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行业将受益于新型城镇化
本文导读:未来15到20年内,中国将整体迈入中级城市型社会;按这个速度,需要付出40-50万亿的成本来完成4-5亿进城农民的市民化。
1、新型城镇化引领新一轮发展改革,推动经济转型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李克强副总理更在多个场合强调“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我们认为新一届政府将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也已编制完成,该规划将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发展思路,提出了具体要求。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投资。后续有望出台更为细化的城镇化改革综合配套措施。预计相关的具体措施有可能在两会前后对外正式颁布,从而刺激相关行业发展提速。
目前已有福建、江西、湖南等省讨论了城镇化的具体措施。陕西和河南在2013年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中也对2013年工作作出计划时也有对城镇化的规划。
2、“城市集群”促发城际关系紧密趋势,产业转移,配套交通基建需求提升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即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而在“十二五”规划则中强调,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在城市集群发展中,配套的交通建设必不可少,跨区的铁路、公路是人员和物流进出的必须。从已有的省份的规划中,也可看到福建规划“十二五”基本建成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绕城高速公路,陕西安排660亿元投资,加快西成客专、西康复线、延志吴高速、榆佳高速、三星快速干道、西安地铁一号线、汉中及延安机场等项目建设。河南更是提出“尽快形成全省半小时和一小时交通圈”。可见交通建设仍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面。
2、市民化改革趋势下城市内基建投资加大
市民化后群众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后对于市政基建设施的建设要求。市内交通是考量城市承载能力的重要方面,提高公共交通承载能力是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必须。福建《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中指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福州地铁1号、2号线和厦门地铁1号线等中心城市地铁建设。而多地地铁规划获批、项目启动也是发展市政交通的一个佐证。
改善供水排水排污成为新型城镇化下的另一个趋势。福建《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中指出加快城乡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实施一批备用水源、应急水源和蓄引调水工程,到2015年设市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5%以上,县城达90%。改造提升排水管网、排涝河道和泵站,福州主城区防洪(潮)标准达200年一遇,其他设区的市城区50-100年一遇,县(市)城区20-50年一遇。江西住建厅城镇化22条具体观测落实措施也指出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投向供水、供电、供气、道路交通等基本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地下管网等‘短板’设施建设。
4、市民化改革趋势方向,远期持久拉动地产需求
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李克强副总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指出,推动城镇化,把农民工逐步转为城市市民,需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市民化改革的重点是收入分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住房体制改革。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2012版城市蓝皮书)认为,未来15到20年内,中国将整体迈入中级城市型社会;按这个速度,需要付出40-50万亿的成本来完成4-5亿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市民化改革进程是一综合性的发展方向。我们宏观认为,我国到2020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较11年的51%还有9%的提升空间。按目前人口计算,即城镇还将新增1.2亿人口。这些人口的市民化将拉动住房供应体系,从而拉动地产产业链投资。
我们从受益可能的时间维度分类建材受益子行业。
(1)从各地规划看,连接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交通建设仍是最重要的投资之一,前期已有不少规划,资金面保证后可快速开工,对水泥、混凝土、防水材料需求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2)市政基建也是政府主导的能较快见效的投资。建材公司中主要分两块:一是供水排水网络建设迫在眉睫,供水PCCP管道和HDPE排水管网将受益城镇化。二是地铁建设高潮在即。
(3)城镇化下人口转移进入城市,对住宅有长期需求,带来保障房进度加快和地产长期需求,利好房屋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水泥、防水材料、石膏板,以及房屋装修时的塑料水管、塑料型材、铝合金型材等。
新型城镇化下建筑建材受益