如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修复工程和修复监理资质,避免不规范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从产业初期即规范市场,形成良性的发展和竞争氛围。

    修复资金的落实——土壤修复的核心问题

    修复资金的来源是左右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地区核心问题。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需要全面考虑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治理,资金需求巨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设置专项资金并明确污染责任是土壤修复资金落实的重要保障。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目前,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治理资金缺乏有效保障,修复治理工作难以开展,资金问题成为很多污染地块再开发的主要障碍。

    由于很多污染土壤难以追责,“谁污染谁治理”的体系推广阻力较大。目前国内已经进行修复的土壤多为具备高开发价值的地块,资金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商;而对于农业用地或者纯生态修复土地,资金来源就成了极大的问题。目前国内除了个别政府主导项目(如湘江流域重金属修复)的资金来源明确,其他基本都是房地产开发驱动的修复需求。

    从2004年到2011年,全国地价上涨幅度超过三倍,土地一级市场的高溢价使土壤修复有了资金来源。在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城市化进程放缓或土地一级市场价格出现下跌,那么由土地储备中心或房地产开发商支付修复费用的局面能否保持存在疑问。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研究项目组建议,未来5~10年间,应通过修复工程试点,再综合考虑中国土地资源国有的特点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探索合理的修复资金分配机制。资金来源可包括对污染企业征收的污染税、受污染地块的开发商出资、政府拨款、向责任人追回的治理费用、对逃避承担相关环境责任的公司及个人的罚款、当地社区和居民的集资、公益捐助、基金利息等。这一提议与美国的模式类似,为了解决治污资金问题,美国超级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

    渠道筹集:自1980年起对石油和42种化工原料征收的原料税;自1986年起对公司收入征收的环境税;一般的财政拨款;对与危险废物处置相关的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公司及个人追回的费用;其他如基金利息以及对不愿承担相关环境责任的公司及个人的罚款。美国污染场地管理流程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社区的全程参与,因为污染土壤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有时很难实施,污染土壤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措施。

    对于增量污染土地,在“谁污染、谁治理”这一通行原则无法在土壤修复领域贯彻的情况下,必须明确责任主体,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全国联网的土地污染档案,为今后土壤污染治理落实资金来源。

关于中企顾问

  作为中企顾问咨询集团核心基础研究机构,中企顾问不懈地致力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基础性行业研究、研究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数据挖掘,以此实现对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企顾问下设行业研究、创新研发和企业研究三个部门,通过众多分析师的不断积累,已发展成为国内权威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团队,每年发布各类权威报告超过70份,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