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中国农业观光园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策略报告
http://www.cction.com 2020-07-25 09:53 中企顾问网
2020-2026年中国农业观光园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策略报告2020-7
- 价格(元):8000(电子) 8000(纸质) 8500(电子纸质)
- 出版日期:2020-7
-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订购电话:400-700-9228 010-69365838
- 2020-2026年中国农业观光园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策略报告,首先介绍了农业观光园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农业观光园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农业观光园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农业观光园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农业观光园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农业观光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农业观光园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农业观光园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 下载WORD版 下载PDF版 订购单 订购流程
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资源为核心依托,以旅游功能为核心展示,借助科技、相关辅助设施等进行创新性的规划、设计,从而形成的集聚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以及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
二十世纪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各地、市、城郊及乡镇结合自己的农业特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相继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面积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些园区内,主要栽植果树优良品种、稀有蔬菜和新潮花木,在绿化设计和道路规划方面遵照了园林的规划原则与要求,有的还设立了一些园林艺术小品和其他娱乐服务设施。整个园子除生产农副产品之外,还可供人们参观游览,这就是农业观光园的雏形。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农业观光园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策略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农业观光园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农业观光园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农业观光园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农业观光园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农业观光园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农业观光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农业观光园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农业观光园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
二、观光
三、观光农业与农业观光
四、农业观光园
第二节农业观光园的类型
一、传统型观光农业园
二、都市型观光农业园
三、科技型观光农业园
四、奇异型观光农业园
第三节农业观光园的特征
一、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旅游过程的特征
三、旅游消费的特征
四、经营项目的特征
五、旅游环境的特征
六、综合效益特征
第四节农业观光园的功能
一、科技示范功能分析
二、科普教育功能
三、休闲观光功能
四、综合服务功能分析
第五节农业观光园开发的意义
一、对农业多功能发展影响分析
二、对就业机会的影响分析
三、促进农村发展水平分析
四、对农业比较利益的影响分析
五、对传播科学技术的影响分析
六、对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影响分析
第六节发展农业观光园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一、农业观光园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降低开发农业观光园带来负面影响的对策
第七节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市场导向原则
三、突出特色原则
四、多样性原则
五、参与性原则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章我国农业观光园发展研究
第.一节我国农业观光园产生背景分析
一、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分析
二、居民经济生活的影响分析
三、基础设施的影响分析
四、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我国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分析
二、我国观光农业的类型分析
三、我国观光农业的前景分析
第三节我国农业观光园发展问题分析
一、我国观光农业特点分析
二、我国观光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三、应对策略分析
第四节国内典型地区农业观光园发展分析
一、台湾的农业观光园
二、北京的农业观光园
三、广东的农业观光园
四、珠海的农业观光园
五、湖南的农业观光园
六、四川的农业观光园
七、河北的农业观光园
第三章国外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
第.一节国外农业观光发展历程概述
一、萌芽阶段分析
二、观光阶段分析
三、度假阶段分析
四、租赁阶段分析
第二节欧美的农业观光
一、欧美农业观光特点分析
二、欧美的农业观光类型分析
三、英国的农业观光园
第三节亚洲的农业观光
一、日本的农业观光产业分析
二、其它亚洲国家农业观光产业分析
第四节国外观光农业对我国产业发展启示
一、法制建设分析
二、政府作用分析
三、自身特色分析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
五、民众参与分析
第四章农业观光园结构要素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农业观光园结构要素综合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一、农业观光园结构要素综合评价的目的分析
二、农业观光园结构要素综合评价的目的分析
第二节农业观光园结构要素综合评价的基本公式与步骤
一、模型构建思路分析
二、基于DBC的模型构建分析
三、各项指数的计算分析
第三节农业观光园各类要素的旅游功能评价
一、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二、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分析
第四节综合评价结果的局限与意义
一、综合评价结果的局限分析
二、综合评价结果的意义分析
第二部分关联产业现状
第五章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9年旅游市场运行分析
一、2019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二、2019年我国旅游接待收汇情况
三、2019年我国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四、2019年我国旅游人数情况分析
五、2019年我国旅游地方接待情况
六、2019年主要城市旅游接待情况
第二节2019年旅游市场运行分析
一、2019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二、2019年我国旅游接待收汇情况
三、2019年我国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四、2019年我国旅游人数情况分析
五、2019年我国旅游地方接待情况
六、2019年主要城市旅游接待情况
第三节2019年旅游市场运行分析
一、2019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二、2019年我国旅游接待收汇情况
三、2019年我国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四、2019年我国旅游地方接待情况
五、2019年主要城市旅游接待情况
六、2019年世博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
七、2019年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形势
第三部分发展规划及模式
第六章农业观光园行业运行环境及规划内容
第.一节2016-2019年世界农业观光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二、贸易战对我国观光产业的影响
第二节2016-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第三节2016-2019年中国农业观光政策环境及影响
一、旅游业入世履诺开放
二、提升旅游文明
三、中非合作加强
四、奥运会利好机会
五、观光休闲行业国家政策措施
第四节2016-2019年中国农业观光园产业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民消费观念
二、生态与环保关注度
第五节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标准的基本设想
一、园区选址
二、农业观光园的建设思路
三、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第六节功能分区
一、功能的设置
二、功能分区的原则
三、典型功能分区
第七节道路交通规划
第八节景观结构规划
一、农田景观
二、水体景观
三、山林景观
四、建筑景观
五、科技农业景观
六、文化景观
第九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第十节生产栽培规划
一、裸露地栽培规划
二、园林种植规划
三、服务设施规划
四、旅游规划
第七章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研究
第.一节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分类
一、自然生态游模式
二、乡村休闲游模式
三、农业观光游模式
四、农家度假游模式
五、民俗文化游模式
第二节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研究
一、自然生态游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
二、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
三、农业观光游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
四、农家度假游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
五、民俗文化游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
第三节农业观光园发展模式与目标
一、开发模式走产业化道路
二、经营方式走集约化道路
三、产品开发走特色化道路
四、收入渠道走多元化道路
五、提升形象走品牌化道路
六、建筑装修走生态化道路
七、微观管理走科学化道路
八、宏观管理走规范化道路
九、产业发展走国际化道路
第四部分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八章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相关管理法规
二、旅游接待的软件和硬件环境较差
三、农业旅游活动项目普遍较单调
四、农业旅游缺少内涵和特色
五、受小规模经营限制
六、主要客源市场限制在国内
七、资源的充分利用效果差
第二节对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建议
一、做好前期论证,进行科学规划
二、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合理布局
三、强化农业旅游中的安全卫生工作
四、软环境条件评价
五、发掘地方特色
六、客源市场分析
七、充分评价和利用资源
八、搞好农业旅游的促销
九、应注意防止经济效益外溢
第九章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及前景 ()
第.一节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研究
一、旅游项目的论证需要从多角度入手
二、观光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政府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
四、观光农业的发展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第二节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二、注重特色,农旅结合
三、加强管理,规范发展
四、优化环境,联动协作
五、加强领导,强化宣传
第三节我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前景展望
一、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二、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
三、将带动相关产业的新发展
四、城乡差距缩小,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