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现状
本文导读:“剩”者为王,成本优势凸显:按进口国别划分,我国从欧洲、美国及韩国进口多晶硅量各占 1/3 左右,主要来自德国 Wacker、挪威 REC,美国 MEMC 以及韩国 OCI。《2012-2016年多晶硅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以前选择进口,是因为上述欧美企业在产品质量以及价格上长期占据优势。但国内多晶硅企业经过 2012 年的大洗牌,剩余企业,特别是作为“成本标杆”的保利协鑫,无论是在质量、价格以及供应能力上均已与上述企业在同一水平,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据中企顾问网统计,我国多晶硅 2009 至 2011年间组件产量分别为 5.6、14.2 及 21.3GW,2012 年预计产量在 22GW 左右。若按照5.6 克/瓦的业界较低硅耗水平,保守估计多晶硅需求分别为 3.2、8.0、11.9 及 12.4 万吨。然而,我国同期的多晶硅进口量分别为 2.2、4.75 及 6.46 万吨,2012 年 1-9 月多晶硅累计进口量更达到 6.05 万吨,预计全年超过 7.5 万吨。所以从量上看,国内目前使用的硅料中仍有 60%源自进口。中企顾问网调查发现:虽然国内多晶硅总产能在 2011 年便已经达到 12.7万吨的水平,由于在全球多晶硅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大幅下滑行情中,我国 76%以上的项目由于建线成本过高已经停产检修,2012 年的实际“有效”产能仅为 2011 年一半不到。所以中企顾问网认为,国内多晶硅厂商竞争格局的确立将为 2013 年的进口替代奠定基础。
2011 年中国多晶硅产能分布(产能合计:126550 吨)
“剩”者为王,成本优势凸显:按进口国别划分,我国从欧洲、美国及韩国进口多晶硅量各占 1/3 左右,主要来自德国 Wacker、挪威 REC,美国 MEMC 以及韩国 OCI。《2012-2016年多晶硅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以前选择进口,是因为上述欧美企业在产品质量以及价格上长期占据优势。但国内多晶硅企业经过 2012 年的大洗牌,剩余企业,特别是作为“成本标杆”的保利协鑫,无论是在质量、价格以及供应能力上均已与上述企业在同一水平,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多晶硅—产业链之锚:多晶硅生产建线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该生产环节始终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尽管目前全球光伏产品价格集体下挫,表面上看是因为欧美装机增速下滑、多晶硅供给过剩,而实际则是因为采用过时工艺的无效虚高产能,加上多晶硅生产弹性有限,在需求端迅速变化时得不到上游及时响应而造成的“过剩”假象。从全球布局分析,欧美多晶硅由于本土组件企业倒闭导致过剩,加上近四年的持续扩产,造成供给过量。而在目前全球真正的组件制造中心中国,高品质、低成本的国产多晶硅却仍需大量进口。所以“两头在外”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多晶硅供给在国内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有效”产能并不过剩:光伏产业井喷之前,历史上多晶硅的消费下游主要是半导体产业。从其生产工艺的发展历史分析,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企业都曾参与多晶硅的市场角逐,也多次发生过与目前类似的多晶硅“过剩”事件。但每次的结局无一不是小玩家被踢出局、多晶硅巨头胜出,行业回复垄断竞争格局。行业洗牌的副产品则总是新工艺的诞生,这是由多晶硅生产的高技术门槛以及规模经济效应所决定的行业规律。所以,在多晶硅的供需问题上,“过剩”只针对新进入者与技术落后者。对于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储备技术、且成本控制能力优秀的多晶硅规模化生产厂商而言,虽然多次通过减产度过行业严冬,但“过剩”从来就只是暂时现象。由于低成本、高质量多晶硅能够促使全产业链成本的降低,所以“过剩”反而是促进整体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